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美食大國,不同的地區(qū)有著不同的飲食文化和飲食風俗。在源遠流長的歷史積淀里,河南自然也有著悠久的美食文化。在這里,最值得一提的還是河南“三不粘”這道菜品,它誕生于河南省的安陽。不過,這道菜品卻引起了外國廚師的吐槽,因為每做一次就得扔掉一口鍋。到底是什么情況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三不粘又名“桂花蛋”,它是用雞蛋、淀粉、白糖加水攪拌均勻后炒成的,也是安陽地區(qū)的傳統(tǒng)名吃之一。三不粘這道菜品外表看上去色彩金黃,味道也非??煽凇V员环Q為三不粘,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齒。雖然這道菜外表看上去非常簡單,但做起來卻不是很容易。
其實,關于這道三不粘還有一個故事。一位廚師不小心將蛋黃炒稀,于是他急中生智在里面加入了一些淀粉,沒想到炒出來雞蛋色澤金黃,并且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也不粘牙齒,反而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后來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經(jīng)此地的時候,點名想要吃這個桂花蛋,吃完之后便賜名為“三不粘”。于是這道菜品也開始傳播開來。
在做這道菜品的時候,一定要掌握好火候。首先,要將它大火熬至糊狀,然后轉(zhuǎn)至中小火,需要將其炒至顏色又淡黃色至淺黃色,然后再轉(zhuǎn)為土黃色,蛋黃和豬油淀粉必須要融為一體。一般情況下,需要炒10分鐘左右才可以。不然,會影響到這道菜品的整體口感。
對于中國的廚師來說,這道三不粘菜品的做法也非常熟悉了。但是,對于外國廚師來說,他們看到這道菜品的做法之后都會對它進行吐槽。因為在他們看來,做這道菜品的時候非常費勁。
而且,相比于中國的鍋來說,外國的鍋是比較脆弱的。所以,每做一次,可以說就得扔掉一口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