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灣,東岸是伊朗,西岸從北到南依次是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巴林、卡塔爾、阿聯(lián)酋、阿曼。
波斯灣這個名稱,自然來自伊朗,阿拉伯人稱為阿拉伯灣。波斯灣面積約24萬平方公里,長度接近1000公里,最寬約338公里,最窄只有約56公里。
最窄處叫霍爾木茲海峽,海峽北部是伊朗,南部這個突出部位屬阿曼。伊朗擁有海峽北部的這個霍爾木茲島,其控制線得以向南推移,控制了大部分的水域。而阿曼這個尖角又是一塊以沙漠為主的飛地,伊朗主導(dǎo)海峽的控制權(quán)。
波斯灣是全球石油最多的地方,堪稱世界最富的海灣,霍爾木茲海峽因此成為繁忙的水道,它是波斯灣的咽喉。美國在波斯灣有很多利益,美國海軍第五艦隊司令部設(shè)在巴林,美國在巴林、卡特爾、科威特、阿聯(lián)酋等國還有多個軍事基地。
波斯灣平均水深只有約40米,最深處也只有約104米。這種地理形勢決定了,美軍的潛艇幾乎無所遁形,沒有必要開進波斯灣。而大中型航母的吃水深度最起碼要保證20米,當然這是理論上的,比如汽車寬兩米,道路肯定要比汽車寬的多,因此航母大致只能在有限的深水區(qū)游弋。
在霍爾木茲海峽,美軍大型艦艇的航道非常狹窄,伊朗部署在北岸的火炮,根本不用瞄準,只要火力覆蓋固定航道,美軍戰(zhàn)艦肯定會被擊沉。
美軍每次有大型艦艇通過海峽,都如臨大敵,不僅要將艦隊拉成長隊避免擁擠,空中還會有數(shù)不清的戰(zhàn)機翱翔偵查。
伊朗還有一個殺手锏,他們的摩托艇目標小,經(jīng)常悄悄跟隨偵查美國軍艦。伊朗有一個作戰(zhàn)計劃,包括用數(shù)百架摩托艇,搭載魚雷或輕型火炮,圍攻美軍的航母。由于排成長蛇狀通過海峽,美軍航母缺少其他護衛(wèi)艦的保護,究竟摩托艇能否擊沉航母,未來戰(zhàn)爭實踐中才能驗證。
霍爾木茲海峽,成為伊朗反制美國的一個戰(zhàn)略要地,其以攻為守的地理形勢,扼住波斯灣美軍的咽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