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茶之人會給自己的茶找一個居所,日本人愛說「茶入」,臺灣人慣稱「茶倉」,我們名之「茶罐」,通俗易懂,就是存茶的罐子。
我國茶葉罐的制作藝術(shù)琳瑯滿目,罐子的材質(zhì),從金銀銅鐵錫,至木質(zhì)、陶土、頑石,各式各樣、大大小小。
其上修飾點綴,有的精雕細(xì)琢,或捶打刻畫;有的隨意為之,或隨形而制,卻簡中意蘊(yùn)深長。
精心設(shè)計的茶葉罐為茶添上了一份清雅之感,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圍觀茶葉罐的變遷~
陶瓷罐
自從人們有了飲茶習(xí)慣后,用于盛放茶葉的容器就開始出現(xiàn)并不斷更替。最早的茶葉罐其實是陶罐,夏商時期已有出現(xiàn)。
目前,陶瓷所制作而成的茶葉罐是人們在儲存茶葉過程中最常使用的一種器具。陶瓷不僅僅可以作為泡茶的工具,同時也可以用來藏茶。
陶瓷所制成的茶葉罐不僅保溫而且透氣,其中粗陶的透氣性是最好的。特別適合鐵觀音、大紅袍之類的茶葉。
竹制茶葉罐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木制的茶葉罐開始出現(xiàn),并用于貴族權(quán)貴家中。
△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隨著唐宋時期我國茶文化日益興旺,絲綢之路的開啟提供了許多的貿(mào)易渠道,茶葉的裝置逐漸被充實起來。
但在唐朝時期,往往還是用竹罐裝末茶。和茶同出一轍,竹木這種材質(zhì)的茶葉罐比較適合裝置焙火重的茶類,如巖茶、紅茶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