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脈夾層(AD)診斷分型以及若首次行外科手術而非介入治療,就可避免主動脈夾層再發(fā)。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臧旺福教授對此發(fā)表了見解。
主動脈夾層(AD)是心血管病的高危病種,被稱為不確定“炸彈”,隨時會“爆炸”,治療棘手,易致醫(yī)療糾紛。夾層破口近2/3在主動脈近端,20%在降主動脈,10%在主動脈弓三大血管分支處。AD發(fā)生發(fā)展迅速,病情兇險,急性期死亡率高:20%在入院前死亡;未經(jīng)治療者,近50%在診斷48小時內死亡,75%的患者在診斷后2周內死亡,故早診斷、早治療極其重要。
基層或無治療條件的醫(yī)院,應在保證基礎治療前提下,及時告知家屬,盡快請上級專科醫(yī)生會診或轉院;有條件治療的醫(yī)院,治療前后應充分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告知相關問題和風險。AD是進行性發(fā)展的(全動脈性或全身性),需要系統(tǒng)治療,支架或手術對某些患者并非根治性治療,無論哪種治療方式,術后仍可能出現(xiàn)嚴重的并發(fā)癥。
明確疾病分型以指導治療
DeBakey分型和Stanford分型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AD分型方法(如下圖)。診斷過程應特別注意明確AD的分型、鑒別夾層真假腔、確定有無AD外滲和破裂預兆、確定有無主動脈瓣反流及心肌缺血、確定有無主動脈分支血管受累等,為制定和開展積極有效治療策略、預后評估等提供依據(jù)。
治療的主要目標是延緩及控制AD進一步擴展,防止血管損傷和主動脈破裂。
合理選擇治療
基礎治療 對于≥90%的AD患者,藥物治療必不可少,控制血壓達<125 0="">125>
外科手術 治療主動脈夾層最確切的方法便是外科手術,通??伞案巍?。對于Stanford A型夾層、趨向破裂、合并重要臟器或下肢缺血、夾層逆行進展累及升主動脈、合并主動脈瓣關閉不全的急性B型夾層,應盡早實施外科手術。手術治療目的是置換病變血管、消除假腔、重建分支血管血供。
依據(jù)病因、內膜破口位置、夾層累及的部位,采用不同手術方式行大動脈置換術、Wheat術、Cabrol術、Bentall術、Bentall術+半弓置換或全弓置換加支架“象鼻”術等。
介入治療 介入方式主要是腔內修復/隔絕術,通過特殊覆膜支架的彈性擴張力將人工血管無縫合固定于病變動脈兩端的正常動脈壁,封閉夾層破口。
介入治療效果確切、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但也存在支架異位、內漏、支架相關新破口、逆行夾層、分支阻塞等并發(fā)癥。目前治療適應證不斷擴大,分支型支架出現(xiàn),使部分累及主動脈弓及其近端的Stanford A型夾層介入治療成為可能。近年來“Hybrid”雜交手術理念也開始用于AD,以縮小手術范圍、減少手術時間、避免外科手術的巨大創(chuàng)傷、降低死亡率,臨床上已取得不錯療效。
隨著介入設備和支架材料發(fā)展及介入經(jīng)驗積累,使AD介入療效越來越好。但有些部位的夾層,支架就很難解決問題,如破口距離鎖骨下動脈1.5 cm時,支架能否完全覆蓋?此時血管外科醫(yī)生若想在無心外科醫(yī)生參與情況下徹底解決問題,則應在左鎖骨下動脈和左頸總動脈之間吻合一段人工血管,曠置前者開口,再用支架完整確切地覆蓋夾層破口。
此類病治療選擇在現(xiàn)實中很難。醫(yī)生要較全面了解此病,不摻雜私利、公正客觀地向患者和家屬介紹各治療方案的適應證、優(yōu)缺點,以指導患者和家屬做出正確判斷。最終選擇權在患者和家屬,應尊重!無論何種治療,醫(yī)生必須告知風險和預后情況,避免出現(xiàn)糾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