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說勤勞奮斗的民族有哪些,那么全球一定推薦漢族進入前三甲。古人都推崇未雨綢繆、出門看天,有了準備之后,再做下一步行動。不似歐美享樂,也不像非洲許多國家般戰(zhàn)亂不去做好規(guī)劃。于是便有了越加富強的國家,同時越加文明的國人。
到了健身方面,我們也要把著傳統(tǒng)加進來。新手初進健身房,往往會為了目標而努力,但是他們不知道身體構(gòu)成、肌肉位置、飲食作息等該如何分配,導致他們一頭扎入連續(xù)幾天、甚至幾周只鍛煉一部分肌肉。慢慢的,身體開始抗議,不僅力量沒有得到提升,而且甚至還會受傷,打擊了自信心,卻不知到到底該怎么做。
其實健身也講究規(guī)劃,有個好計劃,那么就成功了一半。我們都聽過一句名言:努力比勤奮更重要。這句話深層次的原因是,不要用戰(zhàn)術(shù)上的努力,去掩蓋戰(zhàn)略上的失敗。健身也是如此,許多人努力,只是在逃避自己的無知罷了。
健身一般都有周計劃和月計劃,考慮到要制定計劃的人,往往都是新手(大神早就將計劃熟記于心),月計劃太長遠,那么就來說說如何制定一份科學合理的周計劃吧。
周計劃制定主要圍繞著訓練、飲食、休息三個要點。
其中飲食我們推崇少吃多餐,主食不要米面等精細食物,可以用粗糧等代替,少吃油膩、高熱量食物,尤其是油炸食品,多吃高蛋白、低糖低脂低鹽食物。同時在鍛煉后半小時到一小時內(nèi),及時補充蛋白質(zhì),這樣可以讓肌肉纖維及時得到補充,讓它們增長更快。
休息則是不要熬夜、不要通宵(無論你是否健身,其實都是應(yīng)該這樣)。健身后,根據(jù)不同的肌肉,休息時間也不一樣,腹部和小腿是耐勞肌群,鍛煉后力竭,第二天也可以接著鍛煉(新手可以休息多一天),而肩部三角肌、背部等嬌貴的肌肉,則是需要休息3-5天,新手最好休息一個禮拜。
訓練則是在動作標準的基礎(chǔ)上,結(jié)合休息,每天孤立鍛煉一個部位,如三角肌前束;還是組合鍛煉比如二頭+背部、三頭加胸部等,每個人目標不同,最好問了教練或者常去健身房的大神在做計劃,可別傻乎乎的只知道滴水穿石,每天只鍛煉一塊肌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