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中醫(yī)老劉
銀屑病中醫(yī)俗稱:“白疕”。白疕是一種慢性、復發(fā)性、炎癥性自身免疫性皮膚病,給白疕患者帶來難以言喻的痛苦與煎熬。全球有超過1.25億白疕患者,在我國,有超過600萬白疕患者。白疕病因復雜,中醫(yī)治療要對癥下藥,今天老劉就來講講中醫(yī)針對此癥的治療經驗!
【特點】冬季加重夏減輕
【癥狀】可發(fā)但以冬季較劇,至夏多能緩解和隱退。夏季土相木休,木不克土,氣能運血,木不疏泄,故能緩解隱退。但冬季水旺木相,金休土囚,水能涵木則風木不動,由于金不生水導致水不足,木氣失根,因而木氣疏泄,病癥復發(fā),木克土則氣不運血,積瘀成毒。肝腎同源,水不足,則陰血不足,血不養(yǎng)膚,而病纏綿難愈。細究其冬劇夏減之由,可知冬寒時腠理致密,膚燥無汗,陰血難于外行而潤澤肌膚,故而易發(fā),夏季則相反。鑒于此,銀屑病冬季加重夏減輕的基本病機就是“陰虛血燥”
【治則】宜養(yǎng)陰補血攻毒,佐以辛溫發(fā)散。
【處方】生麻黃15克、桂枝15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大生地12克、北沙參12克
【用法】水煎服,隨證治之。
【方解】該方是由“四物湯”合“麻黃湯”化裁而來,以養(yǎng)血之四物湯去川芎加沙參而成,以養(yǎng)陰補血之劑為基礎加入辛溫發(fā)散之品。當歸、白芍活動木氣,使木不克土,氣能行血,并補血潤燥,當歸養(yǎng)血活血,白芍土中泄木。沙參、生地滋肺腎之陰,生水涵木,并清熱涼血。麻、桂相伍是辛溫發(fā)散之重劑,不但辛溫宣肺,而且能溫通血脈,率領厚味之養(yǎng)血滋陰諸藥,從陰引陽,開腠理、透毛孔、潤肌膚而獲效。
【說明】老劉用此方治療兒童和成人白疕多人,療效顯著。治白疕時,麻、桂劑量較大,成人每味為15克,兒童每味為9克,并未見大汗出,但腠理必開,白疕皮損常能很快消減。
雖然牛皮癬不能徹底根治,但牛皮癬并不可怕,只要經過正規(guī)合理的治療,掌握一些牛皮癬常識,患者的身體機能恢復到相應的程度,病情有希望減輕或保持幾年不復發(fā),這樣的患者也是很多的,切忌不要盲目亂投醫(yī),濫用藥濫治療帶來的影響才是深遠的,其副作用是遠遠大于牛皮癬本身的。盡量去使用一些純中藥的藥物。比如含有苦參、蛇床子、黃柏等中草藥成分的西缺康膚膏,這些都可以有效的抗菌止癢、清熱燥濕。對于牛皮癬或者是一些一起真菌、霉菌性的皮膚病都是有非常好的效果。
今天的中醫(yī)知識就講到這里,上述此方僅供參考,如需使用請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