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在印度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政府禁止大家殺牛,印度人甚至還說,是牛養(yǎng)的自己。今天小編就不講神牛了,而要講的是印度另一種神圣的動物,它就是印度國鳥——孔雀。
孔雀是印度人民所喜愛的動物,人們將它視為吉祥鳥、幸福鳥。1963年1月,印度政府宣布孔雀為國鳥,列為國家保護對象之一,和神牛一樣,嚴禁傷害和捕殺。
在印度,有許多關(guān)于孔雀的故事和傳說,膾炙人口。
傳說,濕婆神的兒子迦爾迪耶騎著孔雀云游四方,者那教神祖的交通工具也是孔雀,印度教大神因陀封它為鳥王。人們把孔雀的形象刻在器皿上,雕在建筑上,塑在廟宇里。阿育王時期,王令規(guī)定,殺害孔雀者必治罪。
孔雀穩(wěn)重而機警,她那五彩繽紛的羽毛端莊大方的身姿、不緊不慢的步態(tài)一向為世人所稱道。孔準在印度幾乎到處可見,無論在平原和高山還是森林與湖泊,都能看到它們的蹤影。孔雀很少單獨行動,或三五成群,或成陣成片,或成雙成對。
清晨,孔雀總是放聲高唱喚醒人們早早起床,白天,除覓食和嬉戲外,還甩尾開屏,光彩奪目??兹傅挠鹈苊利悺?/span>
每年7-9月間孔雀脫毛,人們將孔雀的羽毛一一收起,做成扇子或裝飾品藝術(shù)品。但孔雀毛也受到國家保護,嚴禁帶出國外。
在印度人眼中,孔雀和人類生活密切相關(guān),因為它和宇宙的自然元素有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可以嗅出地震死亡和其他災害來臨的訊息。
每年6月初,孔雀一只一只開屏,它們彼此炫耀、爭風吃酷向天空發(fā)出如貓一樣的叫聲。對印度人來說這是一個好兆頭。
“喵,喵!”是孔雀為百姓求雨的聲音,這個聲音聽起來像某個地方的方言:“雨,來吧!”季風帶來雨水,給農(nóng)作物帶來豐收。這個時候,季風來臨與否,決定人民這一年是否有食物可吃、口袋中是否有錢、待字中的女兒是否有嫁妝出嫁。
事實證明,孔雀的叫聲十分靈驗,這也是氣象學家十分感興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