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1 年高考山東卷理綜化學試題分析
2011 年高考山東卷化學試題遵循《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理科·課程標準實驗· 2011 年版)》和山東省招生委員會《 2011 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山東卷考試說明》。在繼承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立足基礎,注重能力。試題不僅有利于為高校選拔人才,更重要的是為中學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全面落實新課程改革起到很好的引領作用。在注重對化學學科中的基礎知識、基本能力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時,突出了對信息整合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 試題 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2011 年山東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在保持穩(wěn)定的基礎上求新求變。試題形式與樣題保持一致,命題知識和能力主線與以往考題保持相對穩(wěn)定。整卷以高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依據(jù),以生產(chǎn)、生活中化學知識的應用為載體,將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常見無機物及其應用、常見有機物及其應用等融為一體。Ⅰ卷客觀題主要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為考查重點,Ⅱ卷重在考查考生對基本原理的理解、運用所學知識分析生產(chǎn)生活中實際問題和解決(解答)化學問題的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同往年的試題相比,今年山東高考理綜化學試題更加注重理解和應用,對實驗技能和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進一步加強,題目設置與生產(chǎn)和生活密切相關;試題充分體現(xiàn)探究與開放,增大了考生思維空間,實現(xiàn)了對考生思維品質的深度考查。
必做題中的選擇題側重于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識覆蓋面大,難易搭配合理。第 9 、 10 、 11 、 13 題相對簡單,第 12 、 14 題屬中等難度,第 15 題涉及原電池、電解池、金屬的防護,思維容量較大,相對較難。必做題中的填空簡答題側重于對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難度梯度設置合理。第 28 題( 1 )( 2 )、 29 題( 1 )、 30 題( 1 )( 3 )等較易, 28 題( 3 )、 29 題( 3 )、 30 題( 2 )等屬于中等難度, 29 題( 2 )、 30 題( 4 )難度較大,有利于區(qū)分不同層次的考生,其中 30 題( 4 )在設問上給考生很大的思考空間,考生依據(jù)相同的原理,可以設計不同方案來解決問題。這種一題多解的形式減少了對考生思維的限制,為考生的思維展開放飛的空間,體現(xiàn)了探究實驗的開放性,這在以往的試題中很少出現(xiàn)。三個選做試題模塊特點鮮明,重點突出,難度相當,對高中化學選修課的全面開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以高中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依托,著重考查考生化學科學素養(yǎng)、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驗探究能力是山東理綜化學試題命制的立意主旨?;瘜W必做題涉及 STS E (科學、技術、社會、環(huán)境) 、化學研究基本方法、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物質結構與性質、物質的量、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鹽類的水解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熱化學反應、蓋斯定律、電化學、常見元素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質、化學基本實驗原理及操作、化學基本計算、有機化學基礎知識等內容,基本涵蓋了高中化學的主干知識。
試題整體貫穿知識與能力的主線,在題目設置上,每一題圍繞一個主題多面設點。就選擇題而言,做到了每一題一個主題思想,每一選項則涉及不同知識內容或同一知識點的不同角度,大大增加了整份試卷的覆蓋面,有效地考查考生對主干知識與核心內容的掌握程度以及思維的敏捷性。第 9 題以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為主題,涉及到煤和石油的利用、常見物質的性質及用途,同位素和同素異形體、膠體的性質等;第 10 題以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質及應用為主題,涉及到自然界中硅元素的存在、單質、氧化物、氫化物的性質與應用等;第 11 題考查有機化學的基本知識;第 12 題考查常見金屬的單質、氧化物和鹽的性質,并和電化學、鹽類的水解相結合;第 13 題考查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第 14 題主要考查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及影響因素;第 15 題著重考查電化學知識,涉及電解池、原電池、金屬的腐蝕和防護、相關化學計算,并與反應速率相結合。
Ⅱ卷必做題突出對化學學科的核心內容的考查,同時兼顧知識覆蓋面。第 28 題以大氣污染氣體的處理為情境,以應用化學反應原理解決(解答)實際問題為主題,考生從試題提供的信息、圖形中準確地提取實質性內容,結合已有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涉及到元素化合物性質、氧化還原反應、蓋斯定律、化學反應平衡等核心知識,主干突出,內容豐富,覆蓋面廣。第 29 題以鈉、硫及其化合物為載體,除了考查常見無機物的應用外,重點考查原電池的形成條件、電極反應式的書寫、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行為等。第 30 題以實驗室利用鹵水進行物質制備為情境,考查實驗室主要儀器的用途、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常見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同時考查考生對實驗方案的設計、評價和改進的能力,控制實驗條件的能力,突出了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科的重要地位。
在選考模塊的考查中,同樣突出選考內容的主干知識,第 31 題是《化學與技術》模塊試題,以水處理為背景,考查了水的不同處理方法及原理、水純度的測定方法等;第 32 題是《物質結構與性質》模塊試題,綜合考查了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軌道雜化、微粒間的作用力、晶胞結構與計算等主干知識,覆蓋面較廣;第 33 題是《有機化學基礎》模塊試題,以一種防曬劑的合成為情境,對有機化學的主干知識,如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有機反應類型、有機物的同分異構體現(xiàn)象、常見有機物的檢驗方法等進行了考查,同時還考查考生獲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夯實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是培養(yǎng)能力的保障,綜合運用雙基解決問題是能力提高的根本體現(xiàn)。 2011 年高考化學試題具有鮮明的立意,那就是立足于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以生產(chǎn)、生活和科研中的化學現(xiàn)象為問題情境,始終以考查考生能力為主導,抓住學科知識的綜合和內在聯(lián)系,考查考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解答)問題的能力”,“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
( 1 )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
通過對試題所給材料的閱讀,準確地獲取有用信息,通過對有關信息進行吸收和初步加工,并與已有知識塊整合,解決相關問題,是考生能力的重要方面。 2011 年的山東高考理綜化學試題非常重視對上述能力的考查。如第 14 題選項 B ,考生要觀察表達式中離子濃度的關系,結合水的離子積常數(shù)和醋酸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才能做出正確判斷; 15 題選項 B 、 C ,題目中給出的“電能轉化為熱能、升高溫度”具有較強的干擾作用,而依據(jù)“ 保持電流恒定 ”這樣的信息,再結合電極反應式,才可以做出準確的判斷;第 29 題( 2 )中 M 的兩個作用 ,要求考生根據(jù)原電池結構示意圖、電池工作的溫度條件,準確獲取相關信息,結合原電池的形成條件、鈉和硫的性質等知識,才能正確解答本題 。此題 設計新穎,思維容量較大,有很好的區(qū)分度??傊嚲碇行畔⒌某尸F(xiàn)方式相當豐富,包括文字、方程式、表達式、關系曲線、實驗流程圖、實驗裝置圖、物質合成路線等,這些呈現(xiàn)形式都是新課標所要求的,試題對考生多途徑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進行了一次較為全面的檢驗。
?。?2 )以化學視角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試題注重考查考生運用化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解決化學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xiàn)對考生思維品質的考查。如 15 題 B ,如果從能量的角度考慮,貌似很有道理,但是從化學的視角,依據(jù)電極反應式就可以做出準確判斷; 28 題( 3 )著力于考查考生讀圖獲取信息的能力,通過圖線反映出的轉化率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確定反應 Δ H 的正負,結合生產(chǎn)的經(jīng)濟性解釋選擇實際生產(chǎn)條件的原因,要求考生深入理解化學反應原理,并有較高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能力;第 29 題中比較 Na 2 S 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是考查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水解行為, 對考生知識遷移、綜合應用等能力有較高要求;第 30 題以實驗室進行物質的制備為問題情境,把實驗室常見儀器的使用、常見氣體的制備、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同時題目給出表格數(shù)據(jù),考查考生從表格中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來控制反應條件的能力,更精彩的是給出限定的條件,考查考生設計實驗方案的能力??疾槊鎻V、綜合性強,開放性大,對考生的觀察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實驗能力等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 3 )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離開實驗,化學就變成了無源之水,實驗是化學科學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的動力,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是從事化學研究人才的基本能力要求,也是考試大綱對理科考生的重要能力要求。試題充分體現(xiàn)化學新課程理念,注重對探究能力的考查,主要表現(xiàn)在化學實驗題的問題設置和探究的開放程度上,問題的設置既有常見儀器的使用、常見氣體的制備、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等基本要求,又有評價實驗方案、控制反應條件等較高要求。最重要的是, 2011 年山東高考理綜化學試題中的實驗部分增加了考生設計方案,利用化學實驗進行探究,而且所給試劑種類多樣,考生可以設計不同方案來解決問題,減少對考生思維的禁錮。這些試題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凸顯出化學實驗在培養(yǎng)考生科學探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
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已經(jīng)廣泛滲透到科學的各個領域當中,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與化學密切相關。 2011 年山東高考理綜化學試題的設置依據(jù)生產(chǎn)實際,而不是刻意杜撰或閉門造車,試題內容尤其是Ⅱ卷填空簡答題,涉及到生活、化工、環(huán)保、醫(yī)藥、能源、科研等各個方面,充分體現(xiàn)了化學的實際應用價值,貼近實際是本年試題又一特點。如第 28 題涉及到了關注環(huán)境保護、生產(chǎn)條件的優(yōu)化;第 29 題鈉硫高能電池涉及能源問題,體現(xiàn)化學在解決能源問題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隱含節(jié)能減排。第 30 題涉及鹵水的綜合利用,將實際生產(chǎn)和實驗室操作聯(lián)系在一起,實驗內容、儀器裝置、實驗方法都具有可操作性,杜絕了為考試而“創(chuàng)造實驗”的現(xiàn)象。第 31 題考查水的處理,第 33 題以諾貝爾化學獎為背景,設計一種防曬劑的合成路線。化學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體現(xiàn)在每一個題目之中。這樣的題目使考生真切地感受到化學與實際生產(chǎn)、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到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有利于激發(fā)考生學習化學的興趣。
高考一方面為高校選拔合格人才,另一方面為中學教學起到引領作用。 2011 年山東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具有明確的指向,重視對中學化學學科主干知識和核心知識的考查,重視實驗探究,重視過程與方法,注重能力考查。
?。?1 )試卷緊扣《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
?、僭嚲硇问脚c往年保持一致,命題知識和能力主線與以往考題保持相對穩(wěn)定,保證了教學的穩(wěn)定性。
②試題符合考試大綱的要求,無偏題、怪題,特別是對于原教學大綱和考試大綱中有要求,而新課程標準和考試大綱中不作要求的知識一律沒有涉及,使中學教學進一步明確了方向。
?。?2 )必考內容和選考內容試題特點鮮明
必考內容試題突出化學主干知識的同時,著力于基本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考查;選考試題不偏、不怪、基礎、靈活,充分體現(xiàn)模塊課程特點,加強了主干知識的考查,三個選考模塊試題難度、區(qū)分度、答題耗時等基本等值,有利于考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選擇選修模塊。試題體現(xiàn)了課改對高中化學教學的要求,具有良好的導向作用。
( 3 )試題突出考查新課程理念下的三種能力要求
2011 年山東高考理綜化學試題全面考查了《考試說明》對考生能力的要求: “ 接受、吸收、整合化學信息的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解答)化學問題的能力,化學實驗與探究能力 ” ;注重化學知識與科技、生產(chǎn)、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強調了實踐性和應用性;重視實驗與探究能力的考查。試卷中所有試題都是原創(chuàng)試題,均與實際密切聯(lián)系,對考生來講無疑增大了陌生度,但試題的起點高、落點低,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考查熟悉的問題,在熟悉的情境下采用新穎的設問??忌ㄟ^將實際問題分解,采用分析、綜合的方法,將有用信息和已有的知識塊整合來解決問題,強化了對信息加工能力、思維能力的考查。那些盲目依靠“題海戰(zhàn)術”來應對高考的師生面對這樣的試題必然感到事倍功半。如 29 題,盡管對考生來說鈉硫電池是陌生的,但考生依據(jù)原電池的形成條件、鈉硫單質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可以做出解答,充分考查了考生“分析問題和解決(解答)化學問題的能力”;第 30 題,更是對考生實驗技能、實驗探究能力的全面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