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YGsunshine
個人與團體的心理咨詢與培訓,生涯規(guī)劃與發(fā)展的咨詢、培訓,心智模式提升訓練、身心靈健康成長、知行合一的訓練。
一切皆為關系。我想熟悉心理學的人一定對這句話不陌生。是什么決定了好的關系?又是什么維持了好的關系?是什么讓一個關系由好轉壞,又是什么讓一個關系由壞轉好?最近,我看到一個新詞“感覺拼盤”,我倒覺得可以用來形象的解釋上述問題的答案。
發(fā)明這個詞匯的是一個名叫楊杰的親子關系咨詢師(微信公眾號:楊杰的媽媽圈)。她在和大量的家庭一起工作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樣一個現(xiàn)象。面對同一件事情或者孩子的同一個行為,咨詢師會和家長有著完全不同的觀感。比如面對孩子的行為改變,咨詢師往往更傾向于看到孩子為改變所做出的努力和改變的行為本身的積極意義。而一個典型的家長,在看到同樣的事實后,往往會做出如下的描述:“嗯,他這幾天總體還是蠻不錯的,很多地方出乎我的意料,但是,他的。。。。。。。還是不行?!闭f到這里,一般還會配合急躁的表情和語氣。前半句不過是個引子,后半句才是重點。
其實,有這樣表現(xiàn)的家長,無疑是把孩子的問題看作需要被醫(yī)治的癥狀,那作為病人家長,當然要讓大夫了解病人還有哪些癥狀沒有好轉,以求進一步的醫(yī)治方案。然而,不易覺察的是,這樣的視角,會帶來感觀的傾斜:把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視為“應該”,刻意的縮小;而把孩子沒做好的地方視為“問題”,無限的放大。這樣的視角會制造大劑量的焦慮。而往往,家長的焦慮情緒,正是造成孩子的問題的根源。
如果我們把對孩子的所有的行為的感覺放到一起來觀察的話,這里面有積極的情緒,也有消極的情緒。這就構成了一個感覺的拼盤。如果我們?nèi)タ陀^的觀察這個拼盤的話,我們也許會看到,積極的情緒占了70%,消極的情緒占了30%。但是,一旦你把這些消極的部分當作“毛病”想要去消滅時,就會變得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你的“感覺拼盤”就會向消極的一面傾斜。楊杰談到:“在你感覺的拼盤上,積極的行為被有意無意的忽略,它的比例在急劇縮小,而消極行為的比例則因為重視,而被無限放大,于是,焦慮就在這個傾斜中滋生。不僅如此,如果感覺的拼盤里,消極的感知占了大多數(shù),那么,接下來的應對策略就必然是防御和控制;態(tài)度緊張的盯著孩子改錯。孩子不肯改就焦慮,不滿,這會進一步影響到孩子的心境和感受,誘導出更多的消極和拖沓的行為狀態(tài)。于是,來之不易的改變,又快速的反彈回去?!?/span>
為什么我們會這么急切的想讓那些消極的部分消失呢?在咨詢的過程中,父母普遍會有這樣的心理:“我知道我有責任,我需要做出改變。而我已經(jīng)在改變了呀,為什么你還是有些地方做不到令人滿意呢?”這樣的心理源于這樣的邏輯:我變了,你就得變,而且必須按照我想要的樣子變。
在武志紅的新作《巨嬰國》中,提到中國的成年人普遍是巨嬰,具有全能自戀的幻想?!霸诰迡氲男闹?,真正的自我感知是‘全能’與‘完美’。我一動念頭,世界就得立即按照我的意愿來運轉。否則,我就崩潰沒轍想死了?!?strong>這份焦慮如果不被當事人覺知,就會不可避免的向外投射,造成施諸于身邊人的壓力。緊張的人際關系在所難免。
咨詢的過程往往是一個處于改變中的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也就是說,是一個部分失控的狀態(tài)。追求完美與控制感的人是很難接受這樣一種狀態(tài)的。而一個人心理走向成熟的標志,是可以接受事物的不完美,不確定,不穩(wěn)定,總之,就是一種復雜的狀態(tài),一種不是非黑即白的灰色的狀態(tài)。
能處在這種狀態(tài)中仍安之若素,需要我們具有相對平衡的“感覺拼盤”,也就是在內(nèi)心的景象中,看見盤子的全部,始終保持著一種對“全盤”的覺知,一種對“整體”的信念。尤其是,我們需要去接納盤中那些我們不愿去看到,想要推入陰影里的部分。當我把這部分的體會分享給朋友的時候,一個朋友說,她之前在曬太陽的時候有過這樣的感覺,當我們一味的迎著太陽走去的時候,背后卻是冷的;而如果我們能背對著太陽,看到自己陰影的一面,會感受到一種來自背后的溫暖,陽光下的影子也會因為我們的看到而更加躍動。我覺得這個比喻也很形象。不論我們是否愿意看到陰影,它就在那里隨行,當我們轉向它的時候,才有機會看到更完整的自己。
一個親子關系的咨詢過程,說到底,是一個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過程。而父母的成長,在這里更為關鍵。絕大多數(shù)親子關系問題的起源,都是因為父母的這個感覺拼盤在最初的幾年里,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在傾斜。不能接受孩子身上任何不符合自己期待的地方,在孩子身上發(fā)現(xiàn)一點兒小苗頭,因為心急,就動用消極手段去控制、強迫孩子。明知道不應該,卻就是忍不住對孩子發(fā)脾氣。父母的忍不住,其實是不能平衡自己的感覺拼盤,肆無忌憚的傾斜,最終飲鴆止渴,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孩子也越來越消極。
親子關系如此,夫妻關系又何嘗不是呢?想想在戀愛的最初,我們關注的都是最吸引我們的,對方身上的優(yōu)點。然而,隨著雙方熟悉程度的加深,對方的好處被我們逐漸習以為常,從而予以忽略。而不斷出現(xiàn)的摩擦,以及對方身上呈現(xiàn)的我們不喜歡的部分,會越來越多的占據(jù)我們的主要注意力?!案杏X拼盤”就這樣開始傾斜。這個傾斜的盤子甚至會自帶勢能,使得新裝進來的東西,都會不由自主的滑向消極向下的那一端,從而使傾斜的角度不斷增大,乃至傾覆。
戀愛的感覺之所以美好,是因為在陌生與熟稔之間,我們還來不及甄別,所以我們關注的是對方帶給我們的全部的感覺。如果我們觀察那些歷久彌新,穩(wěn)定持久的愛情,也許我們會看到,并非是雙方完美匹配,毫無摩擦,而是雙方都在有意或者無意間維持著一個平衡的“感覺拼盤”。維持平衡的關鍵,在于你是否選擇去看見,去看見那個完整的畫面,去看見那個完整的、真實的、永遠有瑕疵的存在。
好的感覺就是好的關系。改變一個關系,也就是改變雙方內(nèi)在的感覺。作為父母,可以給孩子的,就是保持我們感覺拼盤的中正平衡,看見孩子的真實存在,映照出孩子生命的光彩。作為伴侶,可以給對方的,也是我們感覺拼盤的中正平衡,將有色彩的一面迎向陽光,彼此分享,將黯然的一面攬入懷中,彼此溫暖。
【END】
圣啟陽光專業(yè)從事工作場所心理健康服務、個人職業(yè)發(fā)展和家庭教育優(yōu)化系統(tǒng)方案的機構,匯聚了國內(nèi)外一流的心理學家、身心靈成長教練、企業(yè)高管教練、中醫(yī)名家、全球生涯教練(BCC)、世界500強高級培訓師、心理咨詢師、身心療愈師,在團體心理服務、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與發(fā)展、學生厭學輔導、婚姻關系、親子關系輔導方面提供專業(yè)服務,幫助更多的團體、家庭和個人身心健康、關系和諧、事業(yè)發(fā)展、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