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認為小鳥已經(jīng)被馴化,自由的血液卻依舊流淌在表面上看似臣服的身體。
最近,英國Sky Atlantic電視臺出品了一部電視劇《小鳥們》。在視頻軟件上,它的搜索標題被定為“爆款預(yù)定,下一個《致命女人》”。從女性聯(lián)手的大結(jié)局、濃郁復(fù)古色調(diào)、精致的服化道等方面來看,它確實很容易讓人想起《致命女人》。但是,《小鳥們》并不是一部簡單的女性爽劇,通過不多但直擊要害的臺詞,它的深層主題是關(guān)于自由的探討。
自 由
《小鳥們》根據(jù)阿奈絲·寧(Anais Nin)的同名短篇小說集改編。阿奈絲·寧被認為是開創(chuàng)了歐洲女性主義文學(xué)的作家之一,《小鳥們》(Little Birds)是她作品中評價較高的一部,里邊為讀者展示了各式各樣的精彩男女人物:有為了讓年輕女生渴羨而為她買小鳥的藝術(shù)家、不滿足欲望夜里在沙灘狂奔的他卻遇到同樣狂奔的她、恨男人入骨又失身的她、和妹妹爭奪情人的姐姐、渴望成為女人的女孩……壓抑的欲望在這本書里如野草般生長、恣肆、蔓延。但在這一切的背后,卻是關(guān)于人性自由的追索和歌頌。
和原著呼應(yīng),電視劇的主線內(nèi)核,也是“自由”。自由首先通過禁錮展現(xiàn)。第一集通過各種元素,處處展示富家女露西處在父權(quán)和社會對女性要求的“控制”下。所有衣服都是母親選的,所有舉止和行為都必須是特定得體的。她必須保持樣貌和體重,每天要堅持做美容運動。
這種“控制”的極端化,表現(xiàn)為對她精神的控制。剛出場時露西是在精神康復(fù)機構(gòu)和醫(yī)生進行面談,可以看出她竭盡全力表現(xiàn)出自己“好了”、歸順的狀態(tài),才能出院。她為什么入院、入院后遭受了什么樣的對待,劇里并沒有展現(xiàn),我們唯有從她后期那么大的爆發(fā),想象出當(dāng)初這種鉗制多么緊。露西成功出院,看似是奔向自由,但是她不遠萬里去摩洛哥結(jié)的婚,仍是父親安排好的,是父親為自己的生意擴張下的一步棋。
“小鳥”的意象在劇中有很多展示。有一個鏡頭,通過鳥籠和女主的疊加透視,表達出女性是“籠中鳥”的寓意。伯爵夫人的前夫每年會送給她一個禮物,是不同形態(tài)的小鳥,劇中用到的詞是“domesticated fowls”,圈養(yǎng)、豢養(yǎng)的意味不言自明。當(dāng)?shù)貦?quán)力最大的殖民地官員,邀請露西到他府邸做客,主菜是法國的國鳥Ortolan,他整段講解和讓露西品嘗的過程,都暗示了小鳥嬌嫩、可被操控,男權(quán)社會可以對小鳥們?yōu)樗麨?、肆意玩弄。甚至露西的一些發(fā)型,前額上蓬松著一小撮短毛,都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她是一只小鳥。
鳥的意象被塑造好了,接下來,所有自由的表達,通過劇里兩個主要女性角色的“展翅”,慢慢完成。《小鳥們》比較高明之處,是指出了關(guān)于自由的“展翅”,不僅需要人的覺醒,也需要環(huán)境的促成。
故事發(fā)生在1955年的丹吉爾(Tangier),摩洛哥脫離法國獨立的前一年。丹吉爾是摩洛哥北部古城,瀕臨直布羅陀海峽西南側(cè)。由于地理位置,幾百年來它一直是西方國家的必爭之地。上世紀50年代,由于“國際中間地帶”的特殊身份,丹吉爾充斥著各種原因的背井離鄉(xiāng)者。他們在這里,享樂、放縱,暴力與羅曼蒂克并存。所有人性中原始的欲望在這片沒有規(guī)則之地,被放大、縱容了?!八腥硕紒磉@里,因為沒有人屬于這里?!?/strong>
在一個混亂的環(huán)境,只有“大破”后,才能“大立”。 露西和榭麗翡,一步步被生活擺布、后退。她們被父權(quán)安排婚姻,被父權(quán)控制身體。也只有在秩序被打亂的丹吉爾,露西才能在各式人等混集的俱樂部,迅速嗅到可以為自己所用的關(guān)系——間諜、王子。間諜提供的有用信息,讓她摸索出擺脫父親控制之路。榭麗翡在失手殺死一個客人后,流亡,卻從她的信仰和傳統(tǒng)中汲取了力量——“回去,直面你的麻煩和問題?!?strong>她回去了,追隨自己的本心,在看似受囚禁的命運中抓住機會,最終,兩個女人通過一瞬間的心知肚明和默契,完成了各自的反抗。
由此,本劇的寓意也很明顯:小鳥并不是任何人的玩物、可被支配的東西。他們認為小鳥已經(jīng)被馴化,自由的血液卻依舊流淌在表面看似臣服的身體里。只要一個人始終不放棄自己精神的獨立和自由,那么小鳥就是自由的小鳥,任何金籠都無法禁錮。
值得一提的是,飛翔、翅膀也出現(xiàn)在阿奈絲·寧的其他作品中。在另一部經(jīng)典之作《愛神三角洲》里,她寫道:“有一瞬間,她們知道了擁有一雙強有力的翅膀,是怎樣的感覺。那翅膀,可以帶她們飛過生活中那淹沒于頂?shù)钠接??!?/strong>
氛 圍
本劇的色彩構(gòu)圖尤其值得稱贊。各種高飽和度的色彩,堆積出獨特的異域風(fēng)情,也交織出濃郁的復(fù)古色調(diào)。北非陽光下,摩洛哥經(jīng)典馬約爾藍夾雜著日落黃、薄荷綠、皓石白,以及大片大片火紅色,宛如人們心中想象了無數(shù)遍的《一千零一夜》畫面。
馬約爾藍是摩洛哥特有的一種顏色,起源于馬拉喀什附近的伊夫·圣洛朗私人花園。這座花園極具裝飾派藝術(shù)風(fēng)格,被譽為20世紀最富神秘色彩的私人花園?;▓@密集地使用了一種純凈、明艷、深邃的藍色,與周圍建筑的光影形成完美結(jié)合。這種藍就是馬約爾藍。馬約爾藍獨特的顏料從撒哈拉沙漠的植物中提取,因此這種顏色,在世界上其他地方很難找到。
跟這種藍形成強烈對比的,是劇中的紅色。榭麗翡手上的紅色由摩洛哥特色的散沫花(henna)染成。散沫花是深受當(dāng)?shù)貗D女鐘愛的一種植物,被稱為“天堂之物”。用散沫花葉榨出的汁液呈黃色或紅色,摩洛哥婦女用這種汁液紋身,為自己招來好運。榭麗翡手掌中深深的紅,正暗示了她對自己傳統(tǒng)、根性的堅持,由此表達了她內(nèi)心對法國殖民者的反抗。
露西剛到丹吉爾的時候,參加了一部電影的試鏡。在鏡頭中,她白皙的身體被潑上各種油彩、顏料、亮片、香水。露西和鏡頭中的人,呈現(xiàn)出一種夢幻的彩色,寓意剛擺脫家庭控制的露西,有染上任何顏色的可能性,就像一張白紙。
后來,當(dāng)她經(jīng)歷了丈夫是同性戀、父親花錢讓丈夫娶她、周圍所有人都知道這件事而只有她不知道以后,她原本希望借由婚姻來達到自由的幻想破滅了,她再度看著電影里那個彩色的自己,突然說:“我不認識那個女孩,她是誰?”旁邊的另一個女性角色問她:“所以,你想成為什么女孩呢,露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