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近代建筑之60——津浦鐵路(一)
2010-04-30 17:46閱讀:
1898年1月18日,留美歸國的江蘇候補道容閎向總理衙門呈遞條陳,請求開筑一條“由天津經(jīng)山東德州至江蘇鎮(zhèn)江府”的鐵路。事實上在容閎之前,就已經(jīng)有人提出修筑此條鐵路的設想。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史蒂文森繪制的那張著名的中國鐵路修建圖上,就有一條由鎮(zhèn)江經(jīng)天津至北京的鐵路。1881年,劉銘傳曾提出修建京清鐵路(北京——清江浦),以溝通南北,1886年,曾紀澤又提出沿運河修建京鎮(zhèn)鐵路(北京——鎮(zhèn)江),以緩解運河水運的壓力。不過當時修筑鐵路的阻力很大,因此這些提議都沒有了下文。容閎的建議中,有一條讓總理衙門非常感興趣。他提出:“擬請先提股銀二百萬兩,以充朝廷要需……于鐵路開工、安設軌道時,先繳一百萬兩,俟全工告竣,再繳一百萬兩……通車后獲全利,按照四分之一報效國家?!?月24日,總理衙門同意了容閎擬辦鐵路的章程。8月23日,容閎與美、英資本集團簽訂了550萬美元的借款合同。當時,盛宣懷正籌劃蘆漢鐵路的修建,盛宣懷認為蘆漢和津鎮(zhèn)兩條鐵路幾乎平行,他唯恐讓容閎占先,于是呼吁張之洞、王文韶等重臣上表攻訐容閎。此時,德國駐華公使海靖照會總理衙門,認為山東是德國的勢力范圍,山東的造路權應歸德國專有。面對著反對的聲音,總理衙門令容閎將津鎮(zhèn)鐵路改線,“繞山東,過黃河,經(jīng)河南,以達安徽”,同時還規(guī)定容閎“不許外人入股……限六個月內(nèi)招齊路股”逾期“則將特許狀取消”。容閎知道大勢已去,只得宣告辦路失敗。
在俄法兩國的支持下,小國比利時一舉取得了蘆漢鐵路的筑路權和貸款權,英國認為俄國侵犯了它在長江流域的勢力范圍,于是向總理衙門提出抗議。1898年8月,英方又提出以獲取五條鐵路的貸款權作為補償,這其中就包括津鎮(zhèn)鐵路。在英國人的威脅下,清政府被迫同意。只是因鐵路牽連德國,需英德兩國另行協(xié)商。1898年9月,英國匯豐銀行、中英銀公司、德國德華銀行的代表在倫敦舉行會議,背著中國擅自決定了承辦津鎮(zhèn)鐵路的辦法:德方承筑由天津至濟南或山東北界另一地點,山東南部某地至鎮(zhèn)江由英方承筑,建成后,英德兩方聯(lián)合經(jīng)營。由鐵路引發(fā),兩國還劃定了各自的在華勢力范圍。1898年9月10日,兩國共同照會總理衙門,要求準許匯豐銀行和德華銀行共同承建津鎮(zhèn)鐵路。當年年底,清政府委派許景澄、張翼分別擔任津鎮(zhèn)鐵路督辦和幫辦。1899年,孫中山在日本所著《支那現(xiàn)勢地圖》中記有他認為中國必修的鐵路,其中就有津鎮(zhèn)線:“自天津南行,經(jīng)靜海、滄
加載中...
內(nèi)容加載失敗,點擊此處重試
加載全文
、……濟南、……嶧(棗莊)、淮安、……江都(揚州)至鎮(zhèn)江”。1899年5月18日,中方代表許、張二人與匯豐、德華簽訂了《津鎮(zhèn)鐵路借款草合同》,約定鐵路900余公里,計劃五年內(nèi)造成。共借款740萬英鎊,九扣交款,年息五厘,借款期五十年。其他行車事宜,按照蘆漢鐵路的規(guī)定辦理。
草約雖然簽訂,但英德兩國均沒有精力立即投身到津鎮(zhèn)鐵路的修建。英國正忙于南非殖民地戰(zhàn)爭,而德國正忙于修建膠濟鐵路。加上世紀之交的義和團運動風起云涌,津鎮(zhèn)鐵路的修建暫時擱置下來。1902年8月26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津鎮(zhèn)鐵路督辦大臣,授予其與兩國銀行接議借款之權。談判中,德華銀行代表、德國駐津領事柯達士提出要增加借款額,同時還要求曾筑兩條支線,一是從德州至正定,另一條是從兗州至開封。由于分歧過大,直到1905年,談判都沒有什么進展。此時,全國上下掀起了收回路權的熱潮,津鎮(zhèn)鐵路所經(jīng)的直、魯、蘇三省紳商紛紛要求廢除津鎮(zhèn)草合同,由三省自行籌款修路。英德兩國也感受到了壓力,不得不在借款上作出一些讓步。此時,滬寧鐵路通車在即,為了與滬寧線連接,張之洞和袁世凱上奏,請求改津鎮(zhèn)鐵路為津浦鐵路,終點站選在了南京長江對岸的浦口。鐵路出山東后,過徐州,向西南京安徽宿州、蚌埠、滁州后終到浦口。1908年1月13日,梁敦彥與德華銀行、華中鐵路公司簽訂了《津浦鐵路借款合同》,共借款500萬英鎊,其中德方占63%,英方占37%,期限三十年,年息五厘。工程仍分為南北兩段進行。津浦鐵路合同的第17款規(guī)定:“此鐵路建造工程以及管理一切之權,全歸中國國家管理。中國國家選用公司人可之德、英總工程師各一人。此兩總工程師須聽命于總辦或其代辦,所有造路各事須遵照總局之意辦理。”這一合同的簽訂,標志了中國在鐵路權的談判中,開始掌握主動,反對外國的控制。
1908年7月和1909年1月,津浦鐵路分別在天津和浦口舉行了開工典禮,分別由多沐雷(Dorpmuller)和德紀(Tuckey)負責。津浦鐵路分設南北工程局,聘用了英德中三國的工程師共同勘測、設計、施工。1911年,黃河以北鋪軌完畢,黃河南岸的濟南至韓莊段也已經(jīng)完工。1910年,南段浦口至臨淮關完工,這一路段橋梁多達80座,1911年2月,南段鋪軌至徐州,5月蚌埠淮河大橋完工,南段已經(jīng)基本完工。1911年9月,南北兩段在韓莊接軌,除濟南黃河大橋外,南北段已經(jīng)分段通車。1912年11月,全線最大的工程黃河大橋竣工,津浦鐵路全線貫通。津浦鐵路全長1009.5公里,北段自天津總站始,經(jīng)過德州、濟南、泰安、徐州、宿州、蚌埠、滁州抵達浦口,共設85個車站。鐵路僅用了4年多時間便告建成,其速度之快,為清代鐵路建設之最。原因在于合同中規(guī)定“此鐵路建造工程以及管理一切之權全歸中國國家辦理”,中國工程師對本國鐵路的修筑投入了很高的熱情。另外,全線除魯中地區(qū)的丘陵地帶外,其余多為平原,地勢平坦,降低了施工中的難度。津浦鐵路的建造質(zhì)量要高于蘆漢鐵路,這也與英德兩國的鐵路建造技術先進和兩國工程師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不無關系。通車后與京奉、膠濟、滬寧、滬行等線路辦理客貨聯(lián)運,聯(lián)絡了這幾條東西向的鐵路,加強了沿海各省的運輸。不過,由于天津至上海間航運便利,而且運價低廉,北方物資大多還經(jīng)由海路從天津運抵南方,故而津浦鐵路北段的經(jīng)營比較慘淡。相比較,南段有徐州和淮北的煤炭,豫東和皖北的農(nóng)產(chǎn)品經(jīng)由鐵路運到浦口,在轉運各處,因而繁忙異常。
百年津浦鐵路見證了中國近代史上的很多大事。1912年8月,孫中山先生沿津浦路北上,與袁世凱商討國事。1925年,孫中山的靈柩又是沿著這條鐵路從北京運至浦口,又從浦口換乘輪渡,過江后安葬在中山陵。1917年6月7日,張勛的“辮子軍”在徐州集結,沿津浦鐵路開赴北京,踏上了擁立溥儀復辟的旅程。1949年1月國民黨軍隊逃離蚌埠時,炸毀了淮河鐵路大橋津浦鐵路中斷。為解決大批部隊南進和軍用物資運輸,1月10日,中共中央軍委決定成立鐵道部,統(tǒng)一全國各解放區(qū)鐵路的修建、管理和運輸。5月17日,津浦鐵路主路修復通車。7月1日,津浦鐵路淮河大鐵橋修復通車。至此,因連年戰(zhàn)爭受損的津浦鐵路全線通車,南北客貨運輸全面恢復,有力地支援了全國解放戰(zhàn)爭和經(jīng)濟建設。1968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津浦鐵路和滬寧鐵路接軌,并正式更名為京滬鐵路。京滬鐵路北起政治中心首都北京,南抵經(jīng)濟金融中心上海,沿途多為經(jīng)濟發(fā)達的地區(qū),是我國十分重要的一條南北鐵路大動脈。
2008年4月18日,總投資2209.4億元的京滬高速鐵路全線開工,這是我國第一條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高速鐵路,正線全長約1318公里,與既有京滬鐵路的走向大體并行,全線為新建雙線,設計時速350公里,初期運營時速300公里,最高車速度可達380公里。共設置21個客運車站。計劃2011年年底投入運營。通車后,百年京滬線將轉為貨運為主。如今,乘車行走在京滬鐵路上,可以清楚的看到高速鐵路的施工樁基。我們的時代在飛速發(fā)展,鐵路的提速是必然的,符合時代潮流的??墒遣还茉趺醋兓?jīng)的那條津浦鐵路依然會留存在我們的心中。
津浦鐵路沿線的車站建筑深深的打下了德國和英國的印跡,兩國分段修筑,不同的段落,不同風格的建筑,同一條鐵路上融合了這些建筑元素,這在我國的近代鐵路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天津西站:
(西站外景)
?。ㄕ緝?nèi)一號月臺)
津浦鐵路北端的終點站是天津總站,也就是今天的天津北站,當然這是在鐵路全線貫通,津浦鐵路與京奉鐵路接軌后的事情了。1908年,津浦線北段的開工儀式在天津舉行,可是天津車站的選址卻讓督辦鐵路大臣呂海寰頭疼不已。所以,津浦鐵路北段是從今靜??h的良王莊開始施工。1909年春,呂海寰派出的選擇天津站址的調(diào)查員送來了一份有價值的報告:“河北趙家場后空地有二頃有余,地勢平坦,既無廬舍,又無墳墓,堪為建設總站之用?!壁w家場位于北營門至南運河一帶,自庚子事變以來,原本繁華的老城廂以北地區(qū)變得門可羅雀,荒涼無比,這也直接影響了天津總站周邊河北新區(qū)的發(fā)展。所以,在趙家場建設火車站也有利于刺激這一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
就這樣,趙家場車站成為了津浦鐵路最初的起點站。1910年,車站正式竣工。車站站房是一座充滿了德式風格的小樓,建成后,迅速成為津浦鐵路的一座地標性建筑。建筑座北朝南,磚木結構,折衷主義風格,對稱布局。小樓坐落在近兩米高的基座上,基座用粗糙的石塊砌筑,地下室就設在里面。經(jīng)兩側弧形踏步樓梯就來到了主入口。主入口兩側由列柱支撐,上方設有內(nèi)嵌的三角形山墻,頂部還有一座精致的弧形山墻。中部外凸,兩側排列拱窗,窗套的裝飾十分精致。建筑頂部罩紅瓦屋頂,屋頂上開有半圓形老虎窗,正中還高聳一座塔樓,塔樓分兩級,頂端罩綠色圓盔頂。從主入口進入是候車大廳,大廳呈圓形,周邊有壁柱裝飾。
后來,以天津總站的坐標,趙家場車站命名為天津西站。解放后,天津西站成為京滬線上的重要樞紐車站。德式老站房成為了車站的貴賓候車室。歷經(jīng)百年的天津西站經(jīng)歷了數(shù)次改造,但每次修繕時都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使得老站房依然保留著百年前的英資。天津市也將這座建筑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筑。
為配合京滬高鐵天津西站的修造,2009年5月3日23時44分,西站送走最后一班列車后正式關閉。新西站占地面積約六十八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十八萬平方米,車場總規(guī)模為二十四臺二十四線。全部工程計劃三年半完成。天津西站建成后,京津城際鐵路、京滬高速鐵路、津秦客運專線等將在此交會,屆時,新西站將成我國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備受矚目的德式老站房將向東平移,然后作為鐵路博物館永久保護。
楊柳青站:
楊柳青火車站建于1910年,現(xiàn)為北京鐵路局下轄的一座三等車站。楊柳青的年畫聞名海內(nèi)外,在楊柳青車站的站臺上還建有一座標志性的大頭娃娃的泥塑。因為天津西站改造的緣故,楊柳青站成為了西站的臨時客站,小站一下子被客流的喧囂打破了原本的寂靜??赡芎芏嗳瞬恢溃?jīng)的津浦鐵路楊柳青老站現(xiàn)在依然保存,而且在2007年被天津市民評選為“十佳不可移動文物”。
老站位于楊柳青鎮(zhèn)北、子牙河南岸,解放前只有三股半線路,占地面積575平方米。站房磚木結構二層建筑,閣樓層位于屋頂內(nèi)部。雙坡紅瓦屋頂上開有一個大大的弧形老虎窗,兩側的墻面上還開有拱形的閣樓窗。底層正中連續(xù)開三個拱門。建筑已經(jīng)不再作為車站使用,雖然墻面略有破損,但保存基本完好。如今,從脫落的屋頂瓦片上,還可以清晰的看到1912年的字樣和一些德文字母。
靜海站:
與楊柳青火車站一同入圍天津市“十佳不可移動文物”的還有一座老火車站,那就是與之相隔27公里的靜?;疖囌尽Ec楊柳青站略顯敗落不同,靜海站由于一直使用的緣故,保存十分完好。
靜海站位于今天津靜??h東方紅路,始建于1908年,建筑面積655平方米。為德式風格建筑,德式馬尾柁架結構。在細部的裝飾上還帶有中國傳統(tǒng)民居的特色。站房中部高二層,兩側單層,屋頂因建筑的高低分出兩個層次,兩旁屋頂?shù)耐鈧乳_弧形老虎窗。建筑四面開有門窗,門楣和窗欞的兩側都有磚砌的方柱裝飾,房檐下內(nèi)外均有磚砌菱形圖案,猶如中國傳統(tǒng)民居,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由候車室進入站臺面闊三間,門楣正中寫有“靜海站”三個大字。建筑主體為灰色和淺赭石色,室外門窗均為綠色,色彩的搭配也由中國風的元素,穩(wěn)重、不張揚、落落大方。建筑中部為候車室,兩側為辦公用房,共有房間20間。靜海站雖然??康牧熊嚥欢啵棵柯每涂吹竭@座建筑,都會嘖嘖稱贊它的精致和細膩。
站房層高為兩層,共有房間20間,整體分為三部分,中部一層為候車廳,高12米進深11米,兩側為辦公用,高9米進深10米。房頂紅筒瓦,瓦當保存基本完整,紅筒瓦直接固定在櫞上,屋頂有磚砌煙筒四個,砌墻的砌筑為實心墻,膠結材料為石灰糯米漿,接縫處向外凸出,基礎是磚,墻壁是磚。一樓通往二樓的樓梯是旋轉式木樓梯共21階,一樓樓梯口有木柵欄,一層15個房間全部相通,門為格門,共20扇,窗為48格窗,過門石為大青石,臺階三層為水泥結構,室內(nèi)陸面為水泥地面,二層地面材料為木板。房子后面是一長方形小院,長30米,寬9米,兩側有拱形門,門頂部有磚砌圖案,墻體是用磚砌六根柱子造型,中部以石灰填空。后院有房面闊7間,建筑面積135平方米,進深4.4米,窗戶8個,門為200×88厘米,窗戶為150×80厘米,窗臺為磚砌斜坡造型,窗戶上有磚砌放射圖案。房檐下邊均有磚砌菱形圖案。房子右側有兩棵古槐,樹齡均在90年以上,其中一棵現(xiàn)已傾斜,用鐵管支撐。
津浦鐵路黃河大橋:
黃河大橋是津浦鐵路上最重要也是最艱巨的一項工程,從1901年到1903年間,德國的橋梁公司就已經(jīng)在濟南黃河上下游90公里內(nèi)勘測,選擇橋址。并在洛口附近的鵲山、華山之間鉆探,結果發(fā)現(xiàn)河底全是泥沙,并無巖石。選址工作聽取了多方意見,最后由清政府指派詹天佑審核確定。詹天佑確定了在距離洛口半里的棗樹園處修建大橋。1909年3月大橋開始施工,建造橋墩采用了詹氏的“氣壓沉箱法”,這與蘆漢鐵路鄭州黃河大橋采用的方法一樣。工程由一家德國公司主持修造,共耗費454萬兩庫銀,耗用鋼材8652噸,全部由德國進口。1912年11月29日,大橋竣工。洛口黃河大橋全長1256.91米,全部采用鋼結構,由12孔鋼梁組成。橋?qū)?.4米,初為單軌,預留了復線的寬度。橋墩面用大蘑菇石砌筑。橋頭兩側還建有守衛(wèi)室。洛口黃河鐵路大橋,當時有亞洲第一大橋之譽,是津浦鐵路的咽喉要道。
洛口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這座大橋在戰(zhàn)亂中幾經(jīng)磨難。1928年,國民革命軍北伐至濟南,張宗昌北逃時炸毀了黃河大橋;1930年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的軍閥混戰(zhàn)中,隔河炮戰(zhàn)擊傷大橋鋼梁多處;1937年,侵華日軍進攻山東,韓復渠部潰退,埋放炸藥將9—11孔鋼梁炸毀;1949年在解放濟南的戰(zhàn)役中,大橋被蔣介石的戰(zhàn)機炸傷三孔鋼梁部分焊件。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為50年,歷經(jīng)戰(zhàn)火的破壞和風雨的侵蝕,大橋早已不堪重負。1992年,國家決定修建邯(鄲)濟(南)鐵路,有關專家認為,洛口大橋仍有使用價值,隨即進行了一系列的科學檢測鑒定,證明洛口大橋具有充足的剩余壽命,于是對洛口大橋進行了修復改造。從1998年2月至1999年1月,洛口大橋進行了全面整治煥然一新。至今,凡是經(jīng)過濟南站向北的列車,都要經(jīng)過洛口黃河大橋,歷經(jīng)百年的大橋仍然在共和國的鐵路運輸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