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氣對人體很重要,陽氣充足,可以溫煦四肢,燥化體內水濕,還可抵御外界寒邪入侵人體,因此一旦陽氣不足,則四肢得不到溫煦,體內水濕泛濫,那就會出現(xiàn)怕冷,手腳發(fā)涼,四肢好像灌了水沉重無力,經常會出現(xiàn)水腫,一按一個坑的情況。
同時水濕停聚心肺,還會經常出現(xiàn)心慌,胸悶氣短,咳喘無力等癥狀,因此如果你有上述癥狀,那多半就是陽氣虛,體內水濕泛濫導致的,而想要治水,主要得從脾,腎兩臟入手。
中醫(yī)上,脾主運化水濕,可將體內大部分水濕排出體外,而剩余的小部分將會由腎,轉化為尿液從膀胱排出,如果脾腎兩臟陽氣不足了,那就水濕就會停聚在體內,導致咳喘,水腫,以及小便排出困難等一系列疾病產生,
所以說,想治水濕,需補脾腎之陽,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一個方子真武湯,可溫腎壯陽,補脾燥濕,利水消腫。
真武湯由醫(yī)圣張仲景所創(chuàng),此名取自鎮(zhèn)水神獸玄武,由此可見其治水效果顯著,此方主要由茯苓,芍藥,生姜,白術以及附子五味藥配伍組成,其中附子為大熱之物,用來助陽效果最為顯著;生姜可解表散寒,溫中止嘔;
術,茯苓兩藥可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可健脾加強運化水濕的能力,以達到祛除體內水濕的目的;
白芍可以利小便,柔肝止痛,還可斂陰舒筋,使四肢肌肉筋骨不在沉重無力,并且防止附子燥熱太過傷及陰液,諸藥配伍,不僅脾腎雙補,還可利水燥濕。
明顯的話,可以加細辛,五味子來溫肺化飲;如果水濕停聚脾胃大腸,導致經常拉肚子的話,可以加干姜,益智仁來溫中止瀉。
總之具體的用藥用量,是因人而異的,如果身體不適,建議先辨明自身情況后,再對癥用藥,切勿盲目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