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孩子上學,成績就是家長們最關心的事情。
同一個班,同一個老師,同樣的教材,教出來的學生,卻大不一樣。
哪怕是小學低年級,有的孩子能考雙百分,有的孩子卻勉強及格,更別說到了高年級,差距更會拉大。
朋友的孩子即將上5年級,成績始終在中游,孩子也很努力,家長也沒少花功夫督促,課外輔導班也報了好幾個,但是孩子的成績卻始終上不去。
這個問題也是很多家長心中的痛,看到同一個班的學霸,總不免有些羨慕,那為什么孩子怎么補習都沒用呢?
老校長告誡各位父母的6點,收好不謝~
老師經(jīng)常會強調(diào)基礎知識一定要掌握扎實,為什么呢?
小學低年級學習的內(nèi)容,就是一個一個的點。到了小學中高年級,就開始將這一個一個的點連接起來,形成一張網(wǎng),學的內(nèi)容是在這張網(wǎng)的基礎上增加難度。
有的孩子基礎的點沒掌握好,那么這張網(wǎng)就有漏洞,于是在課本增加了難度后,就會缺少相關的知識儲備去支撐他理解新的內(nèi)容。
如果家長沒有認識到這個問題,只一味的督促孩子加大力度學習新的知識,就像用一個有破洞的籃子打水,總是打不滿,也就不可能學的透徹。
時間一長,漏洞加漏洞,成績上不去是很自然的。
每一個知識點都一定要學透學懂,不能盲目刷題,否則只是憑記憶在做題,遇到新的題型,就不會變通了。
讀題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
孩子做錯了題目,家長很自然的會去認為是孩子不會做,但是仔細一問孩子,孩子好像又會做,于是家長就會歸結(jié)為孩子不仔細,粗心。
實際上,讀題審題和理解題目意思的能力相當重要。
很多孩子沒有養(yǎng)成認真審題的習慣,看題目就是掃一眼,容易漏字,加字,跳行,這往往會錯過題目的重要信息,造成孩子對題目的意思理解錯誤,做錯題目也就再正常不過了。
培養(yǎng)好的讀題審題習慣,越早越好,否則形成習慣,越到后來越難改。
家長可以在早期督促孩子一個字一個字的認真讀題,并且用朗讀文章來糾正習慣,不但能夠培養(yǎng)良好的讀題習慣,也會增強對題目理解的能力。
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是在長期學習中不落后的重要法寶。
有的孩子,學習過程中,稍微遇到了難一點的題目,想了一兩分鐘,就放棄了。這種浮于表面的學習,是無法登上學習高峰的。
越往后,學習內(nèi)容越難,有時候還會遇到學習的瓶頸,一旦輕易的放棄了,大腦也就松懈了。
如果面對一個難題,努力的思考,并且嘗試各種辦法去解答,也許這個題目需要苦苦思索好幾天。
可一旦孩子靠自己解答出來了,那么他的眼前就會豁然開朗,思維會登上一個層次,學習就可以順利的往前推進。
家長、老師陪孩子學習的時候,不要急躁,給多孩子一點時間,不要孩子一不會,就立刻講解給他聽,可以引導孩子思考的方向,但不要立即提供答案。
一旦孩子養(yǎng)成了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yǎng)出了深度思考的能力,成績絕對不會差。
說到時間管理,其實也就是效率問題。
有的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磨磨蹭蹭,一會做做數(shù)學,一會又想起要背古詩,明明半個小時可以完成的作業(yè),愣是做了兩個小時。
孩子學習的科目不少,有的孩子課外還要上興趣班學習一些才藝,這些都需要花時間花精力。
如何在最短的時間,收獲最多,靠的就是有效的時間管理。
孩子每天明確知道該做什么,該什么時候做什么事,不拖拉不磨蹭,立刻做完了,就會多出很多時間。
多出的時間,可以用來閱讀,可以用來額外做練習,學習超前的知識,日復一日,只會越來越和別人拉開差距,落后?不可能的。
在孩子小時候,可以幫助列一些計劃表,每天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同時,生活也保持規(guī)律。孩子一到那個時間,就知道自己該做什么,等形成了習慣,就不用家長再操心了。
有的家長,不知道從哪里聽來的,說提前學了,孩子上課就不認真聽講了,于是就讓白紙一樣的孩子去上課了。
這種做法,可能有兩個問題:
即便不提前學,你也不能保證孩子一定會專心聽講。
即便孩子聽講,在學習內(nèi)容增加難度以后,有些知識點本來就需要時間去消化理解。
沒有預習的孩子上課猛然一聽,可能會很懵,如果課后也沒有額外花精力去搞透徹,那么下一堂課可能更加不理解,于是這個雪球就越滾越大。
預習的好處就在于,相當于幫孩子提前熱個身,讓孩子帶著問題去聽課,把老師講的知識,填到自己預習里還不懂的地方去。
這是一個查缺補漏的過程,能確保孩子能夠把知識點牢牢的理解透徹,再加上課后做一些練習,就基本沒有問題了。
學習和考試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做錯、覺得困難、不會的題目,這個時候,有一個錯題本就能派上很大的用場。
將這些題目統(tǒng)統(tǒng)寫到錯題本上,并且進行分析,總結(jié),查找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并將薄弱環(huán)節(jié)反復練習。
平時要經(jīng)??纯村e題本,對自己做錯過的題目有個大概的了解,在練習過程中就會有側(cè)重點,尤其是在考試前,應該重點看錯題本,避免同樣類型的題目丟分。
如果錯題本上的某個知識點通過練習已經(jīng)掌握的很熟練了,就可以叉掉,下次就不用花很多時間在這個類型的題目上,錯題本就越來越薄,需要解決的問題逐漸變少。
歸結(jié)到底,家長要重視孩子的學習,并且在陪伴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多觀察孩子的特點,結(jié)合孩子自身的問題來量身改造,相信孩子一定會有一個質(zhì)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