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肌肉圍度的增長僅僅是健身目的之一,除此之外,還應當注重肌肉力量的提升。
這就好比健美和力量舉,健美更注重泵感,通過孤立訓練,最大化肌肉圍度與分離度。
而力量舉更注重絕對力量,使用大重量、低次數(shù)的方式訓練,同體重的力量舉選手通常比健美選手力量大很多。
具體來說:
本文以3個比較高效的自重健身動作為例,進行具體講解。
如果從始至終只練習同一種俯臥撐,后期只能幫助提升肌肉耐力,力量提升并不明顯。
第一種調(diào)整方式:變化動作角度
比如調(diào)整支點位置與支點個數(shù),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俄式挺身,完全靠雙手撐起身體重量。
但俄挺難度很高,不太現(xiàn)實。我們可以不斷調(diào)整雙手位置,最后做偽俄挺俯臥撐。
具體練習方法:
難點在于控制性,要收緊核心,不收緊核心很容易掉下來。注意不要讓動作變形。
錯誤展示
第二種調(diào)整方式 肌肉等長收縮
肌肉的收縮方式有三種:向心收縮、離心收縮、等長收縮。
比如內(nèi)收手臂,肱二頭肌就是向心收縮,外展手臂就是離心收縮,肌肉保持繃緊沒有任何運動,就是等長收縮。
等長收縮對于提升力量就很有幫助,在俯臥撐時,可以在最低點保持靜態(tài)的等長收縮。
想增加難度:單腳貼墻想降低難度:使用彈力帶
正常的澳大利亞引體向上,使用大約與腰同高的單杠,雙腳著地,比常規(guī)引體難度稍低。
為了最大化力量增長
第一種調(diào)整方式:變化動作角度
身體從傾斜到水平狀態(tài),每做5個調(diào)整一次身體角度。
第二種調(diào)整方式:肌肉等長收縮
最后一次動作,拉到最高點,保持10秒鐘。
與正常引體不同,這個動作要求腹部貼近單杠。
因為動作幅度增大,難度較高,所以可以直接用來提升力量。
通常練習引體向上都是向外打開手臂,然后抓住單杠。
高位引體稍有不同,雙臂先貼住身體,內(nèi)收放在體前,再向上舉起抓住單杠。
這樣更容易找到上拉的角度。
正常引體
高位引體
做起來有困難,同樣可以使用雙腳踩住彈力帶的方式解決。
總結(jié)
練習這些動作前,先保證自己肩部、手腕靈活性沒有問題。
堅持練習一段時間,力量絕對比原來有明顯提升。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