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8 03:18:11大公報
金庸先生雖已仙逝,但他和他的小說還會在香港長久流傳。
金庸的小說,最初在內(nèi)陸沒有香港那麼熱,評論界把它們歸為流行文學亦即俗文化類?!傲餍小鳖愒谠S多人眼中,沒有傳統(tǒng)經(jīng)典的“高大上”,經(jīng)典的傳統(tǒng)的或說是純文學等嚴肅文學,才是評論界關(guān)注和樂於評說的。
多年來讀小說的只是年輕人,極少有中、老年人還去讀它。香港手停口停,忙於上班的人讀的只是六合彩和馬經(jīng)。但就在聲色犬馬都發(fā)達的年代,金庸先生的書卻一度成為流行的大眾讀物,造出了香港一個閱讀現(xiàn)象。
有位親戚是旅行社職員,那時四五十歲。有次上他家,只見柜頭排著金庸的小說全集,聊起來也如數(shù)家珍。我有些詫異,那親戚很是洋派,竟也癡迷金庸的武俠歷史小說;同時自己也有點羞愧,因那時我還沒認真研讀過金先生的書。
金庸的成功誘使了不少寫作人專攻流行小說,但似乎沒人得到他那樣的成果。有的流行小說作者成立了出版公司,由自己去操作市場,也不見得有突破。
流行文學的市場要比純文學大得多,流行文學尚如此,純文學就更不提也罷了。許多出版社收到一般作者的小說稿,基本不作考慮,或讓作者自費出版。交個二、三萬元,到時出版社給個三百本,領(lǐng)回家來還得找地方供著,還要一本本寄送出去……也真是辛苦尷尬了。所以我不少朋友已不去碰長篇小說。
中篇就好了嗎?不是有許多文學期刊嗎?篇幅在四、五萬左右、生活容量較大的中篇小說,因內(nèi)陸刊物多,尚可找到立足之地,且時見出色之作。香港也有四、五個文學期刊,約稿多在三、五千字,屬小小說一類。一兩萬字的稿,人家就很為難。寫到四、五萬字的中篇,在香港基本沒有出路。最近我有篇一萬五千字的小說終在香港刊物出街,實當感謝雜志老主編慧眼識文。那篇稿原有二萬來字,處處碰壁后改成了萬五字。能見天日,實屬幸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