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是《水滸傳》的第一主角,綽號也是梁山一百零八將里面最多的(黑宋江、孝義黑三郎、及時雨、呼保義)。其中及時雨的知名度是最高的,江湖上大部分人第一次見宋江都稱“及時雨”。
但奇怪的是,在梁山一百零八將大聚義排座次的石碣碑文上,宋江的綽號卻是之前使用次數(shù)最少的“呼保義”。那么宋江在排名時候的綽號為什么“呼保義”而不是最有名的“及時雨”呢?
“呼保義”的具體含義現(xiàn)在主要是兩種說法:一是呼喚忠義,這與宋江成為梁山之主后改聚義廳為“忠義堂”以及升起“替天行道”大旗的做法相呼應,反映了宋江此人的“忠義報國”思想。
第二種說法是自呼為保義郎。保義郎在北宋五十二階武職中排名第五十階,名義上的職責是保衛(wèi)宮廷。宋江自呼為保義郎表明宋江想效忠朝廷,忠君報國,也就是要率領(lǐng)梁山眾頭領(lǐng)接受詔安。
無論是呼喚忠義還是自呼為保義郎,“呼保義”這個綽號都反映了宋江“忠孝”的一面,而“及時雨”這個綽號則反映了宋江“俠義”的一面。因此主要是江湖上的人跟喜歡叫“及時雨”。
然而在梁山一百零八將大聚義排座次的石碣碑文上,宋江的綽號是“呼保義”而非“及時雨”。這意味著宋江的“忠孝”超過了“俠義”,為后來率領(lǐng)整個梁山接受詔安埋下了伏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