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鄭板橋: 不是糊涂不作怪

在歷史上,鄭板橋以“怪”聞名,名列“揚州八怪”。他做官,但又經(jīng)常和官作對;他沒錢,也愛錢,但卻恥與富商結(jié)交;他寫字作畫,明碼標價,但有時候千金不賣,有時候又白送路人;他喜歡作畫,但偏偏不畫得漂亮,而非要畫得稀奇古怪,以丑為美。封建專制與人文理想的矛盾,世道沉淪與人格操守的斗爭,造就了這個畫壇巨匠的“怪”。

公元1736年,鄭板橋入京參加科舉,中二甲第八十八名進士;但直到6年后,才被朝廷起用,出任范縣縣令,兼署小縣朝城。

此前,他曾在揚州賣畫十年,與金農(nóng)、黃慎等畫家過從甚密,名列“揚州八怪”;也曾入京求官,與高官顯達交游,并放言高論,臧否人物,博得一個“狂”名;他還曾結(jié)織康熙皇子、慎郡王允禧,得其提攜,以圖仕進,但最終,卻一直無法實現(xiàn)理想,走上封建社會的正路——仕途。

50歲后,鄭板橋終于做了縣令。但他很快發(fā)現(xiàn),盡管自己手中有權(quán),但對一切黑暗丑惡仍然無能為力,因此,他只能“狂”,只能“怪”,在“難得糊涂”的荒誕中了此一生。

清高入世終垢名

鄭板橋八九歲時能作文,16歲能填詞,20歲中秀才,30余歲名列“揚州八怪”,不可謂沒有才;但直到50歲,才做了一個小小的七品芝麻官。原因無他,唯“清高”二字耳。

鄭板橋為人,的確不入流俗。

那時候,揚州當?shù)赜幸恍┵u畫為生的畫師,常為平民作畫;但畫風與當時的主流截然不同,因而不入高官富商的法眼。

在“主流”的宮廷畫師看來,正宗的畫,應該是高貴典雅、工整精麗,但這些人,以平民的日常生活入畫,“俗不可耐”,有時候甚至畫的是社會的陰暗面,簡直大逆不道!

更可惡的是,他們就連繪畫的思想與技法也不拘一格,追求的是自然、率真、本樸,打破了傳統(tǒng),簡直無法無天!主流人士稱他們的畫是“丑八怪”,后世“揚州八怪”的名號也由此而來。

鄭板橋即“八怪”之一。他半生貧窮,所見盡是平民的貧苦、樸實與自然;請他畫畫的平民,求的只是個“俗樂”。他哪知道什么是高貴典雅、工整精麗?就算知道,也畫不出來!

沒人瞧得起他,但他卻自視甚高;越是這樣,別人越瞧不起他!

20歲中秀才后,鄭板橋即在鄉(xiāng)村做私塾先生;十年之后,才入揚州賣畫,并以此標榜自己的風雅。但實際上,他完全是被貧困所逼。他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這是有根據(jù)的。孟子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彼麨榘傩债嫯?,助其樂,安其心,實乃利生之舉;故,人雖窮,亦可“兼濟天下”。這豈不比孟子的境界還高?那些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家伙,懂個屁!

此時的鄭板橋,雖然對社會有不滿,但作為飽讀詩書的儒生,他仍有“立功天地,字養(yǎng)生民”的治政理想。

32歲時,鄭板橋在江西結(jié)識無方上人和滿洲士人保祿,并因此而來到北京,結(jié)識了一大群高僧、名士和貴族子弟。

此時的他,自以為得志,頗為輕狂,以清流的姿態(tài)批評官場陋習,評這個,罵那個,口不擇言,得罪無數(shù)人。所以,雖然他結(jié)識了慎郡王允禧并過從甚密,但在仕途上始終沒有進展。

第一次入京,鄭板橋唯一的收獲就是得了一個“狂”名。滿北京城的人都知道,揚州來了個“狂人”鄭板橋,但是,沒有欣賞與敬佩,只有笑話與鄙夷。“清高”帶來了“垢名”。

十年官場難為人

公元1742年,鄭板板終于當官了,雖然是一個小小的七品縣令,但總算可以施展他的才干、實現(xiàn)理想了!

這一次,他還是那么“怪”。所有的官員上任或出行,全都鳴鑼開道,皂吏開路,高喊“回避”、“肅靜”,有行人不回避者,舉棍就打。但他偏不,既不坐轎子,也不許鳴鑼,更不許驅(qū)逐行人。

他甚至穿上平民的衣服和草鞋,微服私訪,和農(nóng)民一起到地里干活。好幾次,有朝衣官員下到縣里來視察,都找不著他的人影兒。

“你們縣令呢?”

“不知道。大概在農(nóng)田里干活吧!”

那時候,沒有“為人民服務”的說法,所有的官員都是高高在上的“爺”,普天之下,誰見過這樣的縣太爺?沒有!所以,在官場上,他是一個另類;他的故事,則是一個笑話。

但鄭板橋?qū)Υ祟H為得意,還洋洋得意地寫詩:

落落漠漠何所營,蕭蕭澹澹自為情。十年不肯由科甲,老去無聊掛姓名。布襪青鞋為長吏,白榆青杏種春城。幾回大府來相問,隴上閑眠看耦耕……

這種“夫子自道”,使他更加不得人心!更要命的是,他還在詩畫中描寫民間疾苦,讓上上下下的統(tǒng)治者們大失臉面。轉(zhuǎn)任濰縣縣令時,頂頭上司曾向他索畫,他畫完了,意猶未盡,又題詩一首: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

他說,自己雖是小官,但關(guān)心民間疾苦,但問題是,眼前的這個頂頭上司,可是個不關(guān)心民間疾苦的主兒!那不等于是在罵人嗎!

因此,在10年之間,鄭板橋雖然政績卓著,獲得了老百姓的愛戴,但朝廷上下始終不待見他。因此,他轉(zhuǎn)任數(shù)地,始終是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一個。

公元1746年,鄭板橋調(diào)任濰縣縣令,但竟有五年發(fā)生旱蝗水災。幾乎每一年,他都違抗上級指示,開倉放糧,賑濟災民,并以興修城池道路的名義,招收饑民務工就食;同時責令糧商不許抬高價格,必須以正常價格賣給饑民。

另外,他還為賑災捐出了自己的官俸。此舉大得人心,但某些舉動有些違規(guī),得罪了上級。很多希望通過囤積居奇的奸商,也對他痛恨不已。

1752年,濰縣又發(fā)生自然災害。但朝廷卻無賑濟,他為此頂撞上司,賑糧仍不可得,終于憤而辭官。在離任之時,百姓遮道挽留,家家畫像以祀。大家自發(fā)地為他建立了生祠。

對著他遠遠離去的背影,那些恨他恨得牙癢癢的人,心里又是高興,又是泛酸。

嬉怒笑罵無解人

雖然官丟了,但鄭板橋卻收獲了巨大的名聲。這是一筆巨大的無形資產(chǎn)。因此,當他回到揚州重操舊業(yè)時,作品的行情一下子漲了起來。很多達官顯貴、商賈巨富都來求畫,他只給了兩個字,那就是:不給。

也不知是為了求到他的畫,還是通過得到他的畫,而打擊、諷刺、嘲笑他,很多得不到畫的人,使盡一切手段來弄他的畫。

傳說,鄭板橋走進一家酒店,正準備喝酒,正看到有人在酒店旁邊一空地小便,非常不高興。正在此時,店主過來求字。他有點鄙夷店主的為人,腦瓜子一發(fā)熱,大筆一揮而就:

“不可隨處小便!”

店主一看,傻了,隨即又微笑而收。過幾天,鄭板橋再來酒店喝酒,卻見那字已經(jīng)掛在了店里,只不過字的順序變了:

“小處不可隨便!”

本想戲弄人,最后被人戲弄了,這種事,鄭板橋不是第一次碰到,而是經(jīng)常遇到。傳說,有富商知道他喜歡吃狗肉,便喬裝打扮,在他經(jīng)過的地方煮狗肉,煮得肉香四溢。他一聞肉味,便按捺不住,過來求吃。

待雙方吃到酒酣耳熱之時,富商再捧出紙筆,請其作畫,鄭板橋便欣然命筆。一幅杰作,就這樣到手了。第二天,富商請其到家做客,拿出裱好的畫給他看,他只好干瞪眼!

男不跟女斗,民不與官斗,窮不跟富斗;但鄭板橋每一次都要斗,而且經(jīng)常斗敗,最后把自己弄得灰頭土臉。但他不以為苦,反以為樂。你說怪不怪?

怪,也不怪。

不斗,就只能忍氣吞聲;斗,至少還能證明自己不傻,還有勇氣,至少可以讓土豪劣紳知道,想欺負人也要付出點代價。這就是文人的邏輯、藝術(shù)家的脾氣。天下的傻子都一樣!

一個賣畫為生的人,大概也就只有這一點折騰的權(quán)利了。

所以,當他看到貪官奸民被游街示眾時,便會畫一幅畫,掛在犯人身上,用自己的畫名吸引更多人來看。所以,他給豪紳題寫一個“雅聞起敬”的門匾,又吩咐漆匠在上漆時動手腳,使門匾上的四個字過不多久就變成“牙門走茍”(即衙門走狗)。

所以,當他不喜歡的鹽商、貴族、大官來求字求畫時,他要么不理會,要么拖時間,或者一邊罵罵咧咧一邊畫,反正不讓求畫者舒服,賠了銀子還丟臉。就這樣,他還不滿足,還要“夫子自道”地標榜,在畫上題字說:

終日作字作畫,不得休息,便要罵人。三日不動筆,又想一幅紙來,以舒其沉悶之氣,此亦吾曹之賤相也。索我畫,偏不畫,不索我畫,偏要畫,極是不可解處。然解人于此,但笑而聽之。

他所說的“解人”,即理解他內(nèi)心思想之人,就是到了今天,恐怕也沒幾個吧!

難得糊涂不糊涂

鄭板橋街頭賣畫,不是歷史上的第一個;但明碼標價地賣畫,卻是第一個。他明碼標價還有明文:

大幅六兩、中幅四兩、小幅二兩。書條、對聯(lián)一兩。扇子、斗方五錢。凡送禮物、食物,總不如白銀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現(xiàn)銀則心中喜樂,書畫皆佳。禮物既屬糾纏,賒欠尤為賴賬。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諸君于作無益語言也。畫竹多于買竹錢,紙高六尺價三千。任渠話舊論交接、只當秋風過年也……

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笔旯賵觯苍S讓鄭板橋領(lǐng)悟到了這句話的真諦。那些高喊仁義道德的貪官,有哪一個不是“利來利往”?

人求生存,勢必謀利,這沒什么好慚愧的;只不過,以道德仁義的名義博取不正當利益,甚至以踐踏、污辱、損害他人而獲取利益,則是真正的丑惡!所以,他明碼標價地賣字賣畫,從來沒有愧疚之心;甚至有可能引以為榮。這些不都是我的勞動所得嗎?天經(jīng)地義!

但是,怪就怪在,他把人世看得這么清楚,卻又主張“糊涂”。

有一年,鄭板橋到山東萊州云峰山觀摩鄭公碑,晚間借宿一老人家中。老人自稱“糊涂老人”,言談舉止,有大儒之風,二人相談甚歡。于是雙雙題字作文。鄭板橋借“糊涂老人”之名,寫了一幅“難得糊涂”,請老人在字下作跋。老人寫道:

“得美石難,得頑石尤難,由美石轉(zhuǎn)入頑石更難。美于中,頑石外,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也?!?/span>

寫畢,老人又蓋了一方印,印文是:

“院試第一,鄉(xiāng)試第二,殿試第三。”

鄭板橋一看,老人必是曾經(jīng)做過高官,富貴過人;否則,怎么會寫“藏野人之廬,不入富貴之門”?更何況,印文上已然言明“殿試第三”。但是,他自隱姓名,以“糊涂老人”示人,此應是老子《道德經(jīng)》“大智若愚”之意。大概他是想到了什么,于是,又重新提起筆來,寫道:

聰明難,糊涂尤難,由聰明而轉(zhuǎn)入糊涂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安心,非圖后來報也。

這段話后來流傳千古,成為人們?yōu)槿颂幨赖慕?jīng)典名言。不過,鄭板橋真的糊涂嗎?有人說,不是糊涂,怎么會干出那么多怪事?也有人說,正因為知道難得糊涂,所以,證明他不糊涂。哪一個答案是正確的呢?我們不知道。他已經(jīng)逝去千年,不可能再活回來告訴我們。

來源_《中國故事》雜志       排版_劉一霖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鄭板橋的濰縣歲月
難得糊涂鄭板橋
鄭板橋與難得糊凃
漢橋話畫:鄭板橋《竹石圖》竹引清風,石存岳意
做人不要太聰明
怪人二三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