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無錄音
真金白銀砸出來的秘訣
300多個家庭,都給娃報了哪些班?
先上個結(jié)論,這次參與征集的家庭里面,有一半孩子的興趣班數(shù)量達到3個以上,每周花在興趣班上的平均時間為5小時左右。
在金錢投入上,每個家庭的預(yù)算不同,少的一年三四千,多了十萬往上,大部分還是集中在1-3萬的區(qū)間。
左右滑動查看圖表數(shù)據(jù)
大家給孩子報的興趣班,主要集中在藝術(shù)、體育、學科、思維(比如邏輯思維、編程、棋類等等)、和表達(比如口才、小主持人班)上,其中藝術(shù)類、體育類興趣班是最多的:
排在前六的是:畫畫(美術(shù)、手工)、游泳、鋼琴、英語、舞蹈、運動,
藝術(shù)類和體育類就各占去了近一半。
碎鈔是必然,但怎么花才合理呢?
雖說在報班支出上,每個家庭都不一樣,豐儉由人。但總結(jié)下來,一個公認大原則就是:
一定要結(jié)合自己家實際情況,不做超出預(yù)算的選擇。簡單來說,就是這個錢即便白扔了也不會引發(fā)家庭矛盾。
投入多少沒有固定的標準,但怎么把錢花到“刀刃”上,每個家長心中都有“一桿秤”。
總結(jié)下來,這幾個點,是買課前一定一定要想清楚的。
1
理性報班第一步:一定一定要合理預(yù)期
在報班之前,先回答自己幾個問題:
你報班的目的是什么?
你想要達到什么樣的效果?
是否符合孩子的實際發(fā)展情況?
這個興趣班如果達不到效果,或者孩子堅持不了,你會后悔讓他嘗試么?
這也是我經(jīng)常說的,在報班前,一定要先調(diào)整好自己的期望值,提前想清楚可能會面對的結(jié)果,是否都可以接受。比如:
@大發(fā) :
@曉:
@六月:
2
理性報班第二步:不要貪多。
時間無法保證,效果就無法保證
興趣班,只要孩子喜歡,經(jīng)濟能力范圍內(nèi),就多多益善么?也不是的。
在這300多份答案,我看到的是:“比錢更寶貴的,還有時間和精力?!?/span>
@糖糖:
一開始想廣范試試,報了6個班,孩子不管學什么都認真,都想做好,倒是班太多,不能集中精力主攻某一個,經(jīng)常不能按時打卡,2年級文化課有點作業(yè)后,更是感覺時間不夠用,應(yīng)接不暇。
所以不要貪多,時間無法保證,效果就無法保證,孩子還得有點自由支配的時間,睡眠閱讀看世界也很重要。
@毛毛:
一開始想清楚這個興趣班要學到什么程度,學到這個程度需要堅持多久,每天花多長時間,家長和孩子能否堅持。都考慮清楚再決定試水。畢竟大部分孩子還是走國內(nèi)應(yīng)試文化課,所以1-2個足矣,因為想要學得精,那肯定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的。
@哈哈媽媽:
除了個人興趣和投入金錢外,時間成本也是蠻重要的!
我們當初選擇平衡車機構(gòu)就是因為看中他們的師資力量,而選了遠的那家,但幾年下來發(fā)現(xiàn),運動類興趣班需要經(jīng)常訓(xùn)練才有效果,我們只能周末強化去兩節(jié)課真沒效果,時間成本太大,產(chǎn)出效能低。所以興趣班最理想是近,節(jié)省很多時間!
3
理性報班第三步:
課外興趣班,功夫更多是在課外
@肉胡麻麻:
@流水:
@思思:
大方向定好了,怎么花得值,還有這些小竅門:
1
提前的試聽功課這樣做,事半功倍
很多家長說,一定要多試聽,試聽的好處可太多了!
@大發(fā):
@肉胡麻麻:
@Ting:
但也有朋友覺得,試聽也可以少而精,很多信息,不試也能“聽”到。
@可樂媽:
2
寧可買貴點的小課包
也不要被“多買便宜”的套路套牢
相比于“多買便宜”的大課包,“單價偏貴”的小課包,反而是更合算的選擇。
征集里幾乎都在提醒,“不要買大課包”,因為一旦購買,不僅增加了后續(xù)更換課程或退費的難度,萬一機構(gòu)跑路了,被套牢的,也是買大課包的家長。
當然,省錢的方法也是有的,分享幾個云閨蜜的購課“小心機”給大家做個參考:
@思思:
@小雨點:
3
利用好學校的興趣班,
比直接找機構(gòu)更香!
@湯圓:
@粽子媽媽:
興趣班太多了,不知道怎么選?
五花八門的興趣班,到底要怎么給孩子選呢?
有家長認為,可以廣撒網(wǎng):
——興趣是“試”出來的,學齡前時間成本最低,可帶娃多多嘗試。前期試“對”了,上小學才可以輕裝上路。
@阿元:
@榛果樂:
@天天
他們的方法是:
“多嘗試,不漏過一個天賦的窗口”
@丫丫:
“帶著目標廣撒網(wǎng)”
@大發(fā):
“撒網(wǎng)不要撒太大”
也有朋友認為,不要到興趣班里去“發(fā)現(xiàn)興趣”,而是在生活中多豐富體驗,觀察到孩子是否有需求有興趣。
@可樂媽:
她們的方法是:
把興趣班規(guī)劃為幾個方向,選課時就可以減少盲目跟風和糾結(jié)。
@早早媽:
@思思:
第一個是根據(jù)孩子的特長,譬如口才。
第二個則是實用性,譬如畫畫,涉及面較廣,什么觀察力,想象力,色彩敏感度,專注力等等都會有幫助,還能在上學以后自己獨立完成學校的黑板報等。
第三個就是孩子的短板,像我家就是運動偏弱,讓她去上體能課就是為了讓她不害怕體能運動,甚至在這個過程中慢慢喜歡上運動。
最后就是看孩子試課的反應(yīng)。報課的時候就沒有盲目的選擇,是做好了學到小學的準備,當然也會根據(jù)孩子的需求變化做一些調(diào)整。
當初做選擇的時候就做好了沉沒成本的準備,也明確了這些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走專業(yè)路線,所以未來如果和學業(yè)沖突或者孩子非常堅定地不去,我們也不會難受。
“千金難買娃熱愛!”
@糯米丸子Nicole:
@阿丟:
在哪玩不是玩,興趣班都是我的救命仙丹!
@筱竹:
@榛果樂:
@蓓蓓:
給麻麻們提個建議,運動類的盡量選擇爸爸們喜歡,同時麻麻本身不怎么擅長的,比如爸爸喜歡打籃球就選籃球,爸爸喜歡踢足球的就選足球,這樣以后就可以讓爸爸帶著一起去運動了。
每周麻麻至少可以獲得一到兩次,每次一到兩個小時,甚至更久的自由時光!
堅持還是放棄,他們的原則是?
精挑細選給娃報的興趣班,上了一段時間,孩子不想學了,每次都有各種原因不能堅持,這太常見了!
到底該繼續(xù)還是放棄呢?在做決定前,可以先試試這些方法:
“自驅(qū)力這東西,也靠大人推一推”
@丫丫:
@佑佑媽媽:
遇到瓶頸的時候,父母千萬不要“我覺得”,而是多觀察孩子,找找背后的原因。
@思思:
@冬菜:
遇到瓶頸的時候要不要放棄,這需要智慧地去處理,跟孩子深談,讓孩子把困難列出來并寫下來,再寫出應(yīng)對措施;嘗試和老師溝通,調(diào)整難度及預(yù)期目標,幫助孩子度過這個瓶頸期。
溝通了努力了,娃還是想放棄呢?大部分家長說:
會選擇尊重,也讓孩子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曉:
@芋頭:
主體是孩子,尊重她的意見,把放棄的原因搞清楚,放棄后的影響說清楚,再做決定。
打死也不放棄的,是這些
如果只給孩子報一個興趣班,什么是最值得,最不能放棄的選擇呢?
我得到較多的答案中,有輪滑,游泳、攀巖……大多都集中在體育類。
大家都說,放棄啥都不要放棄體育類興趣班,有一個好身體比啥都重要。
@冬菜:
@大一媽媽:
我希望她堅持一項體育運動,不為別的只為鍛煉身體。
娃從小體質(zhì)不好,運動項目,籃球和舞蹈,我都是當成體育課給孩子上的,如果有更好的選擇也會考慮。
一項體育堅持下來,能成為興趣最好,不能成為興趣,那至少有一項學習之外可以用來放松的習慣,哪怕跑步、騎單車也行。
@沙沙:
攀巖不舍得放棄 一是運動項目中算安全的一個;二是鍛煉到大部分肌肉,平衡能力得到發(fā)展;三是磨練了意志,養(yǎng)成了堅持的好習慣。
其次,孩子真心喜歡的,就一定會支持,堅持了還有意想不到的好處!
@阿元:
@詩媽:
畫畫是不愿意放棄的。首先是娃興趣在,她愿意主動學,學完后還會模仿老師上課的過程,自己當小老師帶身邊的人畫。畫畫也讓娃更加專注,靜下來心來完成一幅作品,這一點挺難得。
@有利:
芭蕾最初一直是我覺得沒能學出太多名堂的一門興趣,曾想征求孩子的意見是否不再續(xù)費,但最后發(fā)現(xiàn)雖然孩子資質(zhì)平平但興趣卻很大,而且原本是一個很容易怯場的小朋友,經(jīng)過幾次群舞表演竟然越來越有自信。
鋼琴目前也依然興致很高,雖然曲目越來越難,但卻慢慢懂得迎難而上,且不需要太多督促,能夠主動練琴。
英語、寫字、思維、閱讀,等長期投入,是一生有用的,不學白不學!
@Rainy:
@桃樂絲:
而編程可以鍛煉邏輯思維能力,整體思維能力,也是一個在未來必備的技能。特別是對男孩子來說,這兩個興趣班我會堅持讓孩子上。
以上就是這次的全部總結(jié)了。
我們都希望能給孩子做出最好的選擇,但什么是那個“好”呢?
每個家庭的答案都不太一樣。看別人的故事,悟?qū)ψ约河杏玫牡览恚?/span>希望這些300份家庭的經(jīng)驗,對正在困惑的你能夠有所幫助。
大J叨叨叨
你們國慶過得如何?本來照例想在這里和你們叨叨叨一下,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今年國慶的照片實在太多了,于是今天推送的二條報了個流水賬~
覺得文章有啟發(fā)
記得點贊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