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炙麻黃2g,杏仁10g,山豆根6g,魚 腥草15g,炙甘草10g,桔梗10g,西青果10g,車前子(布包)10g,杷葉6g。
功能
宣通肺氣,清熱解表。
主治
急慢性喘息性氣管炎。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劑。
方解
本方以治療內(nèi)熱外寒、咳嗽氣喘為 主,系翟老多年來治療呼吸系統(tǒng)疾病臨證用藥 的主要部分?!秲?nèi)經(jīng)》謂:“風雨寒熱,不得虛邪 不能獨傷人”。風寒之邪多從口鼻肌表侵入,而 與內(nèi)因結(jié)合后是逢發(fā)病,諸如素有內(nèi)熱,過于勞 累.體力消耗等,均系五淫六氣可乘之機,故清 解表邪同時必須顧及內(nèi)因,顧及整體。方中炙 麻黃開腠發(fā)汗.清除在表之風寒,杏仁有苦泄降 氣、止咳平喘之功.炙甘草可清熱解毒、祛痰止 咳,更具緩和麻黃發(fā)汗峻烈之性.三藥相伍.系 古方三拗湯,止咳乎喘效佳。桔梗辛散苦泄,功 能開宣肺氣而利胸膈咽喉,且有較好的祛痰作 用,其與甘草同行.為舟楫之劑,魚腥草是治療 氣管炎的常用藥物,與山豆根、西青果聯(lián)合應 用,可增強清熱消炎解毒作用??人陨跽?,用車 前子,其經(jīng)過煎煮,一方面有清熱、利水、祛痰、 明目之效,另一方面與甘草配合,對呼吸道黏膜 有覆蓋保護作用。
加減
內(nèi)熱盛者,加黃芩10g清熱瀉火,杷 葉6g清肺化痰,下氣止咳;久咳者加紫菀、款 冬;陰虛咳嗽者加貝母、二冬、生地等;過敏加紫草等,均可收到滿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