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先秦莊子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莊子在自己的著作《秋水》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莊子曰:“儵魚出游從容,是魚之樂也?!被葑釉唬骸白臃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
相信很多人都對這個故事耳熟能詳?!白臃囚~,安知魚之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生觀念,但卻有著殊途同歸的意義。
它們都詮釋了一種人生理念:永遠不要羨慕別人的生活,永遠不要評價別人是否幸福。即使那個人看起來非常快樂,非常富足。
你不是我,怎知我走過的路,經(jīng)歷過的事,心中藏有哪些苦與樂。
你不是我,怎知我愛過的人,受過的傷,流過的淚,帶傷的從前。
你不是我,怎知我的笑容背后有沒有憂傷,怎知我看似孤獨的背影下,有沒有山花爛漫的幸福。
十丈紅塵中,每個人,心中都盛滿不為人知的故事。所以,子非魚,焉知魚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