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端午節(jié),掛個香囊吃個粽子,一般到手的都是赤豆粽、大肉粽或白米粽。長大后,手里的粽子變得越發(fā)難琢磨,不扯開粽葉咬一口,很難猜中餡料味道。
紫薯粽、桂花飄香粽、鮑汁牛柳粽、干貝鮮肉粽...
反正.... 粽子的心思你別猜...
廚師的工作難點,其實就是能在創(chuàng)新和傳統(tǒng)里找平衡,最好能老少通吃,專業(yè)和討喜并存。比如在老字號:梅龍鎮(zhèn)酒家里,就大膽出現(xiàn)了一個粉蒸肉小腳粽!
肉粽依舊會給你帶來最大的飽足感和滿足感,但是肉被最大程度進行了改良,將梅龍鎮(zhèn)登過國宴菜單的粉蒸肉塞進了糯米里。
豬肉還是那塊豬肉,但粽子已經(jīng)不是那個粽子了。
在梅龍鎮(zhèn)過端午節(jié),這一口粉蒸肉會讓粽子的復合香氣更濃郁。粉粉綿綿,是你腦海里能想出來的味道,但又絕對比預想的更好吃!
我們特地請教了梅龍鎮(zhèn)酒家第五代傳人:段勇師傅,在家用6樣食材,調(diào)制出家常版粉蒸肉!
想做國宴的肉餡,只需備齊這些調(diào)料 ▼
蔥末 | 蒜末
白糖 | 麻油 | 酒釀
豆瓣醬 | 米粉 | 南乳汁 | 五花肉 2斤
第一步:拌調(diào)料
腌料比例
2勺白糖 | 3勺南乳汁
2勺蔥末 | 1勺蒜末 | 1勺豆瓣醬
1勺酒釀 | 1勺麻油 | 0.8勺老抽 |
碗底放入調(diào)料再倒入3勺米粉,
用手將醬料混合均勻。
正確示范如下▼
把五花肉切成3cm方的塊狀,
倒入盆中用手掌按捏入味。
第二步:靜置
放置冷藏一晚上腌制!
因為粽子煮的過程中,味道會變淡,
所以粉蒸肉會偏咸。
第三步:給糯米調(diào)味
糯米需要先浸泡2小時以上
吃飽水的糯米會更松軟,口感也更好
2小時后將水瀝干,開始加調(diào)味料
調(diào)料比例
2 : 1 : 1
老抽 4茶匙 | 生抽 2茶匙 | 糖 2茶匙
攪拌至糯米顏色均勻
相信我,用手揉勻速度是最快的:)
第四步:包小腳粽
取三片粽葉折成漏斗形,
① 蓋一層糯米 ② 蓋一層肉 ③ 再蓋一層糯米
為了教你們迅速學會包小腳粽,
我們算了一個1分24秒的視頻▼
帶著豬肉香氣的肉嵌在糯米里,比起一沉不變的味道,這份粉蒸肉小腳粽味道層層疊疊,借了不少香料味,餡料也真的可以用驚喜二字來形容。
今年端午節(jié),你準備好吃哪個粽子了嗎!
▼▼▼
? 感謝 段師傅 的無私教學~
梅龍鎮(zhèn)酒家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qū)南京西路1081弄2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