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食其實一直都是很多寶爸媽比較關(guān)心的問題,昨日的文章留言中(點擊查閱?【崔玉濤談過敏】寶寶濕疹聯(lián)合用藥效果佳,還需考慮過敏因素!),一名讀者提出,關(guān)于輔食添加的時間、順序、食物搭配等,獲得了最多的支持。那么,接下來,今天我們將圍繞輔食添加的幾個關(guān)鍵性問題進行答復。
為什么嬰兒不滿八個月,不能吃蛋清呢?我的小孩四個月,吃了也沒什么不良反應啊。請教原因!
預防過敏要從人群流行病角度出發(fā),不是以個體情況為依據(jù)。1歲內(nèi)不進食鮮牛奶及制品、雞蛋清、帶殼海鮮、大豆、花生,可有效預防寶寶對這些食物的過敏。嬰幼兒出生后越早進食配方粉,特別是生后第一口進食配方粉,即增加了嬰兒牛奶過敏機會。母乳喂養(yǎng),滿6個月添加輔食,減少食物過敏機會。
一歲內(nèi)的嬰兒不建議吃全蛋。對于僅8~9個月嬰兒來說,只能接受米粉、米粥或面條,再可接受菜泥、肉泥、蛋黃泥等。如果任何一種輔食添加后,出現(xiàn)皮膚濕疹加重、嘔吐、腹瀉等,應暫停此種食物的添加至少3個月。對于食物的理解:一種食物對某人來說是營養(yǎng),對另外一個人來說有可能是毒素。
(詳細請參考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5:小兒營養(yǎng)與輔食添加)
今日,我們翻閱《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5:小兒營養(yǎng)與輔食添加》書籍后就嬰幼兒常見輔食添加順序和食物搭配結(jié)構(gòu)等,進行了補充回答。
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5:小兒營養(yǎng)與輔食添加
僅蛋黃或雞蛋羹作為一次輔食,并不科學。雞蛋中富含蛋白質(zhì),幾乎不含碳水化合物,但嬰幼兒最易從碳水化合物獲得能量。一次飲食中僅是雞蛋,人體會將部分蛋白質(zhì)轉(zhuǎn)換成能量,既浪費了蛋白質(zhì)該發(fā)揮的促進生長的作用,又增加了體內(nèi)代謝負擔。若雞蛋與米粉、粥等一起食用,會增加蛋白質(zhì)的利用率。
孩子胃腸消化吸收功能尚不成熟,但處于生長快速階段,輔食中碳水化合物食物(米、面)的比例不能少于每次進餐量的50%。對于未長磨牙的嬰幼兒,食物一定要細,但要稠,否則較稀的食物能量密度不夠。菜、肉或雞蛋,應各占1/4。嬰幼兒輔食的主角是碳水化合物食物。
崔玉濤圖解家庭育兒5:小兒營養(yǎng)與輔食添加
1. 1歲半前,嬰兒的主食是奶,包括母乳與配方粉。
2. 輔食添加的最佳時間是6個月。早產(chǎn)兒輔食添加時間應為矯正年齡滿6個月。
3. 6個月的嬰兒,大人吃飯時孩子出現(xiàn)眼神固定、吞咽、流口水動作,或近期體重增長緩慢是一個應添加輔食的標志。
4. 嬰兒6個月至1歲期間,每天喝奶量應在600~800ml;1歲至1歲半不少于400~600ml。
5. 嬰兒第一口輔食的最佳選擇是:嬰兒營養(yǎng)米粉。
6. 從營養(yǎng)米粉起,逐步添加菜泥、肉泥、蛋黃等。
7. 嬰兒的第一輔食不是雞蛋。
8. 1歲前,都要把其他食物混在米粉中喂給寶寶。
9. 7個月至1歲,以母乳或嬰兒配方粉為主食,輔食中首先考慮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如嬰兒營養(yǎng)米粉,稠粥,稠爛面條。在此基礎(chǔ)上添加蔬菜、肉泥、蛋黃。
10. 建議8個月再添加蛋黃,1歲后再添加鮮牛奶及奶制品、帶殼的海鮮、花生及其他干果,以減少過敏的發(fā)生。
11. 1歲內(nèi)禁食豆腐和果凍。果凍、豆腐等看似很軟,但韌性較大,不利于吞咽。
12. 1歲至1歲半,輔食與奶制品可以達到1:1的關(guān)系。
13. 1歲半以前,即使孩子很喜歡輔食,也應該保證主食,即奶的攝入量。
14. 1歲以上的嬰幼兒才能進食酸奶。
15. 1.5歲后,食物種類與成人相似,但味道要相對清淡,性狀相對軟和細。
16. 3歲幼兒才能完全接受成人食物。
寶爸媽們,在下期的微信文章中,您想了解哪些育兒內(nèi)容呢?可直接在文章尾端留言,我們可能會放出您的建議,以供大家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