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若稽古,圣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人之先,觀陰陽之開闔以名命物,知存亡之門戶。策策萬類之終始,達人心之理,見變化之朕耶,而守司其門戶。故圣人之在天下也,自古及今,其道一也。變化無窮,各有所歸?;蜿幓蜿枺蛉峄騽?,或開或閉,或弛或張。是故圣人一守司其門戶,審察其先后,度權量能,校其技巧之短長。
【譯文】
我們看看上古時代的歷史,可以知道古代那些大智大勇的勝者生活在人世間,之所以成為蕓蕓眾生先知先覺的導師,是因為他們能觀測世界上萬事萬物陰陽兩類現(xiàn)象的變化,并能進一步了解事物存亡的關鍵因素,給他們立一個確定的名號,還能夠洞曉萬事萬物的生成、發(fā)展、滅亡的關鍵所在。他們追溯世界上萬事萬物的歷史過程,預測他們未來的結局,洞察世人的心理特征,觀察世上事物。人事變化的征兆,從而把握事物發(fā)展變化的關鍵。所以,從古至今,處在天地間的圣智之人在社會上立身處世,遵循的規(guī)律都是一樣的。
由此可見,世間的事物雖然變化無窮、紛紜萬端,但它們都有各自的變化規(guī)律:或以陰為主導,或以陽為主導;或以柔為特征,或以剛為特征;或以開放為特點,或以閉抑為特點;或松弛不固,或緊張難入。
所以,圣智之人在處理世間事物時,總會發(fā)現(xiàn)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把握住事物的關鍵,并考察事物的發(fā)展過程,研究事物的可變性和不變性,還要把握住事物應變能力的強弱,再比較技巧方面的長處和短處,有的放矢地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