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外語教育使大多數(shù)人以英語為強制學習的第一外語,能夠有幸選擇法語為專業(yè)的人并不多。能閱讀這篇文章說明您對于學習法語已經(jīng)有了相當?shù)臒崆?。但是僅有熱情是遠遠不夠的,有很多初學者在嘗試了不長的時間后就開始打退堂鼓。
他們?yōu)槭裁词冀K無法得其門徑而入廳堂?就是因為他們缺少方法,并非某些“速成”之秘籍,而是持續(xù)保持興趣的方法,以及循序漸進的方法。說得簡單些,即首先要保持對法語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有在興趣的驅動下,您才可以讓原本枯燥無味的知識生動起來。其次要保證在一定方法的指導下能夠學有所得。只有在進步和成就的鼓勵下,您才可以對其長久地保持興趣
法語入門難,難在對這門語言陌生沒有安全感,不知道學到什么時候是個頭;
有人說學法語哭著進去,笑著出來,其實找對了學習方法,讓你笑一路也不是問題啊~
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法語:
法語屬于拉丁語族,法語的詞匯結構復雜,變化紛繁。
英語名詞沒有陰陽之分,因而與名詞發(fā)生關系的形容詞,冠詞等限定詞也沒有陰陽性的變化。英語的名詞和代詞雖說有單復數(shù)之分,但變化并不復雜。法語則不然:名詞的單復數(shù)不僅影響名詞范疇的詞類,而且會影響到動詞范疇的詞類 。
法國著名的詩人瓦萊利(Valery)對于法語有過十分中肯的評述:
“我不想談及法語的拼寫,因為它已經(jīng)被17世紀那些迂腐的學究出于無知和荒謬確定了下來。從那時起,它就不斷使外國學生失望,并使一部分法語單詞的 發(fā)音有了弊病。如今,這種怪事反而成為社會檢驗的標準:在法國誰要是寫的和說的一樣就被視為比寫與說不一樣的人低了一等。”
法語的句法是屬于最嚴格的一類。其規(guī)矩之嚴可與法國古典詩歌的格律相比擬。法語對于一個本國著名作家況且如此,更何況對外國人?
具體呢,我們從語音,語法兩方面了解一下:
語音:清輔音不送氣,與所有的拉丁語言相似。同時有一個比較難發(fā)的小舌音“r”。其語音中最重要的特性就是鼻化元音現(xiàn)象,另外在多音節(jié)詞中,重讀也是其特色。相對于英語而言,法語的拼讀規(guī)則雖然更加繁雜,但規(guī)律性卻很強,極少有例外。一個令人費解之處就是詞末的輔音字母不發(fā)音,而當后一個詞的開頭為元音時,這個輔音字母又要連到后面去,謂之“聯(lián)誦”,這是法語中最令人高深莫測的地方。
語法:動詞具有豐富的形態(tài)變化,但大多數(shù)變化有規(guī)律可尋。名詞具有陰陽兩性,形容詞隨被修飾的名詞而變化。部分常用形容詞會前置于名詞,其他形容詞普遍后置于名詞。代詞作直接賓語時置于動詞之前。比較特殊的語法有否定詞永遠成對的出現(xiàn)于謂語動詞的前后,缺一不可。
總體來說法語語法的難度適中,雖然比起英語還留有一些繁文縟節(jié)的地方,但是比起德語已經(jīng)簡化了很多。
法國人說“如果把英語比做小學生的話,法語就是博士后”了,雖然有些夸張,但法語的嚴謹與精確的確是其它語言無法比擬的,在純正標準的法語中,你很難找到可以玩文字游戲的破綻,聯(lián)合國之所以把一些重要的文件用法語備案,也恰恰是看中這一點。當然,“博士后”的“美譽”是以其繁雜的語法、眾多的動詞變位和飄忽的單詞陰陽性等“不近人情”的規(guī)則為代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