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可謂是教育界的一朵奇葩,每年送進清華北大的學生超過200人,985、211更是上千人。而它卻飽受外界爭議,被人們稱為“考試工廠”,培養(yǎng)的都是考試機器。
那今天咱們就來看看人們眼中的“考試機器”走向社會都怎么樣了?
2011年央視的一段關于衡水中學393班的采訪視頻,讓一個名叫李松的小伙子一夜成名。
他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高考很嚴峻,多拿一分,就可以在全省壓倒一千人,所以每一分鐘對我們都很重要?!碑敃r他被很多人嘲笑就是個考試機器,高分低能。
10年后,他再次走入人們視野,此時他是以常駐聯(lián)合國外交官的身份,祝福母校及老師們。
當然,他只是眾多學子中的一員,馬釗,2000屆9703班,現(xiàn)為天津電視臺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肖秋生,冀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這就不一一列舉了。
有家長這樣說,寧可被學校壓榨3年,也不愿被工廠壓榨30年。是啊,不吃學習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多么人間清醒啊~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理念的沖突,就像富人坐著飛機對窮人說,飛機多快呀,為啥還坐火車呢?白天哪懂夜的黑!
白巖松評價可謂一針見血:衡水中學雖然管理嚴格,但高考是學生的一個轉折,考上好的學校,學生成才的概率就高一些,考不上好大學,成才概率就低一些。這就是事實。
很多人好奇衡中采用什么樣的方法升學率如此之高,只要孩子到了衡中一年即可脫胎換骨,三年突飛猛進,從爬一本都費勁,變成劍指清北復交。
白巖松對衡中校長來了一次采訪:
校長直言:衡中學生成功秘訣全靠“8+1”,它指的是八個力(夢想力、激情力、吃苦力、抗壓力、專注力、凝聚力、自律力和堅持力)和一個好習慣。
學習需要這些素質,企業(yè)也是一樣。為什么大公司選人會設985的門檻?
名企HR給出了這樣的答案:我們并不是看重孩子的成績,而是看重孩子的精神。名校學生的吃苦精神、成功欲望、抗挫能力和韌性,高考已經替我們都驗證過了。
那衡中是如何落實這“非常8+1”呢?校長說:核心在于勵志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激發(fā)學生成長的內驅力,讓學生保持那個精氣神兒。將學習看成生命的激情,他們不會覺得痛苦,反而會有一種價值感和信念感。
校長郗會鎖說,當別人覺得我們師生是生活在痛苦和地獄中的時候,其實他們不知道我們的學生和老師在享受著拼搏的快樂。我們是刻苦但不痛苦,這才是學習的最高境界!
這些理論,已經被成功上岸的北大清華學霸們驗證過了。他們將自己的奮斗歷程和學習方法寫成一本書。
看完才知道他們并非天賦異稟,其中有數(shù)學不及格逆襲到清華的,也有從班級200多名到年級第一的。書中會談到他們是如何調整心態(tài),怎么憑借著信念走出來的。
孩子們讀起來就特別有代入感,重燃了對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比家長說教管用得多。
沒有人愛聽他人灌輸?shù)牡览?,人們都喜歡從故事中去品味道理。
書中第三篇章會講到學習方法,這都是他們多年總結并且實踐成功的方法,孩子可以直接借鑒。
若家中孩子學習不是很努力或是方法上有欠缺,家長們可以買套書給孩子們看看。
現(xiàn)在正趕雙12特惠活動,價格也很美麗,鏈接給大家找到了,有興趣的家長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了解購買。
名校給孩子的可不只是一張文憑,還有更高視野,更多資源、更好人脈,更多機會。一所好學校,對孩子的影響,真的是一輩子的。
你怎么看,留言區(qū)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