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經(jīng)方急癥驗案
1.上消化道出血一附子瀉心湯
王某,男,36歲,1994年6月8日初診,有胃竇炎病史,稍有寒溫失宜,或飲食失節(jié),即感上腹部脹痛不適。近因日夜辛勞,加之饑飽不調,忽然口吐鮮血,吐血后畏寒,胸中痞悶,面色紅赤,捫之足脛冷.診脈浮芤,系心火上炎,形成上熱下寒現(xiàn)象。先予附子瀉心湯,以三黃瀉心火使熱下行,附子固護陽氣:生大黃9g、黃芩6g、黃連9g、附子9g,1劑,水煎頻服。次日復診,血止,胸痞解除,但全身發(fā)熱,心悸,脈轉弦細,此乃出血之虛熱。擬清余熱,交心腎法,與黃連阿膠湯2劑后,熱退,脈轉沉細,心悸未除,精神疲倦,續(xù)以歸脾湯去木香、龍眼肉加阿膠,服2劑而愈。
按:本患者面赤、暴吐鮮血為邪熱有余,吐后畏寒,足脛冷為陽氣不足。若治邪而遺正,則惡寒更甚;若補陽而遺熱,則吐血愈增。《傷寒論》:“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 。本案仿張仲景對熱痞兼陽虛的治法,用附子瀉心湯清熱止血,顧護虛陽,一劑血止,畏寒肢冷消失;繼用黃連阿膠湯育陰清熱,交通心腎;二劑熱退,最后用歸脾湯加減益氣養(yǎng)血,溫潤心脾,心悸亦除。




2.胃扭轉—大柴胡湯
徐某,男,29歲,1994年4月15日就診,3日前因飲食不節(jié),胃脘脹痛,食后加重,惡心,嘔吐、納少,前醫(yī)曾以消食導滯法治之無效。查:表情痛苦,上腹部膨滿,壓痛明顯,腹肌緊張及抵抗。大便4日未解,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X線鋇餐胃透:胃大小彎換位,胃體扭轉,胃內有中等潴溜液,診為胃扭轉,脈證結合,系濕熱蘊結中焦,脾腎氣機升降失常。選用通腑泄熱,疏理氣機之大柴胡湯加減:柴胡15g、大黃10g( 后下) ,枳殼15g、制半夏10g、生姜3片,赤芍15g、白術15g、川樸10g、日1劑,水煎服,2劑后大便瀉下3次。腹脹疼痛減輕,惡心、嘔吐、消失。其后去大黃加山楂、神曲、麥芽各15g、香附15g,服4劑,諸證消失.胃鋇餐透視復查,胃體扭轉恢復正常。
按: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升胃降,脾胃相濟,共同完成運化輸布吸收水谷之功能。飲食不節(jié),脾胃受傷,運化失司,升降失常,故脘腹脹滿疼痛,濕熱交阻,大便不通。方中柴胡,赤芍疏理肝脾,宣通氣機;大黃、枳殼、川樸瀉熱通腑;香附、白術、三仙健脾消食,使中焦脾胃氣機升降得復,濕熱祛除,脾胃健運而病愈。



3.大葉性肺炎—麻杏石甘湯加味
張某,男,16歲,1995年10月4目診,患者發(fā)熱伴咳喘,胸痛,咯鐵銹色痰1天,X片提示右下肺大片陰影,西醫(yī)診斷為大葉性肺炎,因患者對青霉素過敏,邀中醫(yī)會診??淘\:高熱40.5℃,喘促不安,咳痰不爽,胸痛,口渴喜飲,身微出汗,食納欠佳,大便一日未行,小便短赤,苔黃舌質欠潤,脈浮滑數(shù)。證屬邪熱壅肺,擬麻杏石甘湯加味:炙麻黃、炙甘草各6g、生石膏,蘆根、茅根各30g、大青葉、連翹各15g、杏仁、川貝母、天花粉各10g。囑日服2劑,每隔4小時服藥300ml,藥后汗出,熱減喘平。效不更方再進1劑,熱退身涼咳止。續(xù)服1劑諸證悉除。遞擬養(yǎng)胃益陰之法調治5日,復查胸片,血常規(guī)恢復正常而康復。
按:本案系邪熱壅肺作喘證用麻杏石甘湯,方中麻黃辛溫宣肺平喘,配杏仁苦溫降氣止咳,石膏辛寒與麻杏相合,變辛溫為涼清宣肺衛(wèi)之蘊熱。大青葉、連翹苦寒協(xié)麻杏石膏增強清熱解毒之功。佐蘆根、茅根甘涼生津、護肺;甘草調和諸藥而和中。全方旨在內清外透,使邪熱塞肺之喘咳,煩熱、口渴、汗出諸證,由表里上下一齊盡解,辨證中的,效如桴鼓。



4.充血性心力衰竭—真武湯加味
吳某,女,52歲。1991年8月20日診.“ 風心病” 心衰病史6年,曾多次因心衰住院治療。此次在門診用地戈辛、速尿、消心痛。用藥10 余罔效,診見心悸氣短明顯,不能平臥,形寒肢冷,納差,脘腹痞脹,尿少面浮足腫,面色黎黑無華,舌暗紫,苔白膩,脈沉細結代。查體:半坐臥位,唇色紫暗,頸靜脈怒張,兩肺底可聞及濕羅音,心界擴大,心尖搏動彌散,心率86次/分.心律不齊有早搏,心尖區(qū)可聞及Ⅱ級吹風樣收縮期雜音及隆隆樣舒張期雜音,肝在右脅下3cm ,劍突下5cm ,質中等硬度,有壓痛,肝頸靜脈回流征陽性,腹水征(+) 。X線攝片,后前位見雙下肺野粗亂網(wǎng)狀及小斑點狀膜糊陰影。心外形呈二尖瓣型,心橫徑增大,左心室面向左下延伸,肺門擴大。右前斜位見右心室擴大,肺動脈段隆凸,心電圖心房纖顫,偶發(fā)室性期前收縮,診為風濕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狹窄并關閉不全,房顫,偶發(fā)室早,心衰Ⅱ級,中醫(yī)辨證:屬心腎陽衰,水瘀互結,治宜溫陽,益氣,活血,利水,擬真武湯加味:附片10g( 先煎) 、白芍15g、茯苓30g、白術15g、生姜3片、桂枝6g、沉香6g( 后下) 、當歸12g、白茅根30g、紅花12g、丹參20g、紅參8g( 兌服) ,炙甘草8g、五加皮10g,服7劑后,癥狀改善,尿量已恢復正常,肝已縮小,質地變軟,繼而原方再進10劑,喘促心悸已不明顯,能平臥,腹水征(—) ,浮腫消失,胸片檢查肺瘀血已吸收,心電圖仍示房顫,后予苓桂術甘湯臺生脈散加減調治。
按:充血性心力衰竭屬內科危重癥之一,根據(jù)該病本虛標實的特點,取《傷寒論》之真武湯溫陽,益氣、活血、利水而取得滿意療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中醫(yī)助理醫(yī)師病證型
補中益氣湯運用總結
明醫(yī)雜著(9)
抓住補中益氣湯的方眼,加減化裁信手拈來
金匱要略37:水飲、留飲、十棗湯、麻黃加術湯、茯苓杏仁甘草湯、桂枝湯加白術茯苓、小柴胡湯、苓桂甘草湯...
癘瘍機要(2)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