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說北方人愛吃面食,但是作為在食物上“兼容并包”的北京來說,米飯和面食占據(jù)著同樣的地位。誠然餃子,包子,炸醬面是怎么吃不膩的美食,但是米飯炒菜也是家家戶戶都必不可少的一日三餐的組成。中國人吃米飯也是有悠久的歷史的,從唐宋時期開始,由于人口的飛快增長,糧食問題就尤為突出。
為了能讓國民逢年過節(jié)吃上米飯,北宋時期就開始從越南,泰國等地調(diào)進稻米,這么說來,中國人從宋朝就吃上進口大米啦。那個時期的人關(guān)于大米的吃法和現(xiàn)在也差不多,普通人家多是用大米熬粥,也會用大米蒸飯。不過他們蒸飯的方式略有不同,先把米放入鍋中煮到半熟,然后放入蒸鍋蒸熟。這種在先秦時期流行的蒸飯方式是不是獨辟蹊徑呢?
秦漢時期的人喜歡吃“干飯”,米飯想蒸熟然后曬成干飯,做好后放入陶罐隨吃隨取,做湯的時候放一點就是水泡飯,干飯能保存的時間較長,同時方便攜帶,那時候人們出行和軍隊行軍都會帶著,因為登不上臺面兒,有身份的人是不吃的。
魏晉南北朝米飯開始吃出了花樣,比如現(xiàn)在頗受歡迎的蔬菜飯,就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就有了。但是和現(xiàn)在的變換口味不同,那時候是為了填飽肚子,補充糧食的不足。宋代時期米飯的吃法最多,各種不同的食材都和會米飯做在一起,排骨飯什么的也出現(xiàn)啦,這大概就是燜飯的前身吧。
燜飯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懶人飯了,通常家里做米飯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搭配幾個炒菜,無形中煮飯做菜就成了很多年輕人眼中非常麻煩的事情。而一鍋燜飯就完美解決了費事的問題,飯菜一鍋出,只需把喜歡的食材切一切往電飯煲里一丟,就坐等開飯就好。
今天做的香腸燜飯放了平菇和胡蘿卜,平菇很多人都不喜歡,其實平菇的營養(yǎng)價值可是很高呢,尤其老人和小孩更是應(yīng)該多吃。但是平菇一直都帶著蘑菇特有的一種土腥味,所以不太受歡迎,干平菇因為經(jīng)過了特殊的處理就能完美的避開這種土腥味,所以不能接受平菇土腥味的,不妨試試干平菇。胡蘿卜的好處就更是不必多說了,眾所周知的就是對眼睛好,尤其每天對著電腦的忙碌上班族,更是缺不了胡蘿卜的攝入。燜飯里的胡蘿卜軟軟爛爛特別香,不愛吃胡蘿卜的也會一吃就停不下來。話不多說,開做!
【香腸燜飯】
食材:大米,土豆,胡蘿卜,干平菇,香腸,香蔥,姜,生抽,蠔油
做法:
1、干平菇用溫水泡一個小時,泡展后洗凈控干水分切成條兒;土豆和胡蘿卜洗凈去皮切成小丁兒;香腸切片兒;
2、將淘好的米放入電飯煲中,加入適量的水;
3、把切好的土豆丁兒,胡蘿卜丁兒,平菇條及香腸片放到鍋中;
4、調(diào)制一碗醬汁:3勺生抽,1勺蠔油(如果喜歡顏色重一點的燜飯,可以放適量的老抽,因為這些調(diào)味料都是含鹽分的,就不用再放鹽了);
5、把調(diào)制好的醬汁淋灑在鍋中食材上,再放入切好的兩片姜;
6、蓋上電飯煲,開快煮模式,20分鐘左右跳保溫,再保溫5分鐘,揭開鍋蓋撒上一把青蔥末,然后用勺子攪拌均勻,就可以吃啦。
這樣一鍋好吃的香腸燜飯就做好啦,顏色好看香噴噴,盛出來就勾起滿滿的食欲呢。土豆和胡蘿卜已經(jīng)十分軟爛入味了,每一口飯都帶香腸的淡淡甜香,而且燜飯沒有放油也沒有放鹽,相對比較健康,吃著一點也不油膩。做法也特別簡單,不用開火不用煎炒烹炸,就能做出有肉有菜有飯的一頓美食,廚房小白也是一次就能輕松掌握。不管是一家人吃還是少放一點食材做成一人食都可以隨機應(yīng)變,尤其適合忙碌的上班族呢。從今以后,再也不怕犯懶沒飯吃啦,外賣bye 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