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愛吃羊肉的吃貨們而言
想吃羊肉
是沒有任何理由的
雖然老話說冬吃羊肉補身
哪怕現(xiàn)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
只要路過賣羊肉串羊肉湯的店口
還是按耐不住蠢蠢欲動的心
最近又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吃法
光聽名字就很稀罕
眾多羊肉吃法中,你最喜歡哪種吃法?還吃過哪些比較特別的吃法?歡迎在評論區(qū)留言。
▼
大多吃貨對羊肉吃法的印象,似乎還停留在涮、烤、燉、炒的階段。不過,從今天起,小編又get了一種羊肉的新吃法。雖然猛一看有點像燉羊肉,但可別搞混了,人家的大名叫做“烀羊肉”。
看門頭還以為是小館子,進去一看,別有洞天。大多吃貨第一次來的時候,都以為只是一家單純賣羊肉湯的館子。進去之后才發(fā)現(xiàn),從羊肉湯、鹵羊眼、鹵羊蹄到羊蝎子,只要和羊肉有關(guān)的美食,這里幾乎都有。
眾多羊肉吃法中,最讓吃貨好奇的就是烀羊肉了。進門的位置擺了一口大鍋,羊雜、羊頭、羊肝、羊腸等食材,在鍋里咕咕嘟嘟地沸騰著,看起來和平常吃的鹵羊肉也沒差多少,難道這就是烀羊肉?
聽老板程師傅說,“烀”是豫東的一種傳統(tǒng)做法,蓋蓋兒為燜,掀蓋兒為烀。做的時候把羊身上各個部位全部放到一個鍋里煮出來,煮好后在鍋里泡著入味兒。
程師傅家里好幾輩人都是靠制作烀羊肉維持生計的,這門手藝傳到他這里已經(jīng)是第六代了。隨之傳下來的除了手藝,還有這一鍋老湯。據(jù)說這鍋老湯當(dāng)初為了躲避戰(zhàn)亂,藏在流沙里才得以保存。
說起這鍋老湯,還有一個神奇的地方,為此程師傅還專門找了兩塊毛巾給小編驗證。在老湯中浸泡過的毛巾擰干后,沒有上色。相反在其他料汁里浸泡過的毛巾則染上了洗不掉的顏色,程師傅說毛巾不上色證明制作老湯的配料里沒有加亂七八糟的東西,對人體比較健康。
而在燉煮時,還少不了一樣神器——麥飯石??蓜e小看這塊兒石頭,它可是火山石的一種,主要分布在新疆、內(nèi)蒙等地。據(jù)說在燉煮時能充分吸收羊肉中的雜質(zhì),使羊肉、羊雜等吃起來更鮮嫩可口。
店里選用的是豫東小山羊,每天晚上下班前放入鍋中鹵制。大火煮上三個小時后,隨后蓋上篦子放上石頭壓實,再鹵上一個晚上才行。這樣老湯里的料香,才能充分浸入到食材里。
吃的時候,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喜歡吃全羊肉的就只選羊肉,喜歡吃羊雜的,就羊肝、羊腸、羊肺等各切一點放在一起。切好的羊肉羊雜等在老湯里燙一下,上桌前底部鋪上青菜,再澆上一勺老湯就可以了。
上桌后小爐子點著火持續(xù)供熱,飄出的陣陣香氣直竄鼻孔。羊肉燉的很軟爛,用筷子輕輕一夾就碎掉了。能吃出羊肉本身的香氣,鮮嫩不失嚼勁。羊腸外肥內(nèi)瘦,吃起來筋筋的,沒有多余的異味。
可別以為烀羊肉只有這么簡單的吃法,在這里,老食客們更愛用烙饃卷著吃。一張烙饃,放上一片生菜,再夾上一些用小蔥、大蔥等配好的蘸料。夾上兩塊兒烀羊肉羊雜鋪在中間,順勢一裹就可以開吃了。
烙饃軟軟薄薄的,剛卷好拿到手里,就迫不及待地咬了下去。烀羊肉中的湯汁已經(jīng)浸入到了餅皮里,羊肝鮮香、羊肉軟嫩,配著酸辣爽口的蘸料和清脆生菜,連吃幾個都不過癮。對了,別擔(dān)心,烙饃在店里可是免費吃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