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上,除了沙縣這個大帝國外,就要屬黃燜雞米飯是街中一霸了。黃燜雞量多,肉香,而且下飯,最最重要的就是便宜,尤其是物價飛漲的時代,點一碗黃燜雞吃真的是滿滿的滿足。但是不同店鋪的黃燜雞,他們的味道也會有點差異,你會發(fā)現(xiàn),那些做的香的好吃的店鋪,生意特別好,所以做飯館的最重要就是要好吃。從食材來說,就要選擇新鮮的蔬菜,而不是為了節(jié)約成本買便宜的菜,這樣做出來的東西也不會好吃的。還有就是做法,大家都會做菜,但是怎么把菜做得好吃這就也算是一門手藝了。
廢話不多說,我們先來準(zhǔn)備食材。首先我們的主料就是三黃雞,因為三黃雞肉質(zhì)比較嫰。但是處理一只雞可能時間會很長,你可以選擇用雞大腿,這樣方便一點,而且大腿上的肉也緊實比較好吃。雞塊我們切成4cm大小差不多,要那種骨肉相連。之后我們把切好的雞塊放到冷水里煮一下,然后就會有浮沫在水上,我們把這個叫做是焯水,這樣雞肉會變得緊致,雞上面的油脂和雞塊中的血水也會被煮出來。之后我們把雞塊撈出來,把水過濾掉,放在旁邊先做其他的準(zhǔn)備工作。
我們先把干香菇在熱水里泡一下,這樣香菇才能軟,把自身的香氣散發(fā)出來,和黃燜雞更好的融合起來。注意,不要把香菇水給倒掉,在我們最后燜黃燜雞的時候,我們可以用香菇水代替清水,這樣黃燜雞的味道會更加的鮮美。然后把其他的輔料,切好,備好。土豆一個切塊,青椒2個,一個生姜切片,紅辣椒若干,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酌量的加,辣椒切成小圈的樣子,這樣辣味能散發(fā)出來,記得切的時候不要拿手揉眼睛了,我經(jīng)歷過,實在太痛苦了,比切洋蔥流淚還難受。
食材準(zhǔn)備好之后就可以下油鍋了,等油溫上來之后,就可以把白糖放到鍋里讓它融化起來。火不要太大,小火慢慢熬,同時手里的鏟子要均勻的攪拌,以免糖把鍋粘住了。當(dāng)你看到糖開始冒一個個小泡泡的時候,就可以把雞肉放進去了,轉(zhuǎn)大火,開始翻炒??吹诫u塊都有糖的顏色的時候,就可以加上料酒了,然后把準(zhǔn)備好的生姜片和紅辣椒都倒進去,進行翻炒。炒出香味了,就可以把之前的香菇水代替清水倒進去,香菇也在這個時候放進去,還有土豆塊。自己做的話可以再加些金針菇、千張之類的,怎么豐盛怎么來。
等鍋開了,就要看你自己想要汁多點來澆飯還是少點,這個時候最好先自己嘗一下,試一下味道,不然味道不行有重新回鍋煮就比較麻煩了。等一切都是完美了,你就可以撒上蔥花,出鍋裝盤。再配上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坐在電腦前打開電視,邊看劇邊吃美味的黃燜雞,怎不快哉。黃燜雞不僅工作白領(lǐng)喜歡,小朋友也喜歡,之前我妹在學(xué)校里吃了黃燜雞,一回家說好好吃,要我媽媽做給她吃。
我記得小時候還沒有聽說過黃燜雞,好像是讀到大學(xué)的時候黃燜雞突然出現(xiàn)在眼前,而且就小吃一條街就有4-5家的店鋪開著,重要的是無論哪一家店,位置偏僻不偏僻,飯點的時候都是坐滿了人。我后來有意查了一下,發(fā)現(xiàn)黃燜雞原來是山東濟南的名小吃?,F(xiàn)在什么都方便了,各地的美食也不受局限了,即使你身處異鄉(xiāng),也能吃到屬于家鄉(xiāng)的美味。至于正不正宗就不一定了,一個蘭州的朋友至今也沒在異鄉(xiāng)吃到過正宗的蘭州拉面。
黃燜雞米飯的出身也是很厲害的,那時候它是山東名店"吉玲園"的一塊經(jīng)典招牌菜,達(dá)官貴族們都喜歡吃,尤其是山東省主席韓復(fù)榘特別喜歡。他還因為這道菜打賞白銀三十,還說:"此雞匠心獨運,是上品之上,當(dāng)為一絕。"那個時候的做法真的是很精致了,對食材的選擇也很講究,比如雞腿肉一定是最好的,每次做的時候雞肉的重量也是嚴(yán)格把控,不能超過2斤。食材的比例也是固定的,而且每次制作的時間不能超過6分鐘,嚴(yán)格到不能再嚴(yán)格。正是這樣,中華的美食才能如此源遠(yuǎn)流長啊?,F(xiàn)在黃燜雞作為家常的美食,大家可以動手試一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