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在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在很多人眼中,家是漂泊中得以停留的港灣,我國的古人,就非常注重家,也衍生出許多有關(guān)家的俗話,例如“教子有方,門庭興旺,教子無方,家?guī)资幑狻?/strong>,由此可見,家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個家,是走向興旺發(fā)達(dá),還是走向衰落,古人認(rèn)為,都會提前出現(xiàn)一定的跡象,也有一句俗話,叫做“家有四樣,不敗也亡”,字面上的意思是:一個家庭開始走下坡路,會有這4個征兆。
來看看你家有嗎?
俗話說“親不過父母,近不過夫妻”。
“男人無妻財無主,女人無夫身落空”,男女雙方,能夠相愛相知并組成家庭,并不容易,一世夫妻,百世姻緣,夫妻是否和睦相處,是家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問題,如果夫妻矛盾重重,不能化解,那么有可能走向分道揚鑣,到時候,隨著夫妻關(guān)系的斷離,整個家庭,也自然而然就支離破碎。因此,人們才說:“夫妻和睦,一家之?!?/strong>
無可置否,夫妻矛盾,算得上是一個家走向衰敗的象征之一。
“耕讀傳家遠(yuǎn),詩書繼世長”,家庭教育至關(guān)重要,正如晚清時期四大重臣之一的曾國藩,在其家書中所提及的“家運之興旺,在于和睦孝道勤儉?!?,擁有一個好的家風(fēng),例如勤勞進(jìn)取等等,便是家庭走向興旺發(fā)達(dá)的象征,倘若家庭成員,養(yǎng)成好逸惡勞,賭博酗酒等壞的家風(fēng),那么,則是這個家庭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古往今來,人們都注重家風(fēng)的建設(shè),在儒學(xué)中,就有“修身齊家”的做法,時至今日,古人的敦敦教誨仍然受用。
俗話說“打架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俗話又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由此可見,在古人眼中,兄弟和睦,對于一個家的未來,是多么的重要,如果兄弟反目,那么自然就是內(nèi)耗,最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nèi)部開始瓦解的,正如《論語·季氏》所言:"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nèi)也。",同室操戈,便是禍起蕭墻。
由于古代重男輕女的封建背景之下,古人比較注重兄弟手足,畢竟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時至今日,這不僅僅是兄弟和睦,應(yīng)該是家庭所有成員之間的和睦,家庭成員不和,則是家走向衰敗的象征,畢竟人們常說“家和萬事興”
最后,則是鄰里關(guān)系。人們常說,“和氣生財”,這里所說的“和”,不僅僅指代家庭內(nèi)部的和睦,也包括鄰里關(guān)系的和睦,人們常說“遠(yuǎn)親不如近鄰”,能與鄰里之間的關(guān)系處得和睦,則證明這一家人豁達(dá)、開朗、樂觀。而鄰里不和,也是家庭走向衰敗的其中一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