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雨霖鈴·寒蟬凄切
作者:柳永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注釋】
?、倨嗲校浩鄾黾贝?。
?、诙奸T:指汴京?!わ嫞涸O(shè)帳置酒宴送行。
?、勰汉韲颠烊Z不出的樣子。
?、芙?jīng)年:經(jīng)過一年或若干年。
?、蒿L情:男女相愛之情,深情蜜意。
【詞意】
秋后的蟬叫得是那樣地凄涼而急促,面對著長亭,正是傍晚時分,一陣急雨剛停住。在京都城外設(shè)帳餞別,卻沒有暢飲的心緒,正在依依不舍的時候,船上的人已催著出發(fā)。握著手互相瞧著,滿眼淚花,直到最后也無言相對,千言萬語都噎在喉間說不出來。想到這回去南方,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煙波,那夜霧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無邊。
自古以來多情的人最傷心的是離別,更何況又逢這蕭瑟冷落的秋季,這離愁哪能經(jīng)受得了!誰知我今夜酒醒時身在何處?怕是只有楊柳岸邊,面對凄厲的晨風和黎明的殘月了。這一去長年相別,(相愛的人不在一起,)我料想即使遇到好天氣、好風景,也如同虛設(shè)。即使有滿腹的情意,又能和誰一同欣賞呢?
【賞析】
自古以來,表現(xiàn)男女離別之情的詩詞曲賦層出不窮,而獨有柳永的慢詞《雨霖鈴》經(jīng)久不衰,傳誦至今,這確實有很值得研究。
這首詞是詞人在仕途失意,不得不離京都(汴京,今河南開封)時寫的,是表現(xiàn)江湖流落感受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這首詞寫離情別緒,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詞的主要內(nèi)容是以冷落凄涼的秋景作為襯托來表達和情人難以割舍的離情?;峦镜氖б夂团c戀人的離別,兩種痛苦交織在一起,使詞人更加感到前途的暗淡和渺茫。
全詞分上下兩闋。
上闋主要寫?zhàn)T行時難舍難分的惜別場面,抒發(fā)離情別緒。
起首“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三句寫環(huán)境,點出別時的季節(jié)是蕭瑟凄冷的秋天,地點是汴京城外的長亭,具體時間是雨后陰冷的黃昏。通過這些景物描寫,融情入景,點染氣氛,準確地將戀人分別時凄涼的心情反映了出來,為全詞定下凄涼傷感的調(diào)子。真正做到了字字寫景而字字含情。
“都門帳飲”是寫離別的情形。在京城門外設(shè)帳宴飲,暗寓仕途失意,且又跟戀人分手。“無緒”,指理不出頭緒,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意思。寫出了不忍別離而又不能不別的思緒?!傲魬偬帯⑻m舟催發(fā)”。正在難分難舍之際,船家又陣陣“催發(fā)”。透露了現(xiàn)實的無情和詞人內(nèi)心的痛苦。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笔遣坏貌粍e的情景。一對情人,緊緊握著手,淚眼相對,誰也說不出一句話來。這兩句把彼此悲痛、眷戀而又無可奈何的心情,寫得淋漓盡致。一對情人傷心失魄之狀,躍然紙上。這是白描手法,所謂“語不求奇,而意致綿密”。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寫別后思念的預想。詞中主人公的黯淡心情給天容水色涂上了陰影。一個“念”字,告訴讀者下面寫景物是想象的?!叭トァ笔窃饺ピ竭h的意思。這二字用得極好,不愿去而又不得不去,包含了離人無限凄楚。只要蘭舟啟碇開行,就會越去越遠,而且一路上暮靄深沉、煙波千里,最后漂泊到廣闊無邊的南方。離愁之深,別恨之苦,溢于言表。從詞的結(jié)構(gòu)看,這兩句由上闋實寫轉(zhuǎn)向下闋虛寫,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更多宋詞賞析請關(guān)注詩詞庫的宋詞賞析欄目。
下闋著重寫想象中別后的凄楚情景。
開頭作者先宕開一筆,把自己的感情賦予普遍的意義:“多情自古傷離別”。意謂自古以來多情者都會因離別傷心?!白怨拧眱勺?,從個別特殊的現(xiàn)象出發(fā),提升為普遍、廣泛的現(xiàn)象,擴大了詞的意義。但接著“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一句,則強調(diào)自己比常人、古人承受的痛苦更多、更甚。江淹在《別賦》中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作者把古人這種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詞中,而且層層加碼,創(chuàng)造出新意。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边@是寫酒醒后的心境,也是他飄泊江湖的感受。這兩句妙就妙在用景寫情,真正做到“景語即情語”。“柳”、“留”諧音,寫難留的離情;曉風凄冷,寫別后的寒心;殘月破碎,寫此后難圓之意。這幾句景語,將離人凄楚惆悵、孤獨憂傷的感情,表現(xiàn)得十分充分、真切,創(chuàng)造出一種特有的意境。難怪它為人稱道,成為名句。
再從此后長遠設(shè)想:“此去經(jīng)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這四句更深一層推想離別以后慘不成歡的境況。此后漫長的孤獨日子怎么挨得過呢?縱有良辰好景,也等于虛設(shè),因為再沒有心愛的人與自己共賞;再退一步,即便對著美景,能產(chǎn)生一些感受,但又能向誰去訴說呢?總之,一切都提不起興致了。這幾句把詞人的思念之情、傷感之意刻劃到了細致入微、至盡至極的地步,也傳達出彼此關(guān)切的心情。結(jié)句用問句形式,感情顯得更強烈。
《雨霖鈴》全詞圍繞“傷離別”而構(gòu)思,先寫離別之前,重在勾勒環(huán)境;次寫離別時刻,重在描寫情態(tài);再寫別后想象,在刻劃心理。不論勾勒環(huán)境,描寫情態(tài),想象未來,詞人都注意了前后照應,虛實相生,做到層層深入,盡情描繪,情景交融,讀起來如行云流水,起伏跌宕中不見痕跡。這首詞的情調(diào)因?qū)懻媲閷嵏卸@得太傷感、太低沉,但卻將詞人抑郁的心情和失去愛情的痛苦刻劃的極為生動。古往今來有離別之苦的人們在讀到這首《雨霖鈴》時,都會產(chǎn)生強烈的共鳴。
【原文】
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作者: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唯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嘆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我,倚欄桿處,正恁凝愁。
【注釋】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寫眼前的景象。瀟瀟暮雨在遼闊江天飄灑,經(jīng)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清朗寒涼。瀟瀟,下雨聲。一說雨勢急驟的樣子。一作“蕭蕭”,義同。清秋,清冷的秋景。
(2)霜風:指秋風。凄緊:凄涼緊迫。
?。?)殘照:落日余光。
(4)是處:到處。紅衰翠減:指花葉凋零。紅,代指花。翠,代指綠葉。
?。?)苒苒(rǎn):同“荏苒”,形容時光消逝,漸漸(過去)的意思。物華:美好的景物。休:這里是衰殘的意思。
?。?)渺邈:遠貌,渺茫遙遠。一作“渺渺”,義同。
(7)歸思:渴望回家團聚的心思。
?。?)淹留:長期停留。
?。?)佳人:美女。古詩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懷念的對象。颙(yóng)望:抬頭凝望。颙,一作“長”。
?。?0)誤幾回: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只當作心上人的歸舟。語意出溫庭鈞《望江南》詞:“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碧祀H,指目力所能達到的極遠之處。
?。?1)爭(zěn):怎。處:這里表示時間?!耙袡跅U處”即“倚欄桿時”。
?。?2)恁:如此。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凝,表示一往情深,專注不已。
【詞意】
面對著瀟瀟暮雨從天空灑落在江上,經(jīng)過一番雨洗的秋景分外寒冷清涼。凄涼的霜風逐漸地迫近,關(guān)隘、山河冷清蕭條,落日的余光照耀在樓上。到處紅花凋零翠葉枯落,美好的景物漸漸地衰殘。只有長江水,不聲不響地向東流淌。
不忍心登上高山下看遠方,眺望渺茫遙遠的故鄉(xiāng),渴求回家的心思難以收攏。嘆息這些年來的行蹤,為什么苦苦地長期停留在異鄉(xiāng)?想起妻子,正在華麗的樓上抬頭凝望,多少次錯把遠處駛來的船當作心上人回家的船。怎么知道我,倚著欄桿的時候,正這樣的愁思深重。
【賞析】
這一首《八聲甘州》,被人評為傳頌千古的名作,據(jù)說就連不大看得起柳詞的蘇軾,也對這首詞表示贊嘆。蘇軾的好友趙令畤(zhì)在《侯鯖錄》卷七中引蘇軾云:“人皆言柳耆卿詞俗,然如‘霜風凄緊,關(guān)河冷落,殘照當樓’,唐人佳處,不過如此?!?/p>
詞的上片寫作者登高臨遠,景物描寫中融注著悲涼之感。一開頭,總寫秋景,雨后江天,澄澈如洗。頭兩句“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用“對”字作領(lǐng)字,勾畫出詞人正面對著一幅暮秋傍晚的秋江雨景?!跋础弊稚鷦诱媲?,潛透出一種情心。“瀟”和“灑”字,用來形容暮雨,仿佛使人聽到了雨聲,看到了雨的動態(tài)。接著寫高處景象,連用三個排句:“漸霜風凄緊,關(guān)何冷落,殘照妝樓?!边M一步烘托凄涼、蕭索的氣氛,連一向鄙視柳詞的蘇軾也贊嘆“此語于詩句不減唐人高處”(趙令疇《侯鯖錄》)。所謂“不減唐人高處”,主要是指景中有情,情景交融,悲壯闊大;凄冷的寒風和著瀟瀟暮雨緊相吹來,關(guān)山江河都冷落了,殘日的余輝映照著作者所在的高樓,所寫的每一個景色里,都滲透著作者深沉的感情。更多柳永宋詞賞析請關(guān)注詩詞庫的柳永專欄。這三句由“漸”字領(lǐng)起。雨后傍晚的江邊,寒風漸冷漸急,身上的感覺如此,眼前看到的也是一片凄涼?!瓣P(guān)河”星是冷落的,詞人所在地也被殘陽籠罩,同樣是冷落的,景色蒼茫遼闊,境界高遠雄渾,勾勒出深秋雨后的一幅悲涼圖景,也滲透進了天涯游客的憂郁傷感。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這兩句寫低處所見,到處花落葉敗,萬物都在凋零,更引起作者不可排解的悲哀。這既是景物描寫,也是心情抒發(fā),看到花木都凋零了,自然界的變化不能不引起人的許多感觸,何況又是他鄉(xiāng)做客之人。作者卻沒明說人的感觸,而只用“長江無語東流”來暗示出來。詞人認為“無語”便是無情。“惟有”二字暗示“紅衰翠減”的花木不是無語無情的,登高臨遠的旅人當然更不是無語無情的,只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對長江水的指責無理而有情。在無語東流的長江水中,寄托了韶華易逝的感慨。
上片以寫景為主,但景中有情,從高到低,由遠及近,層層鋪敘,把大自然的濃郁秋氣與內(nèi)心的悲哀感慨完全融合在一起,淋漓酣暢而又興象超遠。
詞的下片由景轉(zhuǎn)入情,由寫景轉(zhuǎn)入抒情。寫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懷念,換頭處即景抒情,表達想念故鄉(xiāng)而又不忍心登高,怕引出更多的鄉(xiāng)思的矛盾心理。從上片寫到的景色看,詞人本來是在登高臨遠,而下片則用“不忍登高臨遠”一句,“不忍”二字領(lǐng)起,在文章方面是轉(zhuǎn)折翻騰,在感情方面是委婉伸屈。登高臨遠是為了看看故鄉(xiāng),故鄉(xiāng)太遠是望而不見,看到的則更是引起相思的凄涼景物,自然使人產(chǎn)生不忍的感情?!巴枢l(xiāng)渺邈,歸思難收”,實際上這是全詞中心?!皣@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边@兩句向自己發(fā)問,流露出不得已而淹留他鄉(xiāng)的凄苦之情,回顧自己落魄江湖,四處漂泊的經(jīng)歷。捫心問聲,究竟是為了什么原因?問中帶恨,發(fā)泄了被人曲意有家難歸的深切的悲哀。有問無答,因為詩人不愿說出來,顯得很含蘊。一個“嘆”字所傳出的是千思百回的思緒,和回顧茫然的神態(tài),準確而又傳神。“想佳人,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 又從對方寫來,與自己倚樓凝望對照,進一步寫出兩地想念之苦,并與上片寂寞凄清之景象照應。雖說是自己思鄉(xiāng),這里卻設(shè)想著故鄉(xiāng)家人正盼望自己歸來。佳人懷念自己,處于想象。本來是虛寫,但詞人卻用“妝樓颙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這樣的細節(jié)來表達懷念之情。仿佛實有其事,見人映己,運虛于實,情思更為悱側(cè)動人。結(jié)尾再由對方回到自己,說佳人在多少次希望和失望之后,肯定會埋怨我不想家,他怎么能知道我“倚闌”遠望之時,是如此的愁苦呢!“倚闌”、“凝愁”本是實情,但卻從對方設(shè)想用“爭知我”領(lǐng)起,化實為虛,顯得十分空靈,感情如此曲折,文筆如此變化,實在難得。結(jié)尾與開頭相呼應,理所當然地讓人認為一切景象都是“倚闌”所見,一切歸思都由“凝愁”引出,生動地表現(xiàn)了思鄉(xiāng)之苦和懷人之情。
全詞一層深一層,一步接一步,以鋪張揚厲的手段,曲折委婉地表現(xiàn)了登樓憑欄,望鄉(xiāng)思親的羈旅之情。通篇結(jié)構(gòu)嚴密,迭宕開闔,呼應靈活,首尾照應,很能體現(xiàn)柳永詞的藝術(shù)特色。
【創(chuàng)作背景】
柳永出身士族家庭,從小接受儒家思想,有求仕用世之志。因天性浪漫和有音樂才能,適逢北宋安定統(tǒng)一,城市繁華,首都歌樓妓館林林總總被流行歌曲吸引,樂與伶工、歌妓為伍,初入世竟因譜寫俗曲歌詞,遭致當權(quán)者挫辱而不得伸其志。他于是浪跡天涯,用詞抒寫羈旅之志和懷才不遇的痛苦憤懣。《八聲甘州》即此類詞的代表作。被蘇軾稱贊其佳句為“不減唐人高處”。
【原文】
望海潮·東南形勝
作者: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qiàn )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qiāng)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sǒu)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注釋】
1、參差:參音此跟反,差音此衣反。①近似;②高下不齊貌。
2、巘[yǎn] :大山上之小山。
3、三秋:①秋季,亦指秋季第三月,即農(nóng)歷九月。王維《滕王閣序》有“時維九月,序?qū)偃铩薄A馈锻3薄酚小叭锕鹱?,十里荷花”。②三季,即九月?!对姟ね躏L·采葛》有“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孔穎達疏“年有四時,時皆三月。三秋謂九月也。設(shè)言三春、三夏其義亦同,作者取其韻耳”。亦指三年。李白《江夏行》有“只言期一載,誰謂歷三秋!”
4、羌管:羌音槍。即羌笛,羌族之簧管樂器。
5、高牙:高矗之牙旗。牙旗,將軍之旌,竿上以象牙飾之,故云牙旗。
【詞意】
東南形勢重要,湖山優(yōu)美的地方,三吳的都會,錢塘自古以來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梁,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房屋高高低低,約有十萬人家。高聳入云的大樹環(huán)繞著沙堤,怒濤卷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綿延無邊。 市場上陳列著珠玉珍寶,家庭里充滿著綾羅綢緞,爭講奢華。
里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歡快地奏樂,夜晚劃船采菱唱歌,釣魚的老翁、采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著長官,乘醉聽吹簫擊鼓,觀賞、吟唱煙霞風光。他日畫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時向人們夸耀。
【賞析】
《望海潮》詞調(diào)始見于《樂章集》,為柳永所創(chuàng)的新聲。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全詞基本上是以三句為一個小節(jié)的。
詞的上片描寫杭州的自然風光和都市的繁華。
前三句總寫杭州。東南形勝之地,是三吳地區(qū)的大都會,自古以來就是非常繁華。錢塘代指杭州。(三吳:吳興、吳郡會稽三郡合稱)
“煙柳畫橋”三句,從民居寫杭州的都市風光。柳樹含煙,畫橋流水,門上擋風的竹簾,窗上翠綠的帷幕,高高低低的樓閣住著十萬戶人家。?!笆f”,乃約略之詞,只言人口之多,并不是確切的人口統(tǒng)計。杭州在當時就有“池有湖山美,東南第一州”(宋仁宗詩)的美譽。
“云樹繞堤沙”三句,寫錢塘江景色。蒼茫的綠樹環(huán)繞著江堤,洶涌的波濤卷起雪白的浪花,錢塘江形成一道天塹。這里只選擇了錢塘江岸和江潮兩種景物來寫。錢塘江岸,綠樹如云,寫出了郁郁蔥蔥的景象;錢塘江水是“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杭州位于錢塘江畔。錢塘潮的壯觀景象是很有名的。
“市列珠璣”三句,寫市面之繁榮。家家店鋪里陳列著珍貴的珠寶玉器,擺滿了綾羅綢緞,競相比賽著豪華和侈麗。杭州,在宋代就有“銷金鍋兒”之號(見《武林舊事》),這是說,不管有多少金錢,都能在那里揮霍凈盡。詩人在這里又深入一步,透過那重重簾幕,描寫了兩個方面:一是商業(yè)貿(mào)易情況──“市列珠璣”,只用市場上的珍寶,代表了商品的豐富、商業(yè)的繁榮;二是衣著情況──“戶盈羅綺”,家家披羅著錦。
詞的下片,寫杭州人民和平寧靜的生活景象。
下闕開頭三句寫景色。那重重的湖,層層的山,山水宜人。三秋時節(jié)桂花飄香,映日荷花綿延十里。馥郁芬芳,令人陶醉。桂為秋季開花,蓮為夏季開花,寫出了西湖不同季節(jié)的美景。
“羌管弄晴”三句寫人。麗日青天笛聲悠揚,明月照耀下的湖面采菱的歌聲悠揚。垂釣的老翁,采蓮的姑娘,歡歌笑語,陣陣飄來。更多宋詞賞析請關(guān)注詩詞庫的宋詞賞析欄目。
“千騎擁高牙”最后五句,是對朋友孫何的稱頌。大隊的人馬簇擁著高大的牙旗下的孫何,他乘著酒興傾聽湖上的簫鼓之樂,一面欣賞著湖光山色美景,一面吟誦著新詩佳句。希望日后把這如畫美景描繪下來,待孫何回到京城后,向同僚們夸耀一番。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xiàn)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diào)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xié)調(diào),情致婉轉(zhuǎn),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創(chuàng)作背景】
這一首詞,一般人都認為是真宗咸平六年(1003),柳永二十歲在杭州時,寫給當時杭州太守孫何的投贈之作?!豆沤裨~話》有一記,說柳永去杭州初次拜訪孫何時,是吃了個閉門羹的。于是他填了這首《望海潮》,又找到當時杭州的歌妓楚楚,拜托楚楚去孫府伴宴就唱這一首詞。果然中秋節(jié)時楚楚受邀,她唱了這首詞之后,孫何問起是誰所作,楚楚便說出了柳永。事后,柳永自然受到了孫何的邀請。不久后,這首詞就廣為傳誦,名噪一時。但又有人提出疑義,“千騎擁高牙”一句,分明寫的是武官,柳永這首詞投贈的另有其人,年代也需重新確認。
據(jù)說《望海潮·東南形勝》這首詞引起了后來的一段公案。柳永這首詞寫的是北宋仁宗時的杭州風光,可到了一百多年后的南宋時期,惹起了一點亂子。
據(jù)南宋后期的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中的記載:金主完顏亮看到了《望海潮》這首詞,“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倍疫€派一畫工混在使臣中,把這里的湖光山色描繪下來制成了屏風,再畫上他騎馬立在吳山最高峰頂,題畫詩的第一句“立馬吳山第一峰”,其野心也付諸了行動。和羅大經(jīng)同時期的謝處厚寫了這樣一首詩:“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似乎金主南侵,完全是由這一首次引起的,這也反襯出了這首詞的魅力。羅大經(jīng)說:“余謂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艷桂香,裝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大夫留連于歌舞戲游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耳!”此亦中肯之言也。
【原文】
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
作者:柳永
佇倚危樓(1)風細細,望極(2)春愁,黯黯(3)生天際(4)。草色煙光(5)殘照里,無言誰會(6)憑闌(7)意。
擬把(8)疏狂(9)圖一醉,對酒當歌,強(10)樂還無味。衣帶漸寬(11)終不悔,為伊消得(12)人憔悴。
【注釋】
(1)佇[zhù]倚危樓:長時間依靠在高樓的欄桿上。佇,久立。危樓,高樓。
?。?)望極:極目遠望。
(3)黯黯:心情沮喪憂愁。
?。?)生天際: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
(5)煙光:飄忽繚繞的云靄霧氣。
?。?)會:理解。
?。?)闌:同“欄”。
?。?)擬把:打算。
?。?)疏狂:狂放不羈。
?。?0)強(qiǎng)樂:勉強歡笑。強,勉強。
(11)衣帶漸寬:指人逐漸消瘦。
(12)消得:值得,能忍受得了。
【詞意】
我長時間倚靠在高樓的欄桿上,微風拂面一絲絲一細細,望不盡的春日離愁,沮喪憂愁從遙遠無邊的天際升起。碧綠的草色,飄忽繚繞的云靄霧氣掩映在落日余暉里,默默無言誰理解我靠在欄桿上的心情。
打算把放蕩不羈的心情給灌醉,舉杯高歌,勉強歡笑反而覺得毫無意味。我日漸消瘦下去卻始終不感到懊悔,寧愿為她消瘦得精神萎靡神色憔悴。
蝶戀花最簡潔的概括:
無限相思倚危樓,
登高望遠為春愁。
借酒消愁何時休,
無怨無悔人消瘦。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詞。詞采用“曲徑通幽”的表現(xiàn)方式,抒情寫景,感情真摯。巧妙地把飄泊異鄉(xiāng)的落魄感受,同懷戀意中人的纏綿情思融為一體。這首詞妙在緊拓“春愁”即“相思”,卻又遲遲不肯說破,只是從字里行間向讀者透露出一些消息,眼看要寫到了,卻又煞住,掉轉(zhuǎn)筆墨,如此影影綽綽,撲朔迷離,千回百折,直到最后一句,才使真相大白。使相思感情達到高潮的時候,戛然而止,激情回蕩,感染力更強了。
上片寫登高望遠,離愁油然而生?!皝幸形秋L細細”,“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遠?!皝幸小?,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jié)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按撼睢?,即懷遠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于心田,反說它從遙遠的天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fā)。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盁o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
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顏為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蕩,頗具波瀾。結(jié)尾“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愿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zhí)著的態(tài)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賀裳《皺水軒詞筌》認為韋莊《思帝鄉(xiāng)》中的“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疑將身嫁與一生休??v被無情棄,不能羞”諸句,是“作決絕語而妙”者;而此詞的末二句乃本乎韋詞,不過“氣加婉矣”。其實,馮延已《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鏡里不辭朱顏瘦”,雖然語較頹唐,亦屬其類。后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zhí)著態(tài)度。
【原文】
戚氏·晚秋天
作者:柳永
晚秋天,一霎微雨灑庭軒。檻菊蕭疏,井梧零亂,惹殘煙。凄然,望江關(guān),飛云黯淡夕陽閑。當時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遠道迢遞,行人凄楚,倦聽隴水潺湲。正蟬吟敗葉,蛩響衰草,相應喧喧。
孤館,度日如年。風露漸變,悄悄至更闌。長天凈,絳河清淺,皓月嬋娟。思綿綿。夜永對景那堪,屈指暗想從前。未名未祿,綺陌紅樓,往往經(jīng)歲遷延。
帝里風光好,當年少日,暮宴朝歡。況有狂朋怪侶,遇當歌對酒競留連。別來迅景如梭,舊游似夢,煙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長縈絆。追往事、空慘愁顏。漏箭移,稍覺輕寒。漸嗚咽畫角數(shù)聲殘。對閑窗畔,停燈向曉,抱影無眠。
【注釋】
1、戚氏:詞牌名,為柳永所創(chuàng),長調(diào)慢詞,《樂章集》收入“中呂調(diào)”。全詞三疊,計212字,為北宋長調(diào)慢詞之最,亦堪稱柳詞壓軸之作。
2、一霎:一陣。
3、庭軒:庭院里有敞窗的廳閣。
4、江關(guān):疑即指荊門,荊門、虎牙二山(分別在今湖北省枝城市和宜昌市)夾江對峙,古稱江關(guān),戰(zhàn)國時為楚地。
5、宋玉悲感:戰(zhàn)國·楚宋玉作《九辯》,曾以悲秋起興,抒孤身逆旅之寂寞,發(fā)生不逢時之感慨。
6、迢遞:遙不可及貌。
7、隴水:疑非河流名,實為隴頭流水之意。北朝樂府有《隴頭歌辭》,詞曰:“隴頭流水,流離山下。念吾一身,飄然曠野。”“隴頭流水,鳴聲嗚咽。遙望秦川,心肝斷絕?!?/p>
8、潺湲(音嬋媛):水流貌。
9、蛩(音窮):蟋蟀也。
10、更(音耕)闌:五更將近,天快要亮了。猶言夜深。
11、絳河:即銀河。天空稱為絳霄,銀河稱為絳河。
12、嬋娟:美好貌。
13、夜永:夜長也。
14、綺陌紅樓:猶言花街青樓。綺陌:繁華的道路。
15、經(jīng)歲:經(jīng)年,以年為期。
16、遷延:羈留也。
17、帝里:京城。
18、狂朋怪侶:狂放狷傲的朋友。
19、競:競相也。
20、迅景:歲月也,光陰易逝,故稱。
21、程:即路程。
22、縈絆:猶言糾纏。
23、漏箭:古時以漏壺滴水計時,漏箭移即光陰動也。
24、畫角:古時軍用管樂器,以竹木或皮革制成,發(fā)聲哀厲高亢,多用于晨昏報時或報警,因表面有彩繪,故稱畫角。
25、停燈:即吹滅燈火。
26、抱影無眠:守著自己的孤影,一夜沒有睡著。
【賞析】
這首《戚氏》詞,是柳永自制的新調(diào)之一,共三片,長達212字,是宋詞中僅次于南宋吳文英《鶯啼序》(240字)的最長的慢詞。這首詞以時間為序,從黃昏、深夜到清曉,將秋天的遠景與近景、詞人的往事與舊情以及客居驛館的幽思遐想漸次序入,詞境紛陳而錯綜有序。
從詞中“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來看,當寫于湖北江陵,當時柳永外放荊南,已經(jīng)年過五十,只做個相當于縣令的小官,心情自然十分苦悶。這種情緒在這首詞里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全詞共分三片:頭一片寫景,寫作者白天的所見所聞第二片寫情,寫作者“更闌”的所見所感第三片寫意,寫作者對往事的追憶,抒發(fā)自己的感慨。
上片開頭描寫微雨過后的薄暮景色。晚秋點時令,先寫景前驛館內(nèi)之衰殘景色?!捌嗳弧币韵聦懗鐾獾桥R所見之遠景?!爱敃r宋玉悲感,向此臨水與登山”暗示出作者也正在臨水與登山。前后所寫則是所見所聞?!熬肼牎币韵聦懰?,有聲有色,渲染出悲秋之氣氛。中片時間上緊承上片,由傍晚而入深夜。先景后情?!耙褂缹啊鞭D(zhuǎn)入憶舊,雖無名祿,卻有紅粉知已,尚可在歡樂中度日。欣悅中似有悔意,感情很復雜。
下片繼續(xù)寫狂放不羈的少年生活,與前片銜接細密,有隴斷云連之妙?!皠e來迅景如梭”以下轉(zhuǎn)寫眼前實景,以往日之歡娛,襯今日之落寞。引出“念利名、憔悴長縈絆”這一痛苦的根源,作者并未有明確的態(tài)度。結(jié)尾又以長夜不眠的景語結(jié)束,寫盡孤苦伶仃之滋味,極為傳神?!镀菔稀芬徽{(diào)為柳永所創(chuàng),全詞以時間為線索,從傍晚、入夜,寫到翌日破曉,脈絡清晰。音律和諧,句法活潑,韻位錯落有致。全詞內(nèi)容上悲恨幽怨交加,聲情并茂。
宋人將之與《離騷》媲美,認為是前后輝映之作,可見其時譽之盛。宋王灼《碧雞漫志》:“離騷寂寞千載后,戚氏凄涼一曲終?!?/p>
定風波·自春來慘綠愁紅
作者:柳永
自春來、慘綠愁紅,芳心是事可可。日上花梢,鶯穿柳帶,猶壓香衾臥。暖酥消,膩云亸,終日厭厭倦梳裹。無那!恨薄情一去,音書無個。
早知恁么?;诋敵酢⒉话训癜版i。向雞窗、只與蠻箋象管,拘束教吟課。鎮(zhèn)相隨,莫拋躲。針線閑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
【注釋】
?、偈鞘驴煽桑簩κ裁词虑槎疾辉谝?,無興趣。一切事全含糊過去。
?、谂窒耗樕系挠椭⒘?。
?、勰佋苼彛侯^發(fā)散亂。亸(duǒ):下垂貌。
?、軣o那:無奈。
?、蓦u窗:指書窗或書房。語出《幽明錄》:'晉兗州刺史沛國宋處宗嘗得一長鳴雞,愛養(yǎng)甚至,恒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處宗談論極有言智,終日不輟。處宗因此言巧大進。(《藝文類聚·鳥部》卷九十一引)。
?、扌U箋象管:紙和筆。古時四川所產(chǎn)的彩色箋紙稱蠻箋。象管:即象牙做的筆管。
⑦鎮(zhèn):鎮(zhèn)日,整天。
【詞意】
自入春以來,見到那綠葉紅花也像是帶著愁苦,我這一寸芳心越顯得百無聊賴。太陽已經(jīng)升到了樹梢,黃鶯開始在柳條間穿飛鳴叫,我還擁著錦被沒有起來。細嫩的肌膚已漸漸消瘦,滿頭的秀發(fā)低垂散亂,終日里心灰意懶,沒心情對鏡梳妝。真無奈,可恨那薄情郎自從去后,竟連一封書信也沒有寄回來。
早知如此,悔當初沒有把他的寶馬鎖起來。真該把他留在家里,只讓他與筆墨為伍,讓他吟詩作詞,寸步不離開。我也不必躲躲閃閃,整日里與他相伴,手拿著針線與他相倚相挨。有他廝守,免得我青春虛度,苦苦等待。
【賞析】
這首詞具有濃厚的民歌風味。它不僅吸取了民歌的特點,保留了民間詞的風味,而且還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作者沒有采取傳統(tǒng)的比興手法,也不運用客觀的具體形象來比喻和暗示自己愛情的熾烈與堅貞,而是采取感情的直接抒寫和詠嘆。詞中,感情的奔放熱烈?guī)в幸环N赤裸無遺的色彩,明顯地具有一種市民性。這是柳永生活時代都市高度繁榮的客觀反映。
詞的上闋重以景襯情,描寫人物的外表現(xiàn)。
下闋則深入到理想情趣。寫內(nèi)心的悔恨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頭三句,點明“悔”字,反映出這位少婦的悔恨之情。繼之,又用“鎖”字與此相襯,烘托出感情的真摯、熱烈與性格的潑辣。
中六句是對理想中的愛情生活的設(shè)想和追求。他們坐在窗明幾凈的書房里吟詩作賦,互相學習,終日形影不離。然而現(xiàn)實卻是冷酸無情的,多少個被情郎拋棄的青年女子無邊的苦海中虛度著大好的青春年華。柳永代她們發(fā)出了心中的呼聲:“和我,免使年少、光陰虛過?!苯Y(jié)尾三句明確責示對青春的珍惜和對生活的熱愛。主人公的理想就是讓心上人安安穩(wěn)穩(wěn)地吟詩誦書,自己一旁溫存相伴,過一份靜謐、溫馨的正常人的生活。更多宋詞賞析請關(guān)注詩詞庫的宋詞賞析欄目。
柳永的身世處境,使他對處于社會下層的妓女的生活,有著很深的了解,對她們的思想感情也有著很深的了解。因而,詞里刻畫的許多婦女形象栩栩如生,描繪她們的心理活動,顯得格外生動、真切?!抖L波》就是一首描寫很成功的以婦女為主人公的詞。
【原文】
鶴沖天·黃金榜上
作者: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