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不稱心、不如意事情的時候,心情就會立馬變得激動,就如熱鍋上的螞蟻,又因為無計劃卻急于求成,從而導致結果與想法背道而馳,幾次三番忙中生亂,孩子自然而然會出現始亂終棄的選擇。那么,孩子沒有耐性做事情,而始亂終棄這該怪誰呢?我們先從孩子的一出生的先天因素做一下分析,我們通過美國兒童心理學家托馬斯的出生氣質差異化實驗分析一下。
托馬斯認為孩子一出生其氣質類型就會出現很大的差異性,為了證明這一發(fā)現托馬斯開發(fā)了一套關于兒童氣質的測驗來區(qū)分不同類型的孩子,通過驗證他發(fā)現:
?容易型的孩子占40%
容易型孩子天性乖巧,一般情況下比較讓父母省心,嬰兒時期就比其他孩子要聽話,閨蜜家的孩子就是典型的容易型孩子,閨蜜告訴我,她基本上沒有半夜起夜的情況,孩子一覺睡到大天亮,晚上不鬧人白天正常醒?,F在孩子上了幼兒園,每天背著小書包高高興興地去上學,我經常調侃閨蜜這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的確,容易型孩子的典型特征就是懂事、聽話;
?困難性的孩子則占10%
困難型孩子帶起來就不會那么的輕松,特別是與容易型孩子相對比,簡直就是兩個極差。困難型孩子極其喜歡鬧人,總是哭個沒完,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他們都會通過大哭來發(fā)泄情緒,情緒來的莫名,大人總是摸不著頭腦。因此,困難型孩子最典型的特征就是調皮搗蛋,不聽話。
?遲緩型的孩子占15%
遲緩型的孩子則是做事情慢半拍兒,也就是說,不管他們是做什么事情,無論是學習還是吃飯,亦或是其他事情,總要比其他孩子慢一些,如果遇到沒有耐心的家長,一定會因為孩子的這些墨跡而不斷生氣。但是,凡事有弊必有利,遲緩型孩子最優(yōu)秀的特點就是持之以恒的毅力,如果這些孩子堅持了一個目標,那么一定會朝著這個方向繼續(xù)前行,不會輕易的放棄,我們通常稱呼這類孩子為大器晚成型。
根據進一步的了解,我們發(fā)現不同氣質類型相比較能反應出來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兒童氣質離不開父母養(yǎng)育方式。無論是困難型、容易型,還是遲緩型的孩子,其性格特征都有一定的好處和壞處,那么作為家長,我們就要發(fā)揚其中的優(yōu)點而引導孩子改正缺點,這是所有父母都應該學會的事情。
祝卓宏教授曾經說過:這種與生俱來的氣質類型雖然具有一定的遺傳因素,但是并非像血型一樣不可修改,后天環(huán)境以及教育方面的培養(yǎng)對其有一定的改變作用,不同的氣質類型有優(yōu)勢也有劣勢,應該和諧看待。
??為什么孩子總是會出現始亂終棄的行為呢?
★生活方面的原因
兒童大腦處于持續(xù)發(fā)展中,生活中需要注意兒童食用均衡的養(yǎng)分,跟大腦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飲食上多食用高蛋白質、鈣、水果蔬菜等食物,有助于大腦的繼續(xù)發(fā)育。若是經常性食用養(yǎng)分不充足的食物或者食品添加過多的食品,則容易導致大腦發(fā)育不成熟,從而導致精神和情緒上的暴躁,從而影響兒童心理,出現耐心不足等現象。
另外,生活方面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運動和睡眠,不足的睡眠會導致孩子大腦的信息處理不足,達不到信息的深化處理,從而導致記憶力下降,精神渙散等情況的發(fā)生;運動可以使孩子大腦分泌多巴胺和血清素,從而使孩子保持清醒和專注的狀態(tài),過多拘束孩子運動生活會導致孩子情緒無處發(fā)泄,從而引起沒耐心等不佳的情緒波動。
★心智發(fā)展的層面
幼兒極易受到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因此想要幼兒集中注意力做某件事的時候,一定要給他們提供一個安靜的氛圍和環(huán)境。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去做事情,不要過多干涉孩子的選擇,很多情況下,孩子選擇始亂終棄的本質原因也是因為父母在周圍的指手畫腳,從而干涉了孩子的做事進度,導致行為上的慌亂。
人類注意力集中程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展變化,成年人可以穩(wěn)坐如山一天,幼兒卻三分鐘熱度都沒有,這離不開心智發(fā)展的原因。孩子的專注時間很短,幼兒和成年人的不同在于孩子總是閑不下來,想要孩子耐心的去做某件事情,就要給他們充足的興趣感,父母可以試著給他們提供一些刺激感或者獎勵機制,從而培養(yǎng)孩子學習等待和堅持到底的一個習慣性行為。
★生理狀況的影響
若是孩子耐心實在不足,無法專心于某件事情的時候,父母可以考慮孩子是否有多動癥的傾向。多動癥也被稱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綜合征,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障礙。多動癥兒童的多動癥行為對其生活有著各種影響,若是有多動癥傾向,那么孩子專注力不夠,耐心不足,情緒上也會有暴躁,若是不加以控制和治療,甚至會影響兒童的后期成長。
不過父母也不需要過度擔憂,藥物治療、教育治療、飲食治療等一系列治療辦法均有成效,對癥下藥是關鍵。對此,父母只需要遵守醫(yī)生叮囑,并且積極配合治療,就能夠幫助孩子改變多動癥這一現象,從而穩(wěn)定孩子心緒,促進其耐心的增長,對孩子的健康發(fā)展也有著不可多得的作用。
對于孩子沒耐心做事情,始亂終棄這種行為,在很大程度上也離不開父母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某些行為其實是在坑害孩子。
根據研究發(fā)現有些家庭過于吵鬧,干擾太多,讓孩子無法專心。最常見的一種缺乏耐心的行為,就是父母要求孩子進行某件事情,而自己卻在給孩子制造更多的噪音
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學習,而自己則在一旁看電視,但是音量很高,家長一方面自己看得津津有味兒,一方面要挾孩子不允許觀看。本質上而言,孩子不僅要抵御電視的誘惑,另一方面還要做出努力去完成自己手下的工作,這本身就是一種巨大的不可能,成年人也閑少可以做到這種地步。
這便是父母存在的原因,想要培養(yǎng)孩子的耐性,就要盡量降低孩子環(huán)境生活中的各種影響因素,不使孩子分心。父母最好做到陪伴,父母是孩子的鏡子,以身作則地和孩子一起完成某項任務,一起學習、一起工作,孩子可以在陪伴的過程中學會成長,這樣做的結果無疑不是可觀的,不僅可以給孩子一個模范帶頭的作用,還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心性,從而鍛煉他們的耐心程度。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他們有著專屬于自己的步調和速度,家長需要做到認真陪伴以及耐心引導,不要操之過急,導致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