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 靜 荷
朗讀 | 劉 一
[001611]
白皮書中的
緒論《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研究30年與天才個性教育》
中的第一、二、五節(jié)
各位熱愛元認知的老師、家長和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今晚是遇上元認知讀書群的第一次讀書時間,在忙碌的工作和學習之余,能抽出一小段時間來閱讀和聆聽元認知的著作,增長元認知的知識和智慧,這種感覺可真好,在心里給自己一個贊賞吧。現(xiàn)在做一個深呼吸,帶著平靜、輕松、愉悅的心情,我們來了解一下今天的讀書內(nèi)容:
六月份的讀書主題是元認知技術概述,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白皮書中的緒論《元認知心理干預技術研究30年與天才個性教育》中的第一、二、五節(jié),通過這些章節(jié),著重闡述和了解元認知技術30年的研究和發(fā)展歷程。
元認知技術是金洪源教授在深入學習、研究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和弗洛伊德潛意識觀之后,進行了大量的臨床實踐研究,獲得的科學、高效的理論精髓和科技成果。
美國行為主義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對人類科學心理學的發(fā)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但他們在嚴肅批判精神分析心理學的局限時拒絕承認潛意識,也拒絕研究潛意識,從而形成認知盲點——看不到潛意識心理現(xiàn)象的客觀存在及規(guī)律的深刻性與實效性。
美國心理學家對學習障礙錯誤的理解為“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失調(diào)”,導致70年代在美國掀起了以反對傳統(tǒng)教育“壓抑、摧殘”兒童為主要口號的人本主義教育改革運動,導致美國中小學生學習質(zhì)量嚴重下降。并在十年之后,這種“只要快樂就行”的人本主義思潮令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教育面臨連根拔起的危險,直至今日依然危害重重。
元認知技術運用科學的心理學學習論原理,重新解釋潛意識心理過程及本質(zhì),走出弗洛伊德泛性論的低效潛意識觀的局限,同時用行為主義反映論心理觀,在車文博教授“無意識是一種條件反射”的理論基礎上,用四年時間跟蹤研究187名被試后,于1989年10提出結論:所有心理障礙都是潛意識問題,所有潛意識心理現(xiàn)象都是以條件性情緒反應為主要或關鍵因素的,而條件性情緒反射是容易建立、容易消除的,因此,一切心理障礙都是容易徹底治愈的。
自此抑郁癥、神經(jīng)癥、分裂癥等嚴重心理障礙得以徹底、高效的解決。像劉野、謝華這樣被徹底治愈的患者不斷增多,元認知技術成果不斷涌現(xiàn),研究生們屢創(chuàng)臨床心理治療奇跡,進軍世界高峰。2009年馬立麗、魏曉旭、王亮三位元認知技術專業(yè)的研究生畢業(yè)之后在大連成立了元認知心理干預研究所,他們提供的服務惠及全國。
同時元認知技術也開始頻繁的進駐全國各中、小學校,為中國的教育改革和幫助學生高效學習擔負起自己的使命和責任,讓學生能輕松做到“想學能學進,想記能記住、想做能做到”的高效狀態(tài)。讓學習障礙和各種心理問題得以快速、高效的解決,真正實現(xiàn)了富民強國的積極幸福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