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吉寧
編輯 / 教研院
為了診斷孤獨癥,目前在醫(yī)院里,醫(yī)生們需要收集孩子全面的信息(病史+臨床表現(xiàn)+家族史+評估結果+臨床檢查+遺傳代謝等)常使用以下幾類心理評估工具,來幫助診斷孤獨癥。兒童早期發(fā)展遵循著評估-指導-發(fā)展-再評估-再指導-再發(fā)展的過程。由此可見,評估對于兒童的診斷和康復均具有很高的價值。
很多評估工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
A. 根據(jù)客觀標準進行評定,所得結果比較客觀、真實。
B. 評定量表使用統(tǒng)一的數(shù)字量化,便于比較、分析和研究。
C. 評定量表的內容全面而系統(tǒng),等級清楚。
D. 評定量表操作方法簡便,易于學習,省時、省力。
E. 評定者和受評者易接受。
一般當孩子出現(xiàn)和同齡孩子相比“不會說話”、“眼神對視差”、“交往不好”等表現(xiàn)時,醫(yī)生會給孩子做一些精神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依然是可疑的,可能就會給孩子開具“孤獨癥篩查評估”,來進行篩查。
常見的篩查評估工具有:
· 《兒童心理行為發(fā)育問題預警征象》
· 《孤獨癥行為量表(ABC)》
· 《孤獨癥篩查量表修訂版(M-CHAT)》
· 《克氏孤獨癥行為量表(CABS)》
臨床上還有很多其他篩查量表工具,大多都是“父母填寫”的心理問卷。不需要孩子操作。結果出現(xiàn)“疑似孤獨癥”或者“孤獨癥可能性大”等陽性結果時,一般提示目前孩子的癥狀,支持孤獨癥的診斷。但,篩查評估的結果不能直接用于診斷,僅是為診斷提供一些必要的信息支持。
因此,有時候,這些篩查評估工具也用于家長自評。星寶藍書包公益項目就為家長們提供了一個隨時自己篩查兒童心理狀況的一個平臺,家長可以自己評估孩子的情況,及時就醫(yī)。評估工具領取,請點擊此處
如果上述篩查評估的結果是陽性的,那么提示孩子患有孤獨癥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有條件的醫(yī)院就會給孩子安排“診斷性評估”,如:
· 孤獨癥診斷訪談量表-修訂本(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 Revised,ADI-R)
· 孤獨癥診斷觀察量表(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ADOS)
· 兒童孤獨癥評定量表(The 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
這些診斷工具的一致特點,就是對操作人員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施測的操作人員具備相應的工具使用資質才可以進行評估,而且這些評估都是需要家長和孩子參與進來的,與只是家長勾選的問卷不同。而且,這些評估結果對于診斷的價值非常大,最終臨床診斷和這些診斷工具出具的結果基本是一致的。
對于存在明確發(fā)育問題的孩子來說,有時候能否確診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反而是現(xiàn)階段和同齡孩子相比,發(fā)育到底落后了多少?在哪方面落后了?因為,這將直接影響是否給孩子提供康復干預計劃,以及提供何種康復干預計劃,康復干預的強度如何?
常用的發(fā)育評估有:
· Gesell發(fā)育評估量表(GDDS)
· 兒心理量表
· 格里菲斯發(fā)育量表(GMDS)
· 韋氏智力評估
這些發(fā)育評估一般從以下幾方面評估兒童的發(fā)育情況(不同工具評價領域不同):
運動能力:
測查身體粗大運動控制、平衡、協(xié)調能力,手眼協(xié)調與手指抓握與精細操作能力。
語言能力:
測查語言聽覺理解、表達與運用能力。
個人-社會能力:
測查對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個人反應,包括對人的反應,基本的社會交往,游戲,自我照顧與生活自理能力。
適應行為:
測查對環(huán)境物體與背景的感知與反應能力,包括感知、記憶、注意、視覺空間理解、數(shù)概念以及精細操作能力。
實際推理能力:
測查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簡單因果關系、數(shù)概念、空間概念等。
通過發(fā)育評估,我們可以:
獲得的發(fā)育商數(shù)判斷兒童是否存在發(fā)育落后;通過各領域發(fā)育商數(shù)水平,分析兒童心理發(fā)育的優(yōu)勢與劣勢;通過觀察兒童在測試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了解兒童的行為、個性、互動和對人反應等信息,為臨床判斷提供更多補充性信息;
其中,典型孤獨癥兒童的發(fā)育評估結果呈現(xiàn)明顯的不均衡性,運動能力一般發(fā)育正常,而適應行為、語言和個人-社交領域評分降低。同時伴有智力低下者的各領域評估結果一致性下降。
為了給孩子制定詳密周全的干預方案,孤獨癥的功能發(fā)展評估就至關重要了。因為,我們簡單理解,這些評估決定了我們的孩子每天要訓練什么!
比如:VB-MAPP評估,就是國際上應用范圍最廣的評估工具。
工具由美國知名心理學家Mark Sundberg編制。包含五個評估:里程碑評估,障礙評估,專向銜接評估,任務分析和技能追蹤,安置和IEP目標。
分為三個階段:0-18個月、18-30個月、30-48個月。
其中有170項語言里程碑,24項在患孤獨癥譜系障礙或其他發(fā)展障ASD兒童中常見的學習和語言習得障礙。
測試十六項技能:提要求、命名、視覺感知和樣本配對、聽者反應、動作模仿、獨立游戲、社交和社交活動、仿說、自發(fā)發(fā)聲、互動語言、語言架構、集體和教室技能、以及早期學術能力。
測試二十四項學習與語言習得障礙:行為問題、對指令的服從、提要求的障礙、命名的障礙、仿說的障礙、模仿的障礙、視覺和配對能力的障礙、聽者反應的障礙、互動語言的障礙、社交能力的障礙、對輔助的依賴、猜想行為、掃視能力的不足區(qū)變刺激分辨能泛化能力的不足、較弱的動機。反應導致動機消弱、強化物的依賴、自我刺|激、構音障礙、刻板固執(zhí)行為、過動行為、眼神對視、感覺防御。
通過VB-MAPP的評估,我們不僅可以全面了解兒童的發(fā)育水平和各類問題所在,更可以依據(jù)此評估結果制定符合孩子特點的干預計劃(IEP)。
總 結
不同的心理評估工具滿足了我們不同階段的需要。而回到開篇,兒童早期發(fā)展遵循著評估-指導-發(fā)展-再評估-再指導-再發(fā)展的過程。因此,家長應該重視評估的“動態(tài)”價值。也就是說,我們應該定期地做相應的心理評估,以指導我們下一階段改如何幫助孩子。
火熱報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