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窗又聽蕭蕭雨,一點昏燈相對愁。”
秋雨不似春雨那般甜膩,不似夏雨那般熱烈;
秋雨是舒緩的,纏綿中帶著寒意,
總是讓人心底泛起思念的漣漪。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
雨點滴滴,雨聲細(xì)細(xì),
滴梧桐,打芭蕉,更添眉間一寸憂。
秋雨是帶著閑愁的,秋天落雨的日子是適合想念的。
“梧桐雨細(xì),漸滴作秋聲,被風(fēng)驚碎。”
秋雨聲聲,淺吟低唱,
落在了古人的素箋上,便成了相思的詩行;
落在了今人的窗檐下,便成了思念的樂章。
細(xì)雨綿綿,相思如絲;
千般情懷,萬重心事;
秋雨滴梧桐,呢喃著古人的憂傷,
也訴說著今人的惆悵。
微雨霏霏,風(fēng)卷來,黃花落葉凌亂堆滿地。
淡酒難消濃愁,風(fēng)雨更添相思。
聲聲慢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fēng)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
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這清秋時節(jié),李清照孤零零一個人坐在窗前,衣衫薄,天氣涼。
晚風(fēng)來急,冷雨敲窗,更覺冷冷清清;
一杯一杯,獨飲孤盞,豈止凄凄慘慘戚戚。
一行雁過,卻是舊時相識,也曾托寄錦書;
如今家國破碎,良人不在,相思又能寄往何處?
此時的易安,丈夫趙明誠已去世三年,她凄慘一人流落江南,國破,家亡,身??;
前路茫茫,人生海海,她不知該何去何從。
看著窗外的黃花凋零,落葉枯敗,細(xì)雨滴梧桐,孤寂中,唯有這雨聲沙沙;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易安愁的是自己,也是家國。
看著“雁字回時”,相思的是她逝去的愛情,也是她逝去的故國。
秋夜長,相思更長,夜聽梧桐滴雨;
方知“才會相思,便害相思”,是何種滋味!
錦香囊
宋.歐陽修
一寸相思無著處。甚夜長難度。
燈花前,幾轉(zhuǎn)寒更,桐葉上,數(shù)聲秋雨。
真?zhèn)€此心終難負(fù)。況少年情緒。
已交共,春繭纏綿,終不學(xué),鈿箏移柱。
挑盡燈花,不成眠,更無夢。
秋夜長,相思更無人可以訴說,只能數(shù)著秋雨滴梧桐,一聲聲滴到天明。
相思難,不相思更難。
既然已將一片癡心交付,又怎能輕易移轉(zhuǎn)?
歐陽修,一代文壇領(lǐng)袖,詩詞大家,在我們心里,總把歐陽修想象成一幅睿智老者的模樣。
但是,我們忘了,他也曾經(jīng)是少年才子,身邊更是不乏紅袖添香者。
他也曾把一腔癡情,付與紅粉佳人,寫下多情文字,記下當(dāng)時的美好情愫。
只是,多情總比無情苦,歐陽修一生多情,也一生為情所累。
他幾次或被彈劾,或遭貶謫,多因他那些被廣為流傳的風(fēng)流韻事。
郁達(dá)夫說:“曾因醉酒鞭名馬,生怕多情累美人。”自古多情,累得豈止是身邊美人,更是自己。
只是似乎長情的總是女子,在歐陽修數(shù)著秋雨聲,輾轉(zhuǎn)無眠時,
他思念的佳人又在何處呢?
秋風(fēng)吹得木葉落,秋雨連綿青苔生。
秋風(fēng)吹得去秋雨,這深深相思,又怎能隨風(fēng)吹去?
如夢令
清.納蘭性德
黃葉青苔歸路,屧粉衣香何處。
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幾許。
秋雨,秋雨,一半因風(fēng)吹去。
踏在這黃葉遍地,青苔鋪滿的路上,我不知該去往何方。
我已找不到我們曾經(jīng)去過的地方。
你自離去,便音訊杳無,平添我夜夜相思,無處寄托。
秋雨啊,一半已被秋風(fēng)吹去,為何,你不帶走我的思念?
納蘭性德的詞有許多是寫給他逝去的妻子盧氏的,
都說離別苦,可死別,更是苦上加苦。
生離,可能還會希冀有奇跡發(fā)生,終有重逢之時;
而死別,卻是陰陽相隔,上窮碧落下黃泉,都不會復(fù)見。
故事開始的時候,就已經(jīng)注定了結(jié)局,慧極必傷,情深不壽,
盧氏的死,讓納蘭性德“心字成灰”。
哀莫大于心死,一個人心死了,身體豈能獨活?
英年早逝,是納蘭性德命定的結(jié)局!
“愁”字怎寫?秋上心頭。
秋,似乎總是和愁連在一起,似乎一入秋,便平添了一段愁。
尤其是在離人心上!
唐多令
宋.吳文英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諢熕鳌?/span>
燕辭歸、客尚淹留。
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系行舟。
為什么而愁?人在羈旅,離家千里,天冷了,便容易想起家的溫暖。
縱然雨已停歇,窗下的芭蕉,依然被風(fēng)吹得冷氣嗖嗖;
不敢登上那高樓啊,美麗的月色,只能增加想家的憂愁。
時光匆匆,花謝花飛,燕子都已飛回了故鄉(xiāng);
只有我這浪跡天涯的游子,被絲絲垂柳系住行舟,不得歸去。
自古寫羈旅秋思,最著名的莫過于一句“古道西風(fēng)瘦馬”,
但此時的吳文英眼望行舟不得發(fā),發(fā)出的這句:“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span>
亦成寫“愁”之千古名句。
“漫長是,系行舟”,是他不得歸,還是不想歸,還是不能歸?
我們不得而知。
他思念的是家中父母,還是閨中嬌妻?
我們也無從猜測。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或許,他掛念的只是窗前那株梅花吧!
都說義山心事難猜,我們至今無法確知這首詩,是他寫給妻子,還是朋友的。
我們唯一能夠確知的是那夜的巴山秋雨,
在相思的人心上,下了千年!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隱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你問我何時回家,我自己都不能確定,又如何能夠告訴你呢?
此刻,巴山的雨已經(jīng) 淅淅瀝瀝下了一夜,秋天的河池都已經(jīng)漲滿了。
什么時候,我才能回到家鄉(xiāng),坐在西窗下,我們一遍遍剪著燭花,不忍睡去;
我會把今夜纏綿的雨聲,講給你聽。
“寄托深而措辭婉”,李商隱的詩總是能用最簡單的文字,表達(dá)最深的感情。
離別的苦悶和思念,如這綿綿秋雨,絲絲縷縷,越扯越長;
夜雨漲滿了秋池,相思也漲滿了義山的心。
古人的生活很慢,古人回家的路很長,
如果此詩是李商隱寫給妻子的,他不知道,在他寄出這封信時,
他的妻子已經(jīng)因病去世好幾個月了!
“何當(dāng)共剪西窗燭”的美好,終成了惘然!
“秋雨,秋雨,無晝無夜,滴滴霏霏。”
雨落瀟瀟,輕一下,重一下,就淋濕了一腔思緒,
化成了點點相思淚,流過臉龐,流進(jìn)心底。
“梧桐葉上三更雨,別是人間一段愁。”
落葉無意,秋雨有情,雨絲帶著落寞的惆悵,
落在心上,撩撥著莫名的憂傷。
“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
雨點輕輕,雨絲連綿,不知何時開始飄落,
情亦不知從何時起,一往而深。
伴著瀟瀟灑灑的秋雨,翻一卷唐詩宋詞,你讀的是詩,還是心情?
那些裹挾在唐風(fēng)宋雨里的相思,又有哪一段落在了你的心里?
作者:水云初靜 閑來無事讀書,心有所感寫文。愛詩詞,更愛《紅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