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于寫文·25】
關(guān)于洗身凈體,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所重視。史料記載,宋元以來就有公共浴堂。
蘇東坡寫過兩首《如夢令》,就描寫出當時洗浴的樂趣。
其一是:水垢何曾相愛,細看兩俱無有。寄語揩背人,盡日勞君揮肘。輕手,輕手,居士本來無垢。
其二是:自凈方能凈彼,我自汗流呵氣。寄語澡浴人,且共肉身游戲。但洗、但洗,俯為人間一切。
從這兩首詞中可以看到蘇東坡不但經(jīng)常洗澡,還找人擦背,并囑咐擦背人輕一點擦背,我常來沐浴,身上沒有多少污垢。并且還說出洗浴的好處和意義,自身潔凈才能使別人潔凈,為了潔凈我已經(jīng)汗流浹背地大聲喘氣。請轉(zhuǎn)告各位洗浴的人,我們暫且一起做做洗浴肉身的游戲吧!只管洗,只管洗,俯下身體受洗是為了人間的一切。
我喜歡洗浴源于父親的愛好。我是父親的長子,他得子的年齡已經(jīng)32歲了,當我七、八歲時,父親都已經(jīng)40歲了。他很高興領(lǐng)著我到浴池洗澡。他讓我用細嫩小手在他身后不是搓背,又好像撓癢,父親這時一定是微閉著雙眼享受這天倫之樂。
當我成家立業(yè)之后,我沒有像父親那樣幸運還有我來陪伴他洗浴,因為我有兩個女兒,不可能在公共浴池有個小手來撓癢我的后背。
其實在我工作之后,由于是廚師職業(yè)的關(guān)系,每周必須有一次洗澡,每20天左右理發(fā)一次。做為福利待遇是每月四張洗澡票、雙月一張理發(fā)票和一塊肥皂都免費發(fā)到手里,方便的條件使我產(chǎn)生了“澡堂子的情愫”。
大連公共澡堂子,大概存在的歷史有120多年了。最早的澡堂子是原天津街(日殖時期浪速町)137號的人民浴池。1890年,大商人于振臣建造第一家浴池,取名“雙泉堂”。據(jù)說,于振臣還在奉天(沈陽)也建造了公共浴池。1938年,大商人許億年將“雙泉堂”買下,經(jīng)過重新改建后改名為“萬泉堂”。
天津街浴池(萬泉堂)門頭
大連解放后,“萬泉堂”改名為“天津街浴池”和“人民浴池”,當時是大連市設(shè)施最齊全和講究的浴池,特別是二、三樓是全市最高級的浴室,當時依稀記得票價在4角,如果利用公費洗澡是需要兩張澡票。
建民浴池舊貌(連鎖浴場)
據(jù)不完全資料顯示,文化大革命之前大連的澡堂子多數(shù)是日殖時期的產(chǎn)物。我常去的浴池中,坐落在站前興隆街的“健民浴池”是1923年建造的日式浴室,當時是“連鎖浴場”。
現(xiàn)在南北向的修竹街日殖時代的名稱是“東鄉(xiāng)町”,在這條街的西側(cè)也有個老澡堂子,名字是“清水池”。全國解放初期連同修竹飯店(群英樓前身)分別成為大連造船廠職工消費合作社浴池和飯店,后來修竹飯店交到飲食行業(yè)。直到文革期間,浴池才回歸飲服行業(yè),繼續(xù)開業(yè)一段時間,“清水池”關(guān)閉,改為中山區(qū)人民商店維修組。
清水池塘舊貌(清泉池)
西崗區(qū)永豐街浴池也是個老澡堂子,在大連西部這家浴池最好,我小時候父親常領(lǐng)我到這家洗浴。后來我長大了,父親去世了。我經(jīng)常到永豐街浴池不僅僅是清洗污垢還凈體,而是來這里有一種悲傷感覺,緬懷和尋覓父親與我一份暫短而又難舍難忘的陰陽兩界問候接觸。在這里我會全身投入到父親所洗浴過的大池塘里;坐一下父親曾經(jīng)坐過的石凳;也曾下意識做兒時候擦背的小動作……睹物思人,親情難移啊!
西崗永豐街浴池舊貌
同在西崗區(qū)還有東關(guān)街的“立新浴池”,舊時代叫做“雙合堂”,記得去過一次。浴池東面住著飲食行業(yè)的一位著名廚師柯興林,曾在這里開過飯店。
九三浴池是西崗最大的浴池,也是一家老澡堂子,內(nèi)設(shè)條件保持的完好,居家西崗豐登街時經(jīng)常光顧。
沙河口有個萬歲街浴池,這是飲服公司的先進單位,去過幾次,服務(wù)質(zhì)量可以。
在那個年代,居民家庭衛(wèi)浴設(shè)備很差,每人基本都要到公共浴池,洗污垢,浴天體,換潔凈。可是大連全市有不到二十家浴池,分布在中山、西崗、沙區(qū)和甘井子四區(qū),來解決近百萬人口的洗浴問題,簡直就是杯水車薪,致使成為大連市持續(xù)困擾的“吃飯難、住宿難、洗澡難”三大難之一。
大連的澡堂子,我最愛去的還是人民浴池,而且還是二、三樓的高級浴室。雖然剛開始我用的是兩張澡票才能洗一次澡,但心里確認為這澡票花得值。舒適敞亮的環(huán)境,有木隔斷間壁的“小包間”,可以躺在簡易的床鋪上睡一覺,不大的小茶幾,比較干凈的浴巾,還有那幾位老年服務(wù)員的殷勤周到“伺候”著。
當年我關(guān)注“澡堂子文化”就是從人民浴池的三樓開始。最初經(jīng)常聽到浴池服務(wù)員在浴客“爆棚”的情況下經(jīng)常喊出一句話“前客讓后客,穿衣要利索”,這分明是句攆客的話,但聽起來卻很含蓄不討厭?!扒翱妥尯罂汀倍嗪冒。淼脑绲囊禳c走吧,讓給后面才來的客人,這句話的確提醒了一些比較自覺的浴客開始穿衣服了。后一句話“穿衣要利索”更豐富!不僅讓客人快點穿衣服,還提醒衣服穿得整齊一些,別忘了自己的東西。澡堂子所用的語言太精彩了。
當年飲食和服務(wù)是一個公司,澡堂子是公司下屬的浴池總店管理,人民浴池還有幾個與我基本同齡的哥們,像黃哥、顧哥、宋哥等混得很熟悉。
在特殊年代里,我們的觀點相同,同是飲服系統(tǒng)一個群眾組織,而且浴池總店的群眾組織辦公地址就在浴池的三樓東頭。
這時候我來天津街浴池就像走平道一樣,充分展現(xiàn)出“特權(quán)”的優(yōu)越,同時也與那幾位老服務(wù)員相處十分融洽。老劉外號“血劉”,家住旅順,工作認真,說話不緊不慢;老孔,大家都叫他“孔老二”,資深老澡堂子搓澡人,他曾經(jīng)在舊時代日本家浴室工作,對我講述一些當年澡堂子情況。還有一個姓孫的,個頭很矮小,喜歡說笑話。
通過與老服務(wù)員的交往中,他們形容自己的職業(yè)是“鷹眼、兔子腿、八哥嘴”。所謂“鷹眼”指的是眼力尖銳,能夠衣帽取人,冷眼一看就知道來客的身份或職業(yè);“兔子腿”就是要勤快,像兔子一樣走路,據(jù)說他們是不出門的“百里行軍”,當然誰也沒有測量過;“八哥嘴”指的是講好聽的話、客氣的話。
太樸實了,三個動物式的特點,把整個行業(yè)的服務(wù)要求概括起來了,我記了下來。時隔這么多年,現(xiàn)在看起來仍然還是那么親切感人。
我在很多年“耍筆桿子”的經(jīng)歷中,經(jīng)常把澡堂子當成第二“書房”,許多“出彩”的作品出自于這里。至今還記得,那時候我背著書包,裝著資料,老服務(wù)員給安排一個小間,洗一會澡,喝壺茶,赤身裸體寫文章。
這真是一身輕松,毫無負擔和顧忌,思緒打開,筆下生花,妙不可言。
當文路不清,語言不順,大腦模糊,再到浴池水里泡一會兒,再搓洗一下。仿佛清波沐浴是智慧的源泉,給你醍醐灌頂,頓塞茅開,于是文章猶如一瀉千里的江河凝於筆下;動筆又恰似脫韁的野馬馳聘于紙上。
在這個期間飲服系統(tǒng)內(nèi)有很多類似我一樣的人物都以到浴池享受回歸人類原始天體的狀況下,開發(fā)自己的智力為一大快事。
澡堂子里寫文章很有風趣,在澡堂子里吃飯也是其樂無窮。那時候到人民浴池二三樓的浴客,一般不是為了洗澡,大多數(shù)是來泡澡,而且都是一些年歲大的老者。
中午時分,澡堂子服務(wù)員還為這些“老客”擔負打飯任務(wù)。那時候飲食還是比較簡單,再加上各家飯店飯口時間很忙,還有“吃飯難”的影響,大家只能就近而為之。
人民浴池東側(cè)是緊挨著王麻子鍋貼,浴池對面是知味齋餛飩,再向西面不足30米就是蘇揚飯店,餐飲業(yè)的“鐵三角”成為人民浴池“食堂”了。
時間長久了,浴池的服務(wù)員也與這幾家飯店混了個“臉熟”,就是在飯口時間很忙的情況下,他們來了也有優(yōu)先照顧。
我一般吃的單一,買三兩糧票鍋貼或者是一兩糧票餛飩和一個二兩糧票的叉子火燒。“浴友”房產(chǎn)老柳和糧食局一位老同志等就不一樣了,蘇揚的“乳腐大烤”、知味齋的涼菜、王麻子鍋貼和幾瓶啤酒,算是比較豐盛了。
如果上午文章寫得順利的話,提前完成任務(wù),我也會加入到他們的圈子里,飲酒尋歡。渾身一絲不掛,大快朵頤,吃飽喝足還可以再泡一會兒澡,上來美美地睡一小覺,真是樂不思離?。∑湎硎艹潭纫稽c不比現(xiàn)在桑拿浴差。
長時間里,我從搓澡師傅老孔的口中了解到,早年大連澡堂子行業(yè)的情況。
大連澡堂子開業(yè)于沙俄殖民時期,盛行于日殖時代。在日殖時代澡堂子也像日本人習慣那樣男女同浴,來公共浴池洗澡大部分是日本人。
雙泉堂開業(yè)后20多年,大連有日本戶2891戶,人口是12158人;中國6319戶,人口為26861人。雖然中國人比日本人多了一倍多,但那時候中國人能夠花得起錢來洗澡是寥寥無幾。
后來城市各類人口增加了,洗澡的人多了,男女同浴經(jīng)常發(fā)生“越軌”行為,就在大水池子的上面掛個大布簾子遮擋,分為男左女右,但水池子里的水還是通著。這樣也擋不住那些“調(diào)皮”男士用腳在水中“調(diào)戲”女人,當雙泉堂易主時男女徹底分浴了。
歷史上有些不規(guī)矩的男人,幾十年后仍然還有殘渣余孽。站前興隆街健民浴池是大連最繁忙的澡堂子,原來是男女池塘共用一個天窗透氣,兩個池子的隔墻不到兩米高,墻上面男女池通透,有人就用盆子裝滿冷水潑向女池,加以調(diào)戲。
在浴客少的時候,幾個人“疊羅漢”偷窺“春光”,為此站前五號公安派出所經(jīng)常處理這種案件。健民浴池再次裝修時把男女池塘之間的墻壘到天棚頂上,徹底斷了那些人的“春心”想象。
這個事情就是有點不可思議,男窺女是流氓,女看男很正常。人民浴池二樓池塘有個天窗排氣所用,周邊是平臺。
浴池的后門是一個街道,合作洗染總店辦公室就連著天津街浴池,洗染有染線業(yè)務(wù)。每天早晨七點多鐘有幾位婦女抬著染好的線從浴池后門到平臺曬線。
這時候有些“走后門”的浴客已經(jīng)在浴塘里“一覽無余”了,夏天天窗是打開的,有幾個婦女把線晾曬完了,還趴在窗口往下看“光景”。有時被下面男士看到了,遭到訓斥,她們還會大言不慚,說了一些很難入耳的話。
可能大連開辦公共浴池較早,使得山東鄉(xiāng)下人來大連少見多怪了。有個“段子”很有意思,用山東膠東話說更有樂。
哥哥帶著剛從山東老家來連的弟弟到澡堂子洗澡,哥哥在前面走,弟弟跟在后面,剛一進門,滿屋子熱氣騰騰,弟弟嚇得轉(zhuǎn)身就跑,哥哥在后面追。哥哥追上后問,兄弟你怎么了?弟弟氣喘吁吁說,哥!這是什么地方?可嚇死我了,這不是殺人場嗎?我看見里面是扒皮的扒皮,燙的燙,屠戮毛的屠戮毛,,就差開膛了,幸虧我跑得快,還挨了一錘。
解釋過來是,弟弟見到澡堂子里熱氣下,有人在脫衣服,他認為是在扒皮;有人在大池子里燙澡,他覺得是在燙毛;還有人躺在臺子上搓澡,他誤認為是屠戮毛;在往外跑時,門上沒有彈簧拉條,而是繩子栓了個秤砣,他一急掛到繩子,被秤砣砸了一下。
這個“段子”很經(jīng)典,將老澡堂子的情景用一段山東話表現(xiàn)得詼諧有趣。
根據(jù)萬歲街浴池的事跡,飲服公司文藝宣傳隊編排了一段相聲。內(nèi)容是逗哏說,別看我們浴池服務(wù)員很辛苦,但是客人對我們還是很尊重的,經(jīng)常對著我們鞠躬作揖。捧哏說,那是為什么呢?逗哏說,澡堂子用的肥皂是免費的,有時候池子里沒有肥皂了,浴客就在門口喊了一聲,服務(wù)員給塊肥皂。服務(wù)員應(yīng)聲說好嘞,順手扔了塊小肥皂,這時候浴客一定是雙手哈腰接這塊小肥皂。逗哏問捧哏這是不是向我們鞠躬作揖?。?/span>
幾十年前聽到由滕生祥(后來成為相聲演員)和另一位業(yè)余演員說的的這段相聲,感覺很貼合實際情況,真是個好段子。
當年澡堂子的肥皂是免費的,一塊肥皂被切成四小塊,好像是大連油脂總廠產(chǎn)的海濱?濱海?牌的,那時候居民買肥皂食定量供應(yīng)。
到澡堂子洗澡不用自備毛巾,是公用免費循環(huán)使用,大多是毛巾放在池塘的門前。浴客進入池塘自己隨便拿一條使用,洗完澡出門再把毛巾扔到毛巾堆里。
高檔澡堂子也是這樣,毛巾都是黏糊糊的,還有一股難聞的味兒。三樓服務(wù)員給我準備了一條比較干凈的專用毛巾,每次我使用完了交給他們,晾干后放在服務(wù)員的專用小柜子里,等我下次再用。
多年之后,我寫飲食公司史志時,翻開遼寧省的一份資料記錄了天津街浴池(人民浴池)的情況。其中有收費的服務(wù)項目:1分錢發(fā)卡、2分錢的雪花膏、3分錢的刮臉刀片、4分錢的頭油、5分錢的洗發(fā)膏、5分錢的鞋油、5分錢的扣碗茶、1角5分錢的壺茶……多么有意思和溫馨。
懷念你——澡堂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