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元青花舉例——下
元青花牡丹紋罐
元青花蓮瓣形紋盤。這件元青花蓮瓣形紋盤,這種八棱形的花口盤,比較少見。在這件盤子的凸棱近盤沿處,可以清晰地看到青花的發(fā)色已經由藍變黑,這種近乎涂抹的黑色,是鑒定元青花的重要標志,
元青花瓜竹葡萄紋菱口盤
元青花龍紋高足碗
高足杯是游牧民族馬上飲酒的用具,這件,因其容量大、杯壁深而被稱之為碗,應是此類器物中比較稀少的一種。此件高足碗外壁所繪的三爪龍,細頸、長身,龍身彎曲呈現(xiàn)張力,極具動感。元代的龍紋有著明顯的時代特征,不僅表現(xiàn)在所繪的形象中,也表現(xiàn)在青花發(fā)色給龍身增添的色彩。器物外壁的不平整,
梅瓶,梅瓶所繪龍紋,四爪,細頸長身,雖然和上述高足碗所繪的昂首龍有區(qū)別,這件梅瓶所繪的龍紋是回首龍,但這兩件元青花瓷器所繪龍紋風格完全一致,
匜
匜是元青花瓷器的仿古器形,在口沿處和外壁還能清楚地看到土咬的痕跡。這件青花匜口沿不施釉,這和宋代的芒口工藝有著某些聯(lián)系;其青花發(fā)色并不艷麗,但還能見到明顯的黑斑,可能是進口和國產料的混用。
元青花纏枝牡丹紋帶蓋大罐
此器整個器面被青花紋飾復蓋,繁而不亂,為典型的元青花繪畫風格。蓋面、口沿和底足部,繪有輔助紋飾,分別為蓮瓣紋、卷草紋、錢紋、海水紋、火焰間隔雜寶紋和弦紋等。其主體紋飾為牡丹紋。此器造型雄渾,圖紋繁縟,色澤濃艷,。在明初,并不禁止元青花的使用。也就是說,元青花在明初,仍在流傳。這一點,對于理解元青花的傳承,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元青花花卉紋盤(殘)
元青花花卉紋執(zhí)壺,
元青花花鳥紋盞與托
元青花孔雀紋大罐
元青花菱花口盆
元青花龍紋碗
元青花龍紋玉壺春瓶
這件元青花玉壺春瓶上的龍紋細頸長身,雖然畫得比較隨意,卻不失飄逸率真之態(tài),非仿品的刻板拘謹所比擬。龍爪呈現(xiàn)我們常見的鐮刀狀三爪。玉壺春瓶口沿處飾纏枝葉,這是元青花瓷器常見的裝飾手法。
元青花玉兔紋帶座供瓶
器型不大,連瓶帶座只有25.2厘米高
此瓶直口細長頸,頸部一道凸弦紋,溜肩,腹下微收,寬圈足稍外撇,足內凹,束腰六邊形縷空筒鼓式座。器表圖案分五層,繪有蕉葉、云紋、玉兔、槐樹、山石、靈芝、卷草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