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網(wǎng)
2017-03-20 00:00
雍正一朝得力于經(jīng)濟發(fā)展,社會安定,制瓷工藝突飛猛進,在繼承康熙朝制瓷工藝的基礎上,又有了許多創(chuàng)新、變化和提高,不僅品種多、題材廣泛、造型多樣,而且原料的選擇和加工也比以前更講究。而且縱觀有清一代十三帝,雍正是為最具藝術品味的皇帝,在位雖僅有十三年,卻為后世創(chuàng)造了豐富珍貴的宮廷藝術品。萬機之暇,常命內(nèi)務府造辦處依其旨意制作各類玩物,當時的御窯廠亦如此遙聽其命,因此,所制御窯瓷器深受其影響,素以精巧淡雅清新脫俗著稱。
雍正官窯青花瓷器的胎質(zhì)堅質(zhì)潔白,非常細潤,胎體輕薄,修胎非常規(guī)整,造型俊秀,在清代瓷器中是很突出的,其釉質(zhì)光潤,仿永樂、成化時的瓷器釉面潔白,仿宣德時的瓷器呈橘皮,釉面閃青,仿嘉靖、萬歷瓷的釉面則是亮青釉。此時青花紋飾的總體風格是清秀雅致,常用皮球花、過枝花、過墻龍、八桃、蝙蝠等紋飾是這一時期開始或流行的。這時的山石用“披麻皴”技法,形成一層層苔點,所繪人物從康熙時的大人小景,人物只居于景中一角。文字中用梵文裝飾,有時用排列整齊的瘦體梵文滿飾器面,亦是此時獨有。
雍正青花在造型上既有繼承也有發(fā)展,結構精巧,器型圓柔纖麗,修長俊秀,陳設與實用保持完美的結合,形成高雅而樸實的藝術風格。在仿古方面達到了空前水平,體現(xiàn)了高超的制瓷技巧。景德鎮(zhèn)御窯廠受雍正皇帝的影響,仿燒前朝作品達到高潮,尤以仿燒宋代五大名窯的色釉及明代永樂、宣德、成化這三朝的青花最具水準。從仿燒的青花來看,有的不僅造型神似,尺寸大小一致,而且紋飾色彩描繪逼真,達到了“仿古暗合,與真無二”的程度。雍正仿明代永樂、宣德青花尤其精美,某些方面已經(jīng)明顯超越了永宣的水平,帶有雍正朝特征。其仿古并不是刻意模仿,而是在自身條件的基礎上模仿,對于古瓷的缺陷,則是利用新的技術去克服。例如,宣德時期的玉壺春瓶是拉坯制作的,雍正時期的玉壺春瓶則是利用模具倒出來的??傊瑹o論什么造型,雍正青花瓷的線條都非常柔美、秀麗,比例協(xié)調(diào),恰如其分,是清代造型設計最完美的瓷器。
此件青花花卉紋玉壺春瓶,造型線條優(yōu)美流暢,胎質(zhì)純凈細膩,紋飾清晰生動。瓶呈侈口、細頸、懸膽式,腹體豐圓,底部圈足。白釉溫潤肥厚,胎質(zhì)細膩,器形優(yōu)美。頸肩部飾蕉葉紋和卷草紋,腹下部飾一周蓮瓣紋,外足墻飾蓮瓣紋,足底青花書“大清雍正年制”款。腹部主題傍石芭蕉葉,相依青竹交瘦枝,構成了一幅寓意吉祥的圖。繪制層次清晰,青花發(fā)色青翠典雅,釉面肥厚滋潤。繪畫精細,筆意嫻熟,構圖疏密得當,為雍正傳統(tǒng)器形,具有極高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