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心源心理-專業(yè)的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機構
看到一群小學生上學,有穿長袖的,有穿薄秋裝的,還有穿短袖的。其中有個小姑娘鶴立雞群竟然穿的是羽絨服!有個小男生就問她:為什么你穿羽絨服?。恐灰娝?5度仰望天空幽幽地說:“有一種冷,叫你媽覺得你冷?!?
這是前幾年特別流行的冷笑話段子叫:“有一種冷叫媽媽覺得冷”。和朋友聊起這個話題,是因為已經(jīng)40歲的朋友,她的媽媽時不時逛街的時候還給她買衣服穿。朋友很無奈,衣服喜歡更好,可是衣服不喜歡吧,放著挺可惜,還是媽媽的心意。打電話告訴媽媽以后別再買吧,老媽不高興了,而且立馬發(fā)過來一條微信:“也許我老了,但是有父母在就有家在,父母沒有你也沒家可去了。有媽媽給你買衣服,你該幸福的,就算是破爛也是紀念?!笨戳宋⑿藕螅笥延逕o淚,立刻扔出一句“不要用親情來綁架我!”
前一陣熱播的《歡樂頌》當中,無論是仗義的樊勝美,還是乖乖的關睢爾,他們的身上都帶有父母對她們進行的親情綁架的明顯痕跡。樊勝美的父母用親情來綁架她的經(jīng)濟基礎,讓她無條件的去支付她哥哥的一切經(jīng)濟負擔,這是導致樊勝美在工作以后以金錢為目標的根本原因,最終是電視劇情節(jié)的反轉,才使她沒有成為名副其實的拜金女。
而乖乖女關睢爾的父母則是用親情來綁架她的選擇,致使長大后的關睢爾在做出任何決定的時候都是唯唯諾諾,不是從自己內心的真實需要出發(fā),卻讓別人的想法左右著她的選擇,直到自己獨自走進社會,離開父母后,碰到了一群獨立自主的朋友時,才開始反思自己,開始慢慢思考并尋求改變。
無論是樊勝美還是關睢爾,她們從父母的綁架中走出來都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這都只是電視劇的情節(jié),現(xiàn)實中的一個孩子長大成人后,他們從“視自己的孩子”為命根的父母的綁架中走出來,付出的代付會有多大呢?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自主的人,他們不是任何人的附屬,不需要聽從別人的安排。他們的一生最終是需要自己獨自走過的。
在中國的家長和老師心目中, “乖孩子”、“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從父母那里聽來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聽話”。為什么要聽父母的話?一句“聽話”綁架了多少孩子?就因為父母是自己血緣關系最近的人嗎?就因為父母比孩子有更多的經(jīng)驗嗎?
可是,一些“聽話”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或者青春期前,他們卻出現(xiàn)情緒紊亂或者行為上的紊亂。家長們很困惑,為什么曾經(jīng)那么“乖”、那么“聽話”的孩子會出現(xiàn)這些問題呢?
海英博士《情緒密碼》提到: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乖”孩子只是為了順從過于細致而控制型的父母。這種“乖”只是表面現(xiàn)象,內心存在著很多沖突。在孩子心中“乖”和“不乖”在打架,內心里會涌起陣陣的恐慌,這種恐慌又會牽扯出很多內心的苦惱。而這些苦惱被表面上的“乖”所掩蓋,不容易被家長發(fā)覺。因此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一些煩惱和問題。
父母要認識到,孩子自從有自己的意識開始,就是個獨立的個體,有獨立的人格,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孩子們應該有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想法生活;要鼓勵孩子成為他們喜歡的自己,而不是父母期待的自己。
慧心源心理免費育兒心理公開課
慧心源心理專家團隊
每周四晚8:00 準時相約
聽課請加: xinlujiaoyu0104
附言:聽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