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
一,感情的豐富性:
1.感人心者,莫過于情。作為瑜伽老師,進入課堂時,首先開始不是動作上的指引,而是感情所表達出來的引導,這個引導對在場學員的情緒和情感影響是至關(guān)重要的。善用感情來引導恰當,不但使學生獲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獲得感情上的滿足。情緒和情感是練習瑜伽的內(nèi)在動機力量,它直接影響到學員的練習。因此,在引導過程中,老師要注重情感的投入,尤其在展現(xiàn)身形動作引導時,更要用心融注情感展示,把最美麗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做到心誠意切,令學員們受其感染,調(diào)和好課堂的練習氣氛。
2.一名合格的瑜伽教師應善于從學員的練習姿態(tài)中尋找閃光點,善于“牽引”,讓學生品嘗到練習動作的成功喜悅,來喚起他們的練習激情。在語言引導過程中,老師決不可主觀片面地隨意否定學生,使學員的練習氣勢消弱。當然,也不能把引導的譽美之詞當作廉價施舍,那樣的話,效果也將適得其反。因此,可以這樣說,智慧的引導語言點點滴滴總關(guān)學員情緒練習中的心態(tài)。
二,語言引導內(nèi)容的詳實性:
1.語言引導是一堂瑜伽課程好壞的關(guān)鍵,瑜伽老師不僅要注重學員的情感因素,而且應注重語言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的詳實性,要有根有據(jù)。也就是說,引導要以事實說話。首先,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一定要防止過于籠統(tǒng)模糊的傾向,必須是具體詳實的、有針對性的。比如,對學員的引導就要建立在心理過程和動作規(guī)律理解的基礎之上。若只是憑主觀的判斷“不好”或“很好”,平心而論,對學員來說,無法對自己的練習水平形成具體的正確的認知。
2.引導的含糊其詞,學員的練習水平自然不能提高。因此,老師的引導要一分為二,針對性強,不僅使學生準確了解自己的練習狀況,知道努力的目標,也會感到一種受到關(guān)懷后的溫暖和受尊重后的欣慰。
三,語言表達的藝術(shù)性:
1.表達是門藝術(shù),瑜伽老師在進行課堂表達時應注重語言引導的藝術(shù)性和實效性。巧妙有效的表達能對學生的練習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反之則會影響到學生的進步。語言表達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課而異,因發(fā)生的情況而異。老師應全身心投入,創(chuàng)造性地對學生進行語言的引導表達,在一次次的被認可或被指點后,學生也會全身心地投入練習狀態(tài)中。
2.一個好的,優(yōu)秀的瑜伽老師的課堂風采,你會看見她滿臉微喜,身形展現(xiàn)的感情專注自如,引導語言豐富精彩;如:有時候,她會豎起拇指,以善巧的肢體語言進行評價。有時會看見她走到學生面前,真誠地夸贊:“你的練習水平已經(jīng)在提高,好好努力!”有時你還會看見她手把手的指點學員。因此,在優(yōu)秀老師的瑜伽課堂上,老師總是善于用不同的方式來表達評價。當學員練習時,老師告訴學員“哪個學得認真、坐姿做的端正”,老師會走向前來,輕輕地撫摸一下學員的頭,以此贊賞。當學員練習的精彩時,老師會為她豎起大拇指;當學生認識到自己練習的不當,做的不夠完整時,并需要隨時改正,老師要輕輕地點點頭,報以一個會心的微笑,以此鼓勵學員繼續(xù)做下去。往往一個贊許的眼神就產(chǎn)生特有的威力。盡管這些細小的贊賞的動作,非常藝術(shù)地使許多學員品嘗到了練習時的愉悅,使學員樹立起了瑜伽練習的自信,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員良好的練習品行。
3.當一個課程即將結(jié)束時,老師要智慧的語言引導,作個總結(jié)。諸如此類的話語:“大海中有一種生物叫珍珠貝殼,我們練習瑜伽的人要學的就如同珍珠貝殼,把波折和磨難用心溫柔地包容起來,日久天長,挫折與磨難就會化作內(nèi)心中一顆顆閃亮的珍珠。”如此,這樣的智慧語言引導和表達令在場的每一位學員都為之動容,堅持瑜伽練習的心境就如此被展開。
總之,瑜伽教學不是一堂單一的模仿練習課程,重要的是智慧語言相應的瑜伽課程,即“多一點賞識,少一點苛求;多一點表揚,少一點批評;多一點肯定,少一點否定;多一點信任,少一點懷疑。”
積極有效的開展智慧語言的課堂引導,那充滿智慧的語言,可以令學員練習和沉靜在美好的空間里,讓學生在和諧喜悅的氣氛中自由舒展;并且可以讓學員在寬松的環(huán)境下獲得靈感。瑜伽老師智慧語言的引導,可以讓學員身心靈動于課堂,讓一堂瑜伽課程煥發(fā)出迷人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