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微博@黃小小檬
來源 | 心之助
ID:xinzhizhunvxing
文 | 小譯
婚姻中,越愛越孤獨,似乎成為常態(tài)。明明是兩個人一起生活,卻感受不到另一個人的存在,找不到親密。
老公回家就玩手機,也不說話。
老公不做家務,也不帶娃。
老公出軌。
......
很多女人在這樣的婚姻中,失望不斷地積累。
可當你提出離婚,那個平常毫無存在感,不在乎家庭,甚至出軌成性的男人,卻不愿意離婚。
為什么男人不愿意改善關系,也不愿意離婚呢?
01xingqingmeixue
婚姻是一種義務,而不是選擇?
在中國,結婚的原因有很多??赡苁悄挲g大了,家人開始催;可能是想要孩子了;可能是朋友同事都結婚了;也可能是對方家境不錯。
總之,中國式的婚姻不僅僅是兩個人走到一起,而是兩個家庭,彼此社會地位、經(jīng)濟基礎都相互扎根到對方的世界。
BBC紀錄片《中國式婚姻》中,一位外國記者記錄下合肥的相親現(xiàn)場,采訪一位陪兒子相親的媽媽。
記者:您兒子為什么找不到女朋友?
大媽:因為他工作的地方都是男的。
記者:他準備好結婚了嗎?
大媽:準備好了,房子已經(jīng)買了。
這位外國記者很不解,怎么買了房子就是準備好結婚了。
后來,他想通了:在中國,結婚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義務。為了結婚,中國人去相親,去上約會訓練班,甚至去整容。
有的婚姻,一開始就沒多少愛,而是為了利益,為了面子,為了孩子的湊合。
等到厭倦的時候,早已經(jīng)活在自己給自己編織的網(wǎng)中,難以走出去。
可人要是真這么理智,倒也好。偏偏一個人想要被關注、被理解、被愛本來就是最本能事情。
大多數(shù)女人恪守中國的婚姻觀,即使想要理解,想要被愛,她會向自己的丈夫提建議。
可是社會為男人提供的婚姻和關系卻是分開的。
周沖曾在一篇文章中講過一個故事:
她曾經(jīng)問過一個50多歲的男人:“某長,你覺得離婚率高,是好事,還是壞事?”
對方果斷說:“當然是壞事。國家應該管一管……”
周沖繼續(xù)說:“那么,如果兩個人在一起很痛苦,怎么辦?”
對方說:“那就自己出去找一個情人?;槭遣荒茈x的?!?/p>
你看,很多男人的觀念是:可以出軌找情人,但婚姻不能解體。
02xingqingmeixue
男人比女人更怕離婚
國外有一個調(diào)查:
男人在離婚后的生活質(zhì)量大大降低,放縱自己、飲食不規(guī)律、體重大增,有48%的男人聲稱自己感到異常孤獨。
相反,離婚后的女人日子卻越過越滋潤,感到自己孤獨的女性百分比只占到總?cè)藬?shù)的28%。
為什么呢?
我們可以在這幾年日本“退休離婚”的現(xiàn)象中找到答案。
通常,日本女人做家務,帶孩子,不僅要照顧自己和孩子,還要照顧這個男人。
而日本男人一輩子都在工作,下班跟朋友聚會,也不回家,不做家務,更不用說經(jīng)營感情。
而日本法律有一個這樣的規(guī)定,妻子享有與丈夫平分退休金的權利。丈夫一旦退休,有了養(yǎng)老金的妻子們便不愿意再承受這樣的委屈,紛紛提出離婚。
男人習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一直享受著婚姻所帶來的好處卻不自知,等到離婚之后,才發(fā)現(xiàn),家里不再總是整潔,不再總有熱菜。
于是,他們才看到那些一直被自己忽略的,卻是自己大部分日常的存在。才因失去而倍感孤獨。
(退休離婚后的日本男人,抑郁、自殺、犯罪率逐年上升)
很多女人會說:你要么離婚,要么好好過,給個痛快話。
可是,很多男人會說,我不想離婚。
但他沒說的下一句話其實是,我也不想好好過。
為什么會這樣呢?
其實,在他們的眼里,婚姻和關系是分開的。
不離婚,不等于要靠近。
不離婚,不等于要讓你高興。
不離婚,不等于要滿足你的要求。
當然,不離婚,也不等于要改善關系。
你會發(fā)現(xiàn),男人對婚姻的依賴,其實主要是在生活方面;而女人對婚姻的依賴,主要是情感方面。
但一個是生存威脅;一個是發(fā)展威脅。男人也自然比女人更不敢離婚。
03xingqingmeixue
“沒意愿”和“沒能力”的男人
對女人來說,“離婚”和“改善關系”就像是蹺蹺板的兩端,不改善關系就意味著離婚,而不離婚就意味著改善關系。
可為什么男人會把“不離婚”和“改善關系”分開呢?
有兩個原因:沒意愿和沒能力。
先說沒意愿。
比如說,一個男人出軌,那他是更愛老婆還是更愛情人呢,怎么判斷呢?
老婆會覺得,我都這么痛苦了,他還要去見情人,他當然是更愛情人。
情人會覺得,我都付出這么多,他要是真的愛我早就離婚了,他當然是更愛老婆。
男人會覺得,一個人是能夠同時愛很多人的呀,兩個人我都愛。
那他到底愛誰呢?
很簡單,他愛的人只有自己。
曾有個男性來訪者,就特別困惑地問:我就想不通,不就出個軌,她干嘛那么大脾氣。古代男人不都三妻四妾嘛。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自戀”,就是說自戀型的人比一般人更重視自己的需要,覺得自己特別重要,不現(xiàn)實地認為自己可以被特殊地優(yōu)待。
而別人在他們的心中更像是一種滿足自己的工具。
再說沒能力。
有的男人會說這樣的話:
“兩個人不要整天膩在一起,大家都有自己的空間不好嘛?!?/p>
“干嘛總是逼我承諾,我真的很煩她這樣?!?/p>
“不要老跟我說想你,愛你,你不覺得煩嘛?!?/p>
這類人就處在一種“愛無能”的狀態(tài),他們沒能力跟別人有更深層次的情感交流,對于愛也就不知所措。
心理學上的“情緒無能”就是在說這群人,他們可能總是彬彬有禮,溫和善良。但一旦需要有情感上的交流,他們既不想知道你的感覺,也不想說自己的感覺。
因為在他們的體驗中,感覺是可怕的,是可能摧毀他們的。
一旦體會到失望、憤怒、痛苦等等的感受,他們要么否認或者忽視;要么把這種感覺扔給別人。
比如說:
孩子生病了,是你蠢。
家里沒紙了,是你沒用。
地臟了,是你錯了。
天下雨了,我心情不好,都是你不好。
被困在情緒無能中的婚姻,就像是一灘死水,雖然存在,卻已經(jīng)死了。而男人對于這樣的狀態(tài)卻早已習慣,察覺不到有什么異樣。
04xingqingmeixue
你永遠都有兩種選擇
很喜歡《離婚律師》中的一句話:
沒有什么是必須通過婚姻才能夠得到的,但兩個人之間最珍貴的感情,只有通過婚姻才可能產(chǎn)生。
如果你的老公沒意愿也沒能力改善關系,而你無法放棄這段婚姻,怎么辦?
盧悅老師說:一定要有教別人愛自己的能力。
首先,你一定要記住,和男人打交道跟和女人打交道是不一樣的,女人可以袒露脆弱,但一定要時刻維護你的自我價值和面子。
第二,怎么教?我們要對態(tài)度的重視程度超過對內(nèi)容的重視程度。
比如稍微回復不及時,男方張口就罵。
此時,我們不需要解釋,而需要對他的態(tài)度進行糾正:
1)我能理解你對寶寶的擔心。
2)但是你這種罵人的態(tài)度,我不接受。
3)我不回復你,肯定有我的原因,這次是因為手機欠費,但你認為我不尊重你,你沒有問清情況,就斷定是后者,這樣的交流,我不接受。
4)而且當你不尊重我的時候,我也很難尊重你。
5)我希望你對剛才說的話道歉。
6)如果不道歉的話,我會用我的方式表達我對你態(tài)度的反擊。
這就是用成人的態(tài)度與之交流的方式。
很多人說,就算我這么說,他很有可能會大肆反擊,或者置之不理。
其實他是否乖乖道歉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我們要聽其言觀其行。
如果他沒有道歉,但此后言語開始注意了,開始尊重了,那么我們就給他個臺階下。
但是如果他繼續(xù)這種冒犯的言語,我們就要堅持最基本的底線,直到他認為這是一個墻壁,他這么犯渾下去,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
說到這里,我想說的是,話術只是一種“術”,只是招數(shù),但真正決定關系的,不是這些花拳繡腿,而是你的“定力”。
這就是我們的“內(nèi)功”,我的話語再漂亮,如果你的力氣太小,就自然對你毫無用處。
為什么你能容忍他不離婚,還不好好對待你呢?
因為你的內(nèi)心被一個心魔所整蠱,那個心魔就是:如果我沒有這個男人,我就活不下去的嬰兒心態(tài)。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三個選擇:
1)把照顧自己的責任交給別人。
2)把照顧自己的責任交給自己。
3)把照顧自己的責任交給自己和他人。
前面兩者都不太靠譜,因為前者太不安全,萬一這個人沒能力照顧你呢?后者也太自不量力,萬一你沒有能力照顧你呢?我們要學習的,是第三種。
首先,照顧自己的責任方,是你自己;
第二,你要學會一定的自我照顧的能力;
第三,你要學會教別人照顧自己的能力。
學會這三點,你的人生才有真正的安全感。
否則,一切都是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