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愛情,你想知道什么?關(guān)于愛情,你又想忘記什么?
溫庭筠說: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對你的思念侵了膚、入了骨、化成了血液流淌,整個世界都知道了,可是你卻不明白。單相思的痛苦,大膽說出來就不是問題。
秦觀說: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天各一方,相隔兩地,兩顆心緊緊拴在一起,兩個人卻分別萬里。異地之戀,唯有相見才是解藥。
蘇軾說: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故人已去十年有余,茍且于世的愛情卻仍然偷生,這不是誰的過錯,更沒有解決的辦法,只有遺忘才能治愈心傷??上в行┤艘惠呑佣紵o法忘懷,'自難忘'才是最大的折磨。
愛情自古就是難以兩全的存在,顧此失彼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父母之命的阻撓,媒妁之言的攛掇,世俗流言的離間,不由自主的離別,都可能撲滅一場干柴烈火,干涸一片星辰大海。無數(shù)身陷愛情的男男女女,長久不斷叩問自己該怎么辦,去問蒼天問大地問姻緣,卻問不出個所以然。
關(guān)于愛情最難的一個問題,出自金代文人元好問的一首經(jīng)典元曲,《摸魚兒·雁丘詞》: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yīng)有語:
渺萬里層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dāng)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fēng)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這首詞的寫作背景是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據(jù)說十六歲的元好問在進(jìn)京趕考的途中遇到了捕雁的獵戶,獵人用網(wǎng)捕獲了一對大雁中的一只,而與其同行的另一只大雁卻不肯離去,不久后被捕的大雁幽怨而死,另一只見伴已死,遂從空中一頭撞到巖石上殉情而亡。
元好問看到大雁為愛殉情的神奇現(xiàn)象深受感動,于是出錢買下了這兩只大雁,將其葬在了雁丘之上,并作詞歌頌,故而才成這首歌詠忠貞愛情的千古絕調(diào)。在開篇元好問提出了一個千年難解的難題: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愛情到底是什么,為何會令大雁生死相許?這個問題誰也回答不上來,即使是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老者,或者是正在熱戀的年輕人,都無法徹底將愛情看清。只有狂放的文人才會把它用語言刻畫出來,像雨像霧又像風(fēng)。
這首詞以雁擬人,譜寫了一曲偉大愛情的悲歌,元好問由眼前引入想象,通過看到凄慘的場景,幻想起兩只大雁曾經(jīng)比翼雙飛、相伴相隨的美好畫面,然而如今失去了同伴的大雁,如果形單影只地再去飛萬里層云,飛千山暮雪,那還有什么意思?所以這只孤雁才會選擇殉亡。
這首詞是自大雁殉情而吟出的千古絕調(diào),類似于之的還有《孔雀東南飛》,男女主人公因為被拆散,無法白頭偕老,因此女子選擇投水自盡,而男子也緊隨其后自掛東南枝。當(dāng)然這種行為完全是沒有必要的,任何事都可以用更加平和的方式去解決,但是一旦當(dāng)它發(fā)生了之后,難道不會挑動我們的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