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出高級生命應該是一種小概率的事件。
首先,對生命的定義是什么。我們參考地球生命,是可以自我繁殖,具有新陳代謝的自然生成物。因此,不要去考慮那些想象中的奇異生命體,那是不符合物理規(guī)律的,是無法自然生成的。目前,只有碳基生命可以在自然環(huán)境中形成。
那么我們先看看生命的形成對大環(huán)境的要求。
恒星需要處于一個穩(wěn)定的狀態(tài),比如太陽,目前正處于主序星階段,能量釋放比較穩(wěn)定,至少在數十億年中不會有大的能量波動。這取決于恒星的質量,太陽的質量決定了它的壽命,如果質量過大,那么壽命減少,無法保持數十億年的穩(wěn)定。質量過小,就難以維持生命需要的熱量。
必須周圍有行星,且該行星處于合適距離的軌道上,行星的大小和質量也要適當。恒星和宇宙空間也無法形成生命的,所以必須有行星這個載體。與恒星的距離決定了行星表面溫度和主要成分,太陽系行星很多,但要么溫度高,要么溫度低,要么質量大,要么質量小,最后只有地球最適合。
然后我們再看看地球上發(fā)生了什么。
大環(huán)境有了,那么就看星球上的小環(huán)境了。不是所有的地球都能出現生命,更不是所有出現生命的星球都能孕育出高級生命。
生命的出現受星球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包括地質構造,地質運動,大氣成分,氣候運動等等因素。我們知道地球生命起源于海洋,因為海洋中最適合生命的生成,在適當的環(huán)境下,可能億萬次的自然界中的偶然事件,才擦出了生命的火花。
而且,不見得出現一次火花可能就出現生命了,可能這種火花也出現很多次之后,才有一次成功存活下來,慢慢開始成長。
生命的進化其實就是自然選擇,自然界不管什么生命,它只是按照自然的規(guī)律在慢慢變化著,生命只能適應自然界的變化,適應的了就生存,適應不了,就滅亡,自然規(guī)律就是這么簡單。
因此,高級生命的出現更是生命中的小概率事件。人類的演化史,就是在上千萬年的不斷適應中,不斷出現新的分支,不斷的淘汰,最終才在20萬年前,出現了今天人類的直系祖先。又經過了20萬年,才形成了今天的智慧群體。
人類是在無數次的選擇中勝出,也是經歷了無數的生死存亡,這才慢慢出現了智慧。甚至到目前為止,自然的力量依然可以摧毀人類,我們還需要在自然選擇的夾縫中小心前行。
雖然智慧生物的出現是個小概率事件,但是放眼宇宙,數以千億的星系,每個星系中又有數億至數萬億的恒星,因此,宇宙中生命的存在數量應該是很多的,智慧生命相信也不只在地球上有,只是宇宙太大了,智慧生命能否相遇,這又是一個小概率的事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