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是全世界是使用人數(shù)最多的語言,也是聯(lián)合國的六種工作語言之一,聯(lián)合國的任何文件都要有一份中文版的。漢語和漢字經(jīng)過了數(shù)千年歷史的沉淀,承載了中國悠久的歷史和文化,是祖先留給咱們最重要的財富。不過近代以來不少人都主張廢除漢語和漢字,魯迅曾經(jīng)這么主張過,被稱為“新加坡國父”的李光耀也曾經(jīng)建議中國廢除漢語。
魯迅提出廢除漢字的原因非常簡單,當時中國遭受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人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不少中國人都覺得中國之所以落后,完全都是因為儒家思想和漢字太落后,只要學習了西方的文字和文化,中國才能富強,魯迅也持這種觀點。后來證明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建國后中國沒有廢除漢字,依然迅速崛起,成為了一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國。這樣看來漢字并沒有廢除的必要性,但是李光耀卻也主張廢除漢字,他的理由和魯迅并不一樣,完全是為了新加坡自己的利益。
新加坡生活著很多華人,這些華人盡管在異國他鄉(xiāng)的,但是卻保持著中國人的生活習慣:說漢語寫漢字,一些華人的富商為了更好地傳承中華文化,還開辦了中文學校。英國殖民期間也甚至華人在新加坡的影響力,因此并未強制新加坡人學習英語,徹底拋棄漢語。不過李光耀上臺之后卻主張廢除漢語,在這種政策的作用下,新加坡的不允許使用漢語教學,南洋大學徹底消失……
咱們知道李光耀也是個華人,那么他為什么要廢除漢語呢?原因就是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在東南亞各國中實在是太特殊了,加上新加坡特殊的地理位置,李光耀都需要讓新加坡國際化,廢除漢語、學習英語無疑是個非常好的辦法。與此同時李光耀認為漢語是落后的,他甚至主張中國大陸也廢除漢語,學習英語。
李光耀作為一個國家領(lǐng)導人,他的很多決策其實都為國家考慮,別看他親自摧毀了華語教育,很快就搞了一個講華語運動。一方面華人平時說的都是各地方言,新加坡不同祖籍華人都不在一起,這十分不利于國家穩(wěn)定;另一方面華人不會說漢語這實在是有些尷尬,加上中國的影響力逐漸擴大,于是他又開始在新加坡推廣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