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1年,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國號為元,元朝正式建立。這時,南宋雖然還沒有完全滅亡,但已是岌岌可危。
1274年7月9日,不理朝政、只知聲色犬馬的昏君宋度宗趙禥死去,年僅35歲。這位皇帝昏庸混蛋到什么程度?他根本不理朝政,只是一味依靠奸相賈似道。而賈似道只管結(jié)黨營私,排斥異己,別的本事沒有。前方元軍入侵,他卻終日在葛嶺別墅與妻妾斗蟋蟀玩樂,被時人稱為“蟋蟀宰相”。他向宋度宗隱瞞前線戰(zhàn)事,可能宋度宗也根本不想過問,在元軍圍困了襄陽、樊城三年之后,他知道此事。由此足見宋朝不亡那真是托老天的照應(yīng)了。
宋度宗死后,由4歲的兒子趙顯即位,是為宋恭宗。這時,宋朝政權(quán)已基本處于癱瘓狀態(tài)。1275年(德祐元年)春,元軍攻克軍事重鎮(zhèn)安慶和池州,威逼建康,長江防線崩潰。
賈似道被迫出征,結(jié)果宋軍還是大敗。11月,常州淪陷,平江淪陷,無錫淪陷,臨安城內(nèi)人心惶惶。賈似道乘單舟逃奔揚州,后來大臣力主將其殺死以謝罪天下,可朝廷只把貶為團練使,在上任路上,走到漳州木棉庵時,被恨之入骨的監(jiān)押使臣會稽縣尉鄭虎臣處死。
12月,宋朝廷派大臣柳岳等人拿著國書及太皇太后書,到無錫與元軍統(tǒng)領(lǐng)伯顏求和。柳岳等人哭著對伯顏說:太皇太后年高,新立的皇帝還小,正在居喪期間,自古禮不伐喪,希望元軍可憐可憐,就此班師吧,以后,宋朝不每年進奉修好。宋朝失信以至兩國交戰(zhàn)之事,都是奸臣賈似道失信誤國造成的。
伯顏說:元朝皇帝即位之初,我奉國書兩國修好,可你宋朝執(zhí)我行人一十六年,所以興師問罪。去年,你們又無故殺害了廉奉使等人,誰的過錯?如果我軍不進,你們能像錢王錢弘俶 “納土歸宋” 一樣把領(lǐng)土獻出來嗎?像李后主一樣出降嗎?你們宋朝,昔日得天下于小兒之手,今日亦失于小兒之手,這是天道,不必多言!
本來在蒙哥死后,忽必烈為回京爭奪皇位,撤回了攻打大宋的元軍。當(dāng)初,忽必烈繼位后,宋朝送去了一份賀表,請求兩國和好,當(dāng)時忽必烈是答應(yīng)了的,所以有兩國修好之說??墒?,在這一時期,宋朝又先后把元軍派到宋境的使者抓起來,并枉殺了好幾個。這就是伯顏所說的,“執(zhí)我行人一十六年”。——從這里看出,宋朝廷也真是有點賤!盡管兩朝和好也不會長久,但起碼沒有比這更直接的出兵借口。
再就是如伯顏所說,宋朝的天下得來的名不正言不順。宋朝天下不是全憑本事打下來的,而是從后周柴宗訓(xùn)孤兒寡母手里搶來的。
當(dāng)初,后周世宗柴榮在位時,封趙匡胤為禁衛(wèi)軍最高指揮官殿前都點檢。后年僅39歲的柴榮病逝,7歲的柴宗訓(xùn)繼位,太后臨朝,加封趙匡胤為太尉。時僅半年,趙匡胤就在陳橋兵變中,被擁立為大宋皇帝,逼迫柴宗訓(xùn)禪位,后來統(tǒng)一了中原。
所以后世人常說,宋朝的天下得來的不正。伯顏也才有“昔日得天下于小兒之手,今日亦失于小兒之手”之說,天道輪回,宋朝的氣數(shù)也該完了?!越K其一代常受外族欺侮凌辱的大宋朝,之所以能茍延殘喘300多年,也可能和趙匡胤沒有殺柴家后人積了陰德有關(guān)吧。
伯顏沒有答應(yīng)宋朝的講和,很快南宋就滅亡了。1276年(德祐二年)2月5五,元軍兵臨宋都臨安,宋朝廷投降,宋恭宗趙顯被俘,南宋滅。但宋朝軍民并沒有放棄投降抵抗。
大臣們保護著趙顯之弟趙昰和趙昺逃出臨安,1276年,輔佐趙昰在福州即位,是為宋端宗。文天祥組織軍民在陸地抵抗,陳宜中、張世杰、陸秀夫等人護送趙昰和趙昺乘船南逃,在海上漂泊維持著宋室小朝廷。1278年春,抵達雷州。
在元軍猛攻下,雷州失守。小朝廷又遷往崖山(廣東新會)。4月15日,年僅11歲的趙昰去世。陸秀夫與眾臣又擁戴8歲的趙昺為小皇帝,與太后同時聽政?!憧窗?,宋末的皇帝個個都是小孩子。
緊追不舍的元軍對崖山發(fā)動總攻,宋軍大敗。趙昺與太后隨陸秀夫及趙宋皇族八百余人集體跳海自盡。許多愛國大臣軍民也紛紛投海自盡。至此,宋朝徹底滅亡?!煜掳傩赵谇鑴邮幍拇笏纬⒔K結(jié)后,又陷入蒙元朝廷的殘暴統(tǒng)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