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語】痛經,是指女性經行前后或行經期間,下腹部疼痛而言。本病是女性常見病之一,多發(fā)于青年婦女。
本病的發(fā)生多由情志郁結,氣機不暢,或寒凝胞宮,氣血運行失暢而致病。此外,身體虛弱,氣血不足,子宮發(fā)育不良,以及子宮和生殖器官炎癥等均可引起痛經。
本病的表現為下腹隱痛,重者痛及腰腿部,經行不暢,經血暗紅,挾血塊,經后痛緩解。體虛氣血不足者,伴有頭暈、心悸、全身乏力等。嚴重的會影響生育,宜及早進行婦科檢查,早診斷,早治療。
1、【乳沒餅】貼臍法:
【主治】女性痛經,行經前后或行經期間疼痛。
【配方】乳香、沒藥各15克。
【制法】將二味共研細末,備用。
【用法】于經前取藥末5克,用黃酒調制成餅,硬幣大,貼于臍上,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直至病愈。
2、【失笑散】敷臍法:
【主治】女性來潮少腹或腰骶部疼痛,或經前,或經后少腹疼痛難忍,乳房脹痛。
【配方】五靈脂、蒲黃、香附、丹參、臺烏藥各等份。
【制法】將上藥加工粉碎為細末,儲存?zhèn)溆谩?br>
【用法】取藥末適量,用酒適量加熱調制成膏,敷于臍上,紗布覆蓋,膠布固定。每天換藥1次,直至病愈。
【案例】略。
3、【蒲芷香鹽】熨臍法:
【主治】痛經,來潮少腹疼痛。
【配方】石菖蒲30克香白芷30克公丁香10克食鹽500克。
【制法】將前三味研為細末。
【用法】先將食鹽炒極熱,再將藥末加入拌炒片刻,裝袋熨臍及痛處,蓋被靜臥休息即愈。倘若1次不愈,可再炒再熨數次,至至病愈。
4、【芷香散】敷臍法:
【主治】寒凝血淤胞宮,痛經,閉經痛,產后腹痛,人工流產后腹痛。
【配方】香白芷、小茴香、紅花各4克;細辛、肉桂各3克;當歸5克;益母草6克;延胡索4克;乳香、沒藥各10克;樟腦末10克。
【制法】先將香白芷、小茴香、當歸、細辛、肉桂、紅花、延胡索、益母草八味水煎兩次,取藥液濃縮成稠糊狀,再將乳香、沒藥溶于95%乙醇溶液中,然后取藥糊與乳香沒藥乙醇混合,再焙干研為細面,加入樟腦末調勻即成。
【用法】取藥末9克,用黃酒適量調制成糊,敷于臍上,外用傷濕膏貼嚴固定。如藥干后再用黃酒加濕。每日如法用藥1次,一般用藥3~6次即可病愈。
【案例】略。
默 語書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