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文中的魚類
“魚游翫(wan)清澄”,縈繞著竹間亭下淡雅的一點閑趣;“荷動知魚散”,藏不住小伙等候佳人的一絲青澀;“魚行潭樹下”,恍惚著游魚樹影的一抹動靜;“海闊憑魚躍”,奔流著廣袤無垠的一腔豪情;“但愛鱸魚美”,掩不住風波里漁人的一股蒼涼…… 魚,是詩詞的寵兒,在長河中騰起一朵朵浪花,閃耀出一片片碧波。詩人以魚為題材,多借魚紀實,或描繪捕魚勞作的艱辛,或描寫與魚嬉戲的雅趣閑情;也有借魚抒懷,或表達自己怡情山水、超然物外的曠達,或寄托自己憤世嫉俗的情懷。詩人將魚揉進詩篇,魚助詩韻,添色增輝;詩傳魚神,相映成趣。詩魚交融,相得益彰。這些古詩詞里的魚,有現(xiàn)實的所見,也有抽象的所想。 今天,請跟我們一起走近古詩詞,看看都有些什么魚吧! 《小雅·魚麗》 ——《詩經(jīng)》 魚麗于罶,鲿鯊。君子有酒,旨且多。 魚麗于罶,魴鱧。君子有酒,多且旨。 物其多矣,維其嘉矣!物其旨矣,維其偕矣!物其有矣,維其時矣! 《小雅·魚麗》為周代燕飧賓客通用之樂歌。盛贊宴享時酒肴之甘美豐盛。 鲿:古漢語中指黃顙魚。 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鲇形目,鲿科。淡水夜行性魚類,肉食,常以小魚、水生昆蟲和甲殼類等為食。 鯊:據(jù)《通雅》,古文中的鯊,指吹沙小魚,黃皮黑斑,正月先至,身前半闊而扁,后方而狹,而非指現(xiàn)代海洋中的鯊魚。 鲿-黃顙魚 鯊-具體魚名不詳 魴:為鳊或魴的統(tǒng)稱。我國的魴有團頭魴和三角魴,但團頭魴分布范圍太小,此處應為三角魴;或者如果是對魴、鳊的統(tǒng)稱的話,就可能包含同樣廣為分布的長春鳊。 皆為鯉形目,鯉科。雜食性,肉味鮮美,是我國重要的經(jīng)濟魚類之一。 鱧:為烏鱧,即黑魚。為我國常見魚類,不同地區(qū)的具體種類略有差異,南方為月鱧,北方為烏鱧。 三角魴 烏鱧 鰋:古指鯰魚等。硬骨魚綱,輻鰭亞綱,鲇形目,鲇科。常見有鯰魚、大口鯰魚、胡子鯰等。主要生活在江河、湖泊、水庫、坑塘的中下層,多在沿岸地帶活動。肉食性,捕食對象多為小型魚類。 鯉:鯉魚。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鯉是我國最常見的種類,并形成了許多不同的地方品種。鯉魚常單獨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靜且水草叢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雜食性偏動物食性。 鯰魚 鯉魚 02 《周頌·潛》 ——《詩經(jīng)》 猗與漆沮,潛有多魚。 有鳣有鮪,鰷鲿鰋鯉。 以享以祀,以介景福。 鳣:鱘魚的古稱,應為中華鱘,俗稱臘子。硬骨魚綱,鱘形目,鱘科。中華鱘主要分布于我國長江及沿海。 鮪:白鱘的古稱。又名象魚。魚綱白鱘科。體呈梭形,裸露無鱗,無骨板。深灰色或淺灰色。頭大,口大眼小,吻突出呈劍狀,長如象鼻。鰓蓋膜發(fā)達,如象耳。為我國特產(chǎn)。 這兩種魚都是我國淡水中能見到的最大魚類,有“千斤臘子萬斤象”之說。 但鮪現(xiàn)在的意思是指海洋中的金槍魚類。 鰷:鰺鰷。硬骨魚綱,鯉形目,鯉科。長僅數(shù)寸,狀如柳葉,鱗細而白。常見小型淡水魚類。 中華鱘 白鱘 03 《漁歌子》 【唐】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浣溪沙》 【宋】蘇軾 桃花流水鱖魚肥。 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隨到處綠蓑衣, 斜風細雨不須歸。 鱖魚:俗稱桂花魚等。硬骨魚綱,鱸形目,真鱸科。肉食性,性兇猛,常以其它魚類為食。肉質(zhì)鮮嫩。 《漢口竹枝詞》 徐鵠庭 不須考究食單方,冬月人家食品良。 米酒湯圓宵夜好,鳊魚肥美菜苔香。 鳊魚:應是鳊/魴的統(tǒng)稱吧,或者如果古時候就已區(qū)分的話,鳊應為長春鳊。鯉形目,鯉科魚類。 鱖魚 長春鳊 04 《和文與可洋川園池三十首 寒蘆港》 【宋】蘇軾 溶溶晴港漾春暉,蘆筍生時柳絮飛 還有江南風物否,桃花流水鮆魚肥。 鮆魚:指刀魚、鱭魚。頭長而狹薄,腹背像刀刃,故名刀魚。刀鱭:硬骨魚綱,鯡形目,鳀科。洄游性魚類。長江三鮮之一。 惠崇春江晚景 【宋】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河豚:即河鲀,學名暗紋東方鲀。鲀形目,鲀科。為海淡水洄游性魚類,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和東黃海,長江三鮮之一。 鰣魚 【明】何景明 五月鰣魚已至燕,荔枝盧桔未應先。 鰣魚:鯡形目,鯡科。溯河產(chǎn)卵的洄游性魚類,主要分布于長江、錢塘江、珠江及我國沿海。長江三鮮之一,在國內(nèi)可能已滅絕。 《鱸魚》 【南宋】范成大 細搗橙姜有膾魚,西風吹上四鰓鱸。 雪松酥膩千絲縷,除卻松江到處無。 江山漁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四鰓鱸:古詩文中也常簡稱鱸魚,學名松江鱸魚,鲉形目,杜父魚科。蘇軾《后赤壁賦》中就有“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語。 松江鱸魚名揚天下已有近二千年歷史,四鰓鱸魚最早見于記載的是《三國演義》中曹操大宴賓客,因席上無鱸魚引以為憾。有異人左慈當著曹操之面在許昌魏王宮池子內(nèi)釣出鮮活的松江四鰓鱸魚當即烹煮的故事。雖說小說家之言未可信,但此事也記載于正史《后漢書·左慈傳》,可見松江四鰓鱸魚早在漢代便傳譽天下了。 松江鱸魚,并非僅限于松江所產(chǎn),據(jù)記載,中國沿海曾經(jīng)廣泛分布,但松江府的最為有名,被乾隆御賜為“江南第一名魚”。 莼鱸之思的典故 據(jù)《世說新語·識鑒》:“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掾,在洛,見秋風起,因思吳中菰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焙髞肀粋鳛榧言?,演變成“莼鱸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鄉(xiāng)的代名詞。 刀鱭 暗紋東方鲀 松江鱸魚 鰣魚 05 陪鄭廣文游何將軍山林(其二) 百頃風潭上,千章夏木清。 鯽:鯽魚,鯉形目,鯉科,與鯉體型相似,是我國最常見和最受消費者喜愛的魚類之一,在唐朝時就已經(jīng)深得人們的喜愛,從前一首詩中看,甚至被評為魚中美味之首。 鮒:也是鯽魚,也在古詩文中常用。 枯魚過河泣 【漢】佚名 枯魚過河泣,何時悔復及。 魴:同前述,三角魴或長春鳊。 鱮:鰱,白鰱。鯉形目,鯉科,是我國最常見淡水魚類之一,是我國主要養(yǎng)殖魚類之一。 鯽魚 白鰱 06 送盧五方春分教端州 【宋】趙汝回 敵窺淮漢蹂兩川,君相不得高枕眠。 鯽:鯽魚,前已述。 鯇:草魚。鯉形目,鯉科。是我國重要淡水魚類,與青魚、鰱(白鰱)、鳙(花鰱)合稱為“四大家魚”。草魚是我國水產(chǎn)養(yǎng)殖產(chǎn)量最大的魚類。 送程六 唐代:王昌齡 冬夜傷離在五溪,青魚雪落鲙橙齏。 青魚:鯉形目鯉科魚類,是我國主要淡水養(yǎng)殖魚類,以螺螄、河蜆等底棲動物為食,體型與草魚相似,但體色比草魚深。與草魚、鰱和鳙合稱為“四大家魚” 草魚 青魚 07 摸魚兒(過東平有感) 【宋】汪夢斗 憶舊時、東方□郡,東原盡是佳處。 梁都破了壽南渡,幾遍狐號鱔舞。 君試覷。環(huán)一抹荒城,草色今如許。 芳華舊地。曾一上飛云,歌臺酒館,落日亂鴉度。 鱔:指黃鱔,硬骨魚綱,合鰓魚目。體細長呈蛇形。我國常見淡水魚類。該魚的生殖情況特殊,幼時為雌,生殖一次后,轉(zhuǎn)變?yōu)樾坌裕@種雌、雄性的轉(zhuǎn)變現(xiàn)象稱為性逆轉(zhuǎn)現(xiàn)象。 壺公山 【宋】黃滔 掘地多云母,緣霜欠木綿。 井通鰍吐脈,僧隔虎棲禪。 危磴千尋拔,奇花四季鮮。 鶴歸懸圃少,鳳下碧梧偏。 鰍:泥鰍,硬骨魚綱,鯉形目,鰍科。小型魚類,我國南方各地常見。全身常分泌大量粘液,因此身體很滑,難以抓住。 黃鱔 泥鰍 08 長安古意 【唐】盧照鄰 借問吹簫向紫煙,曾經(jīng)學舞度芳年。 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 比目鴛鴦?wù)婵闪w,雙去雙來君不見? 生憎帳額繡孤鸞,好取門簾帖雙燕。 韓持國從富并州辟 【宋】王安石 方將筑其濱,畢景謝噂嗒。 安能孤此意,顛倒就衰颯。 唯子余所向,嗜好比鶼鰈。 何時歸相過,游屐尚可蠟。 比目:是牙鲆和鰈魚的統(tǒng)稱。牙鲆,鰈形目,鲆科。兩眼位于身體左側(cè)。 鰈:鰈形目,鰈科。與鲆科魚類體型相似,但兩眼位于身體的右側(cè)。 判斷眼的左右的方法,將魚頭朝向人體的右側(cè),眼位于左側(cè)的為鲆,位于右側(cè)的為鰈,簡稱左鲆右鰈。 牙鲆 鰈 09 古詩詞中部分魚類的名稱與現(xiàn)代不同。 如古代的青魚有時是指青色的魚,而并非是現(xiàn)代所指的青魚。黃魚也不是我們現(xiàn)在所指的大黃魚、小黃魚,而是中華鱘的別稱。 黃魚 【唐】杜甫 日見巴東峽,黃魚出浪新。 脂膏兼飼犬,長大不容身。 筒桶相沿久,風雷肯為神。 泥沙卷涎沫,回首怪龍鱗。 但在所有魚類中,“鯉魚”無疑是人們最喜愛也最常用于詩歌的一種魚類,在《爾雅》和《本草綱目》中,鯉魚也被排在所有魚類之首。這除了鯉魚是我國最常見、人們最喜食的魚類之外,也與鯉魚所蘊含的多種文化象征意義有關(guān)。 鯉魚 【唐】項斯 似龍鱗又足,只是欠登門。 月里腮猶濕,泥中目未昏。 他日能為雨,公田報此恩。 贈崔侍郎 【唐】李白 黃河二尺鯉,本在孟津居。 板橋小別 【唐】李商隱 回望高城落曉河,長亭窗戶壓微波。 水仙欲上鯉魚去,一夜芙蓉紅淚多。 鯉魚名稱由來 據(jù)宋代科學家沈括《夢溪筆談》,鯉魚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其側(cè)線上有三十六片鱗,鱗上有像十字的黑紋,三十六乘以十,剛好是一里的步數(shù)(古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鯉當助一行三十六鱗,鱗有黑文如十字,故謂之鯉,文從魚,里有三百六十也?!濒~和里合起來,是一個“鯉”字,鯉魚因此得名。 鯉魚的象征意義包括: 金榜題名:常用鯉魚跳龍門喻; 權(quán)力:鯉與皇姓“李”同音,鯉不允許捕殺和食用,甚至不能直接叫鯉,而用“赤鯇”或“赤鯇公”隱指。 書信:常以雙鯉、尺鯉、鯉書等表示書信。 吉祥:相傳,孔子給兒子取名鯉;明清以來,鯉魚的魚還常寓意“年年有余”。 婚姻:鯉魚繁殖力大,常被寓含“多子多福”。 孝道:晉人王祥有《臥冰求鯉》的故事。 古往今來,文人墨客,愛以魚入詩者眾。究其原由,其一,江水長流魚常見;其二,魚者,負風雅涵義甚多。 除了這些有形的魚外,人們也經(jīng)常會把抽象意義的魚類寫入詩詞中。包括:鯤(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鯀(禹鯀是始布土,均定九州)、鮫人、鰅鳙等。 10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潭中魚可數(shù)百頭……影布石上,怡然不動,倏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樂”(《小石潭記》)。 文人騷客,往來過客,浩瀚歲月中皆走不出駕鶴云游;江水游魚,奔流不止,萬里長河中仍大自在不變初衷。 詩詞中游弋的魚,我們有幸認識,有幸在古人的帶領(lǐng)下一道觀賞,豈不是人生一大樂事? END
魚麗于罶,鰋鯉。君子有酒,旨且有。
西塞山邊白鷺飛,散花洲外片帆微,
賜鮮遍及中珰第,薦熟誰開寢廟筵。
白日風塵馳驛騎,炎天冰雪護江船。
銀鱗細骨堪憐汝,玉筯金盤敢望傳。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唐】杜甫
卑枝低結(jié)子,接葉暗巢鶯。
鮮鯽銀絲膾,香芹碧澗羹。
翻疑柁樓底,晚飯越中行。
作書與魴鱮,相教慎出入。
古人度嶺悲南遷,今人度嶺如登仙。
端溪溪闊山無煙,長腰米白鯽鯇鮮。
山媼采蕉蜒采蠙,羽檄不警徭賦蠲。
武岡前路看斜月,片片舟中云向西。
乞鋤防蟻穴,望水寫金盆。
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故人東??停灰娊璐祰u。
風濤倘相見,更欲凌昆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