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jù)不同種類的蔬菜,采取不同澆水方法和保持不同的土壤濕度
不同種類的蔬菜對水分的敏感度、對土壤濕度的要求有很大的差異。從蔬菜喜不喜濕方面來說,不同種類的蔬菜對土壤濕度的適應能力和對水分的需求量是有大有小的,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
(一)像辣椒、黃瓜、芹菜、白菜等這類根系不發(fā)達、根系入土比較淺、莖葉含水量大、葉面柔軟肥大鮮嫩的蔬菜,一般都屬于喜濕性蔬菜(喜濕不耐旱)的蔬菜類型,平時澆水時要注意勤澆點水保持土壤有較高的濕度才能長好。
(二)像西紅柿、絲瓜、茄子、絲瓜、冬瓜、豆類蔬菜這種根系發(fā)達、根系入土深、莖葉含水量相對較少、葉片相對比較硬且葉面表面帶絨毛的蔬菜,一般都屬于喜歡半耐旱性的蔬菜類型(土壤可以稍微干燥點但不能太濕),這類蔬菜對水分需求量不大、平時澆水時不能太勤快,要不然這類蔬菜是長不好的。
(三)如果是種植大蔥、生姜這類根系很小、根毛很少、葉片很小、葉片表面有硬厚蠟質層、水分蒸發(fā)能力弱的蔬菜,這類蔬菜基本上都屬于喜歡半濕潤的蔬菜(土壤可以濕潤點但一定不能太旱),否則這類蔬菜也是長不好的。
(四)一般來說,大部分蔬菜在土壤含水量在60-80%這個濕度范圍內最適合生長,喜歡濕潤生長環(huán)境不耐旱的蔬菜可以勤澆水保持70-80%的土壤濕度,喜歡耐旱性好而不喜潮濕環(huán)境的蔬菜可以少澆水保持60-70%的土壤濕度,如果大家不看蔬菜種類就盲目的按照一個標準去澆水,又豈能種出比別人家好的蔬菜呢?檢查土壤濕度很簡單,自己花十幾塊錢買個能插在土壤里粗略檢查土壤濕度的簡易濕度檢測器就行,不用買太貴的。
菜地干旱與否、蔬菜是否缺水,與天氣情況、與下雨情況、與平時澆水情況、與作物生長階段有直接性的關系,也就是說,蔬菜澆水并沒有固定的時間周期表可以照搬照用,只能靠大家平時的觀察區(qū)判斷土壤是不是干旱缺水了、蔬菜是不是到了應該澆水增加水分供應了。也許對農技小背簍上面給直接說的土壤濕度數(shù)值沒有明確的概念,那么下面農技小背簍就給大家介紹幾個比較簡單易掌握的方法,告訴大家如何判斷蔬菜是不是缺水了、土壤是不是缺少了。
二、蔬菜是否要澆水,要先看蔬菜是否真缺水
判斷土壤是旱是濕、判斷蔬菜是不是缺水其實很簡單,農技小背簍在此教大家3個很實用的判斷小技巧:
(一)在中午溫度最高光照最強時,去觀察你家蔬菜的頂部最鮮嫩的莖葉,如果頂部莖葉出現(xiàn)了葉片脫水萎焉、松軟下垂、新葉皺縮展不開、綠葉變淡甚至發(fā)黃、整棵苗株看起來毫無生機的現(xiàn)象,蔬菜出現(xiàn)這種情況就說明你家蔬菜缺少了,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夏秋高溫季節(jié)在一早一晚進行澆水、冬春在中午溫度較高時進行澆水增加濕度供應。如果地里蔬菜中午高溫強光時沒有出現(xiàn)上述情況且葉片鮮綠光亮、新葉舒展自然,即使蔬菜看起來有像缺水的情況,也不是由于土壤缺水、蔬菜缺水造成的(考慮其他原因),此時大家可不能盲目的去大量澆水。如果蔬菜葉片又薄又大、新葉展葉過度,這不僅說明蔬菜不缺水,反而說明土壤太潮濕了。
(二)在剛每天早晨太陽還沒出來的清晨時,去觀察你家蔬菜的葉尖有沒有凝結或滴落小水滴,也就是觀察清晨蔬菜葉片上有沒有“吐水”的情況,如果清晨蔬菜葉片的葉尖有凝聚的小水珠,那么這種情況就說明蔬菜根本不缺水,反之,如果清晨蔬菜葉片的葉尖不僅沒有小水珠而且葉面還比較干燥,那么這種情況就說明蔬菜已經很缺水了,遇到這種情況就必須趕緊給菜地澆水了。
(三)最后一個方法就是去觀察土壤含水量的變化,記住以下3個簡單的觀察方法:
①用鐵鍬在菜地空地上挖個10公分左右深的土坑,然后從土坑里抓一把土,如果土抓住手里用力也握不成一個土團,這種情況說明土壤嚴重缺水的情況,必須趕緊給菜地里的蔬菜澆水,如果土抓住手里有明顯施潮濕的手感且用力一握就能握成一個散不開土團、土團自然掉落在地面上還能正常散開,這種情況說明土壤濕度比較適宜、無需給蔬菜澆水,如果土壤抓住手里很潮濕且用力一握指縫里往下滴水、土團自然掉落在地面上依然是散不開的黏糊糊土團,這種情況就說明菜地土壤太潮濕了,這種情況不但不能澆水,反而還要趕緊中耕松土進行散濕,要不然蔬菜容易缺氧爛根死苗死棵。
除此之外,用手指捏點土(地下10公分的土壤)捻捏一下也能大致判斷土壤濕度,捻捏土成粉末的則土壤干旱需要澆水,捻捏土成片但圖片表面沒有水漬的則土壤濕度適宜不需要澆水,捻捏土成團且土團表面濕漉漉的則說明土壤太潮濕了。
②和正常土壤顏色相比,如果菜地里的地面土壤出現(xiàn)了表土發(fā)白、土色變淺、地面出現(xiàn)小裂紋的情況,則表面土壤干旱、蔬菜需要澆水了,如果菜地里的地面土壤表現(xiàn)出表土發(fā)暗、土色變深、地面正常沒有出現(xiàn)任何細小裂紋的情況,一般就說明土壤不干燥、蔬菜不需要澆水。
③這個方法更簡單(家里種花也可以用),大家平時可以在菜地里插著一個10公分深左右的小木棍,在小木棍插入土壤中不少于半個小時的情況下,如果小木棍拔出來表面木質顏色沒有加深、表面也沒有任何潤濕的痕跡,則說明你家菜地太旱了、需要趕緊澆水了,如果小木棍拔出來表面木質顏色明顯變暗加深、表面是濕潤而無明顯水漬、表面帶有零星少量不粘連的濕土,則說明你家菜地的土壤濕度正合適且無需澆水,如果小木棍拔出來表面能直接看見明顯的水漬或看起來濕漉漉的,或者小木棍拔出來表面帶有大量黏連濕土,則說明你家菜地太濕了,需要鋤地散墑散濕了。
三、根據(jù)蔬菜在不同生長階段、不同季節(jié)、不同天氣、不同表現(xiàn)下的靈活澆水技巧
(一)從蔬菜不同生長階段的澆水技巧上來說:
①蔬菜從播種后到出齊苗前,要勤淋澆小水保持土壤有個較高的濕度(土壤濕度保持在75-85%左右為佳),此時土壤缺水則蔬菜容易發(fā)芽出苗困難或者發(fā)芽出苗玩、發(fā)芽出苗不齊,因為蔬菜種子在土壤中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就不能正常發(fā)芽出苗。
②蔬菜從出齊苗后到發(fā)棵期-現(xiàn)蕾開花前的這段時間,只要底水充足(包括播種前澆足水、移栽定植后澆透定植水和緩苗水),在確保土壤不過度干旱缺水、幼苗中午高溫強光時不萎焉下垂的前提下(出苗后2-3葉時缺水時,可以少量淋澆一次小水防治幼苗落干受旱),這個時間段內一般要注意盡量少澆水(土壤濕度保持在50-60%左右為佳),此階段少澆水、適當控水、保持土壤濕度干燥,能夠通過控水蹲苗來達到誘導蔬菜多生根找水、向深層土壤扎根找水和控制菜苗旺長、粗矮健壯苗株的作用(也就是通過控水達到發(fā)達根系、壯苗壯棵為蔬菜中后期高產打好基礎的目的)。
如果大家在這個階段管不住手頻繁澆水和大量澆水,不僅容易刺激蔬菜苗地上部分旺長細弱,也容易造成蔬菜地下根系生長發(fā)育不良,還容易增加蔬菜發(fā)生高濕型病蟲害的風險,還容易造成蔬菜因為苗期旺長而直接影響接下來的正常開花結果。
③蔬菜的第一次正常澆水,可以在開花前、也可以在謝花坐果后,但整個開花期不建議澆水,幼果膨大期要勤澆水穩(wěn)定好濕度。
如果蔬菜開花前天氣一直不下雨、土壤非常干旱的,可以在開花前的初花期(蔬菜零星開花前或少數(shù)苗株開花前)適當澆小水1次增加土壤濕度,如果花前不澆水造成花期干旱而不能正常開花授粉坐果就麻煩了。
如果蔬菜在開花前土壤不干旱、苗株不缺水,可以等到蔬菜謝花后坐住第一個或第一批幼果且幼果長到2-3公分大小時再進行正式澆水即可(也就是在幼果膨大初期澆水),一般蔬菜謝花坐果后澆水量要逐步增加(因為蔬菜慢慢就會進入到結果盛期),整個膨果期要通過靈活澆水把土壤濕度始終穩(wěn)定濕潤(土壤濕度保持在70-80%左右,但一定不能讓土壤忽干忽濕、水分發(fā)生劇烈變化)。
④蔬菜在進入到采收前7-10天時,這個時候就不能再澆水了,此時應該做到就是適當控水,控水的目的是為了讓蔬菜體內大量積累有機養(yǎng)分進行增色、增重、增甜、增味,如果這個時候再大量澆水,不僅容易造成蔬菜貪青旺長、含水量大幅增加、糖度降低、酸度增加、品質/口感/風味大幅下降,也容易導致蔬菜大量掉果、爛果,還容易造成蔬菜采收后硬韌度不夠而不耐存儲、不耐運輸。
(二)從蔬菜澆水應當掌握的其他幾個技巧上來說:
①在天氣正常的情況下,蔬菜澆水的時間間隔期大約在7-15天這個范圍內,溫度高、土溫低、水分蒸發(fā)旺盛的夏季和秋季一般7-10天澆水1次比較合適,溫度低、土溫低、水分蒸發(fā)弱的春季和冬季一般10-15天澆水1次比較合適,一般蔬菜澆水“冬春澆熱”(中午溫度高的時候澆)、“夏秋澆晾”(清晨和傍晚溫度低時澆水)是比較正確的做法。如果土溫很低、土壤濕度很大,既容易造成蔬菜根系附表土層中發(fā)根少、生根淺,也容易造成根系在低溫潮濕的土壤中發(fā)生爛根問題;如果土溫很高、土壤很高、土壤濕度很低,又容易造成蔬菜缺水葉片萎焉黃枯、根毛皺縮枯死,還容易導致蔬菜因為大量脫水而出現(xiàn)新嫩葉片卷曲或幼嫩花果表面發(fā)生高溫灼傷的病斑。
②在喜濕、喜旱、深根、淺根等不同蔬菜澆水時(上面有給大家介紹過),一般根系深、根系大、主根粗壯的要盡量少澆水且澆水要澆頭,根系淺、根系小、毛細根多的要盡量平常小水勤澆水以防表土干旱缺水造成細根大量死亡,一般葉片柔軟肥大、莖稈脆嫩的蔬菜比較喜歡水分且水分蒸發(fā)流失率多,平時需要經常性澆水、土壤濕潤點比土壤干燥點好,而一般葉片狹長硬小、莖稈堅硬的蔬菜水分蒸發(fā)流失量小、水分需求量小且不喜歡高濕的土壤條件,平時澆水時要盡量少澆水、土壤適當干燥點比土壤潮濕點好。
③在給蔬菜澆水時,一般幼苗生長期、開花期、成熟期這三個階段要盡量少澆水和保持土壤濕度干燥,而在莖葉旺盛生長期或者在孕育花蕾期、整個果實膨大期要經常澆水保持土壤濕潤。澆水量大小和澆水間隔天數(shù)要根據(jù)天氣情況和氣溫情況靈活把握——天氣晴朗、溫度較高時可以適當多澆、勤澆,天氣陰云、溫度較低時則要盡量少澆。如果是遇到陰雨天氣,只要蔬菜只是輕度缺水而不是過度缺水,此時則盡量不要澆水,此時等到陰雨天氣轉晴后再澆水會更有利保護蔬菜生長健康。
④大家平時到地里查看蔬菜長勢時,如果發(fā)現(xiàn)蔬菜根基部有長出來的白色根系,如果在確定你家蔬菜根系沒有發(fā)生病蟲害或者腐爛的情況下,那么100%說明你家菜地里太旱了、蔬菜缺水了,這種情況下必須要趕緊澆水的。
⑤蔬菜在遇到連續(xù)陰云雨雪低溫天氣后,如果天氣驟然放晴升溫強光,一定不要立即澆水,否則大家越澆水,則蔬菜越容易脫水萎焉、越容易損傷根系、越容易死苗死棵。
⑥蔬菜生長過程中出現(xiàn)莖葉萎焉的情況時,一定要先看看是不是缺水干旱造成的,如果是根系問題引起的黃葉萎焉,必須先使用腐植酸、海藻酸、甲殼素、魚蛋白、礦源黃腐酸鉀、菌劑或者殺菌劑殺蟲劑(針對根部病蟲害)等養(yǎng)好根再去大量澆水,否則大家越澆水、蔬菜死的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