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別稱并州,古稱晉陽,也稱龍城??赡阒浪麄?nèi)呤侨绾纬蔀樘瓌e稱的嗎?
董安于筑晉陽城
晉陽古城遺址位于晉源區(qū),最初建筑晉陽城的是晉國公卿趙簡子的家臣董安予。董安予創(chuàng)建晉陽古城時間大約在公元前497年以前,因城池建在晉水之陽(古以北為陽)而得名晉陽。
“并州”稱謂始于東漢
東漢全國設(shè)十三州,并州刺吏部設(shè)治晉陽,這也是太原稱并州之始,太原簡稱“并”來源于此。
“龍城”之別稱始于五代末期
晉陽在唐朝一直被視為“龍興之地”而備受重視。唐朝滅亡后,中國歷史進入了五代十國大分裂的時期。在中原,先后出現(xiàn)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5個割據(jù)政權(quán)。其中,后唐、后晉、后漢和十國中唯一在北方的北漢4個王朝又都是以晉陽為基礎(chǔ)或基地建立的。當時認為晉陽出過好幾個皇帝,是個‘龍城”。因此,太原又有“龍城”之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