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編輯:
此信是對《我為什么不為莫言獲獎感到自豪》一文的回應。
對于連先生的文章,我能感覺到他的矛盾心情,這也是許多中國人都能理解體諒的一種心理,希望自己能夠純粹些,事事做到表里如一、真誠,我感覺正是基于這種向往才造成了這篇文章所表達的矛盾心情和最后的結論,或者說我希望自己真誠但是莫言不真誠所以我不能為之贊,雖然奮力但也有點尷尬。
但是人類有可能做到那么純粹么?諷刺的是連先生自己的文章就給出了一個很好的例證,不能,對比一下他文章的前半和后半吧。一個人有許多的社會角色,可以同時是父母兒女配偶上級下級,當然也可能是作協(xié)副主席和有資格獲獎的作家,僅僅因為一種身份的相對沉默就否定另一種身份的創(chuàng)作表達在道理上真的能說通么?
對于莫言的一些批評者,我有種感覺是他們的思路和政府其實高度一致,兩者都不在乎莫言的作品到底是什么,只是要借他的名氣,現(xiàn)在人家出名了,而莫言寫作多少年了呢?他抄講話又過去多少時間了呢?借他的名氣干嘛呢?
出于對連先生矛盾心情的同情我不想把他歸入那一類批評者,但除了這種同情之外我也找不到清楚的理由支持我這么做了。我們古人有話叫因人廢言,現(xiàn)代西方有概念叫利益沖突,無論哪種肯定都不“純粹”,但是簡單粗暴地下結論是不好的,所以我還要加一句,連沉默都不允許也很粗暴。只要不是對抗就是同謀這種思路也很粗暴。
王琪,北京